第一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7
1.2 文献综述 14
1.2.1 理论的源起 14
1.2.2 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 16
1.2.3 价值星系中“恒星”企业的“体系优势”及高位资源 20
1.2.4 从竞争优势到组织间网络的合作创新 24
1.3 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本书结构 25
1.3.1 研究视角——系统研究 25
1.3.2 主要研究方法 26
1.3.3 本书结构 28
第二章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的内涵、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 29
2.1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分析 29
2.1.1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概念的界定 29
2.1.2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的实质及构成要素分析 30
2.1.3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的技术基础 34
2.2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的特征 36
2.2.1 一个自组织的形成过程 36
2.2.2 一个开放、动态的复杂网络系统 38
2.2.3 多目标共同体 40
2.3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与一般的商务网络的区别 42
第三章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的分析框架及价值创造理论模型 47
3.1 企业价值创造研究发展阶段 47
3.2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基本的分析框架 48
3.3 领导企业及网络中心性 53
3.3.1 国际营销体系中的领导企业 54
3.3.2 网络中心性 56
3.4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的“体系优势” 57
3.4.1 “体系优势”概念的提出 58
3.4.2 “体系优势”概念界定、基本维度及度量指标 59
3.4.3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优势的价值创造特性 61
3.5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价值创造的“3C”模型 63
3.5.1 成本优势 63
3.5.2 创造客户价值 65
3.5.3 创造竞争优势 66
第四章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构建的动因及现实条件 67
4.1 理论回顾 67
4.1.1 主动的组织适应与被动的环境选择 68
4.1.2 从单一价值系统管理到多维价值系统整合 69
4.2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构建动因分析 70
4.2.1 从偶然性的跨国经营到战略性国际营销 70
4.2.2 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企业全球经营战略 71
4.2.3 “丰裕社会”为适应多样化需求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73
4.2.4 产品内分工背景下跨国企业组织形式的权变选择 75
4.3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构建的现实条件 76
4.3.1 跨国公司优势地位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压力、动力和标杆 77
4.3.2 不同国家要素成本差异为企业构建国际营销体系提供了可能性 78
4.3.3 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创新为企业国际营销体系构建创造了条件 78
4.4 中国企业选择新战略的成本压力及发展机遇 79
4.4.1 产品份额与价值份额“大分流”及成本优势丧失迫使中国企业放弃成本领先战略 79
4.4.2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企业面临新的战略选择机遇 82
第五章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87
5.1 影响因素的提炼及归类 87
5.1.1 从理论中提取的影响因素 87
5.1.2 从访谈中提取的影响因素 90
5.1.3 从实地调查及案例中提取的影响因素 91
5.1.4 影响因素的确定 92
5.2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92
5.2.1 研究设计 92
5.2.2 探索性因子分析 95
5.3 企业国际营销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及分析 102
5.3.1 企业国际营销体系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及基本假设 102
5.3.2 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 102
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企业国际营销体系构建 105
6.1 信息化时代的“世界工厂” 105
6.1.1 中国制造企业全面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网络 106
6.1.2 “俘获型”网络中中国制造业的“低端锁定” 108
6.2 中国制造企业“低端锁定”的内因分析 114
6.3 中国制造企业的国际营销体系构建 118
6.3.1 环境资源约束迫使中国制造业选择新的发展战略 118
6.3.2 中国制造企业国际营销体系的构建策略 121
第七章 文化产业国际营销网络的功能及发展策略选择——以江苏为例 127
7.1 理论背景 127
7.2 文化产业国际营销网络的特性及功能分析 129
7.2.1 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融合,引领经济向创意经济跃迁 129
7.2.2 文化资本与技术资本整合,实现产品(服务)价值增值 132
7.2.3 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整合,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134
7.2.4 文化传播与产品服务全球营销整合,提升国家软实力并创造原产国效应 135
7.3 文化产业国际营销网络拓展的策略选择——以江苏为例 137
7.3.1 江苏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现状 137
7.3.2 江苏文化产业国际营销网络拓展策略 138
7.4 政府作为江苏文化产业国际营销网络拓展的重要变量 144
结语及展望 149
附件 企业国际经营调查问卷 151
参考文献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