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学思想史5 中国部4》PDF下载

  • 购买积分:4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忽滑谷快天著;郭敏俊译
  • 出 版 社:大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9574470458
  • 页数:188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部 1367

第五编 禅道绚烂时代(后期) 1367

概说 1367

第一章 宋室南迁 1368

第一节 宋高宗 1368

第二节 宋高宗之归佛 1369

第三节 清闲钱 1369

第四节 高宗与佛果克勤 1370

第五节 五山十刹 1371

第二章 天童正觉与大慧宗杲之对立 1373

第一节 天童正觉 1373

第二节 丹霞子淳与长芦清了 1374

第三节 正觉之游化 1375

第四节 天童住山与金人侵犯 1375

第五节 正觉之德化 1376

第六节 一代提倡之法门 1377

第七节 默照禅之内容 1377

第八节 正觉之生死观 1378

第九节 宏智广录之序 1379

第十节 大慧宗杲 1380

第十一节 参湛堂文准 1381

第十二节 宗杲与圜悟克勤 1381

第十三节 宗杲说法 1383

第十四节 宗杲之逸格 1384

第十五节 张九成之参学游方 1385

第十六节 张九成与大慧宗杲 1386

第十七节 横浦僧舍之自适 1387

第十八节 九成之救民与著书 1387

第十九节 张九成之禅 1388

第二十节 克勤宗杲门下之禅弊 1390

第二十一节 李邴之参学 1391

第二十二节 李光 1392

第二十三节 吕本中 1393

第二十四节 秦国太夫人与诸名士之问法 1393

第二十五节 宗杲之接化手段 1394

第二十六节 宗杲之作略 1394

第二十七节 宗杲与韩驹 1395

第二十八节 看话禅之转变 1396

第二十九节 公案提撕之目的 1397

第三十节 宗杲之唯心观与非唯心思想 1398

第三十一节 宗杲之幽灵谭 1400

第三十二节 排击默照禅 1402

第三十三节 正觉之默照禅为达摩真诀 1402

第三十四节 宗杲之排击与正觉之态度 1403

第三十五节 朱子与大慧书 1405

第三章 宋孝宗与诸山长老 1407

第一节 孝宗之归佛 1407

第二节 宋孝宗与若讷 1408

第三节 德光与宝印 1409

第四节 原道论暨圆觉经注 1410

第五节 慧远与圜悟 1411

第六节 慧远与大慧相见暨宗琏之归投 1412

第七节 慧远之道声暨示寂 1413

第八节 慧远之家风 1413

第九节 当时禅风 1414

第十节 僧蜡暨嗣书授受之考证 1416

第十一节 曾开 1417

第十二节 知府葛郯 1418

第十三节 德光之寻师问法 1419

第十四节 德光与大慧 1420

第十五节 德光之风格 1421

第十六节 德光之门风 1421

第十七节 宝印之游化 1423

第十八节 宝印与孝宗帝 1424

第四章 天童如净与万松行秀之真风 1425

第一节 天童如净 1425

第二节 如净宗风之特色——只管打坐 1427

第十三节 如净之坐禅与接化之悃切 1428

第四节 慕古之宗风 1430

第五节 当时之禅弊与僧风之颓废 1430

第六节 如净之思想 1432

第七节 如净之机用 1433

第八节 如净之独断与拒斥五家宗风之要点 1434

第九节 如净所信与禅院规矩 1435

第十节 宋为诸教融合之时代 1436

第十一节 面授嗣法之重视暨嗣师之多类 1437

第十二节 嗣书形式与洞下嗣书 1440

第十三节 诸佛之嗣法暨嗣书之制作 1441

第十四节 如净传 1442

第十五节 万松行秀之风格与著书 1442

第十六节 行秀之教说 1444

第十七节 入寂年代 1445

第十八节 行秀之法系 1446

第十九节 耶律楚材与成吉思汗 1449

第二十节 楚材之参学 1450

第二十一节 楚材之伟功 1451

第二十二节 皇后称制与耶律楚材 1453

第二十三节 李纯甫之鸣道集说 1454

第五章 经山师范之三教融合 1459

第一节 无准师范 1459

第二节 师范之省悟 1460

第三节 四明之自适 1461

第四节 径山之建立 1461

第五节 师范之襟度与恶弊 1462

第六节 师范之思想 1463

第七节 歇心之说与学道之病 1464

第六章 南宋俗士之参禅与朱陆二儒学风 1465

第一节 钱端礼 1465

第二节 端礼之参禅 1466

第三节 钱象祖之参禅 1467

第四节 潘良贵 1468

第五节 李浩 1469

第六节 李浩之参禅 1470

第七节 张磁 1470

第八节 张栻 1471

第九节 张栻之禅偈 1471

第十节 朱熹 1472

第十一节 朱子之政事生涯 1472

第十二节 朱子之失意与著书 1473

第十三节 朱学与禅 1474

第十四节 性善说与静坐 1476

第十五节 朱熹之参学 1477

第十六节 陆九渊 1480

第十七节 陆九渊之学说与禅 1482

第十八节 朱陆二家学风 1483

第十九节 诱引学者之态度 1484

第二十节 良知说与心即理之说 1486

第二十一节 凡圣一等之说 1488

第六编 禅道衰变时代 1493

概说 1493

第一章 元初佛教与佛道二教之争 1495

第一节 大元之建国 1495

第二节 僧道二家之邪正辨柝 1496

第三节 元世祖之信佛 1498

第四节 国师八思巴 1500

第五节 刘秉忠 1501

第六节 元代天主教之传播 1502

第七节 印简 1503

第八节 印简之大悟 1505

第九节 忽必烈之受戒 1506

第二章 万松门下暨径山妙高 1507

第一节 开觉寺祥迈 1507

第二节 药师院从伦 1508

第三节 资圣寺至温 1509

第四节 径山妙高 1510

第五节 妙高与教者之对论 1511

第三章 雪岩祖钦之道学 1515

第一节 雪岩祖钦 1515

第二节 祖钦之儒释一致说 1519

第三节 彻底之心即理 1520

第四节 高峰原妙 1521

第五节 龙须之三关语 1522

第六节 原妙之家风 1523

第四章 天目中峰之禅净合习 1525

第一节 历代帝王之外护 1525

第二节 中峰明本 1526

第三节 明本之逸格 1527

第四节 中峯之住庵与著书 1528

第五节 教化与思想 1529

第六节 明本之教说 1530

第七节 明本之厌世观 1531

第八节 明本之识见与善恶定义 1532

第九节 明本之修行论 1533

第十节 明本之看话禅 1535

第十一节 明本之中心思想 1536

第十二节 明本之念佛 1537

第十三节 当时之祈祷与常用诸经 1538

第十四节 师资付法之紊乱 1539

第十五节 高丽王子王璋 1541

第十六节 脱驩与孟頫 1541

第十七节 孟頫问法 1542

第十八节 瞿霆发之参禅 1543

第五章 元叟行端 1545

第一节 元叟行端 1545

第二节 行端之道友 1546

第三节 行端之演化 1546

第四节 行端之行持 1547

第五节 年代之考证暨行端之思想 1548

第六章 天如惟则之阳禅阴净 1551

第一节 历代帝王之奉佛 1551

第二节 笑隐大欣 1553

第三节 堕落之佛事 1554

第四节 天如惟则之思想 1554

第五节 泛神之佛陀观暨绝对心之说 1555

第六节 苦乐之解脱说 1557

第七节 游魂说 1558

第八节 最后心愿 1559

第九节 念佛为禅者所必要 1560

第十节 一心十界说暨禅净合一说 1561

第七章 石屋清珙之清逸 1562

第一节 石屋清珙 1562

第二节 天潮庵山居歌 1563

第三节 枯淡恬适之清珙 1565

第四节 天湖住庵之年代 1566

第五节 学道之用心 1567

第六节 上堂法语 1568

第七节 山居诗趣 1568

第八章 楚石梵琦 1570

第一节 楚石梵琦 1570

第二节 堂塔造佛之行业 1571

第三节 辨窍鬼神之理 1571

第四节 梵琦之性行与思想 1572

第五节 梵琦之心要与泛神宇宙观 1573

第六节 教禅一如之说 1574

第七节 当时之宗弊 1574

第八节 梵琦之净土诗 1575

第九章 明初佛教 1577

第一节 明太祖 1577

第二节 太祖之教化治政 1578

第三节 大明之宗教法案 1579

第四节 申明佛教榜册 1581

第五节 僧侣带妻 1583

第六节 太祖与宋濂 1585

第七节 宋濂之参禅 1586

第八节 宋濂之思想 1586

第九节 天界寺慧昙 1588

第十节 慧昙与太祖 1588

第十一节 慧昙之性行 1589

第十二节 宗泐之逸脱 1590

第十三节 赞佛乐章 1591

第十四节 宗泐晚年 1591

第十五节 宗泐之年代 1592

第十章 恕中无愠之情操 1594

第一节 恕中无愠 1594

第二节 瑞岩之三关 1595

第三节 愠之道誉 1596

第四节 愠之性行 1596

第五节 日本国王 1597

第六节 愠之思想 1598

第七节 愠之迷信 1599

第八节 往生净土之思想 1601

第九节 当时之禅病 1602

第十一章 明成祖之刻藏 1604

第一节 太宗即位 1604

第二节 尚师哈立麻 1605

第三节 编纂与刻藏 1606

第四节 道衍之风格 1606

第五节 道衍之军功 1607

第六节 道衍之守节 1607

第七节 斥儒士之破佛 1608

第十二章 呆庵普庄之纯禅 1610

第一节 呆庵普庄 1610

第二节 普庄之德化 1611

第三节 庄之道誉 1612

第四节 呆庵歌 1612

第五节 普庄之思想 1613

第六节 了堂唯一与普庄 1615

第七节 普庄之家风 1616

第八节 来复之参禅心要 1618

第九节 来复之禅要 1620

第十节 蜀王与晋王 1621

第十三章 天界道成与曹洞禅 1623

第一节 雪庭福裕 1623

第二节 福裕之法德 1624

第三节 雪轩道成 1625

第四节 道成之道誉 1625

第五节 道成之演化 1626

第六节 入寂与日本使僧之年代 1626

第七节 道成之思想 1627

第十四章 念佛公案之流行 1629

第一节 楚山绍琦 1629

第二节 绍琦之修道 1630

第三节 琦之死生观 1631

第四节 念佛公案禅 1632

第十五章 空谷景隆与毒峰季善之念佛禅 1634

第一节 空谷景隆 1634

第二节 看话之要 1635

第三节 看话之不用与念佛之至要 1636

第四节 尚直编 1637

第五节 毒峰季善 1642

第六节 劝学人苦行 1643

第七节 季善之倡导念佛禅 1644

第十六章 明初诸儒 1645

第一节 吴与弼 1645

第二节 明英宗之眷遇 1646

第三节 与弼之思想 1646

第四节 妄信天命论 1648

第五节 薛瑄 1648

第六节 薛瑄之廉直 1649

第七节 薛瑄之思想 1649

第十七章 王阳明学派之前身 1652

第一节 陈献章 1652

第二节 献章 之学 1653

第三节 似禅之静坐 1654

第四节 献章 之学说与禅 1655

第五节 胡居仁之性行 1656

第六节 居仁之儒佛观 1657

第七节 诬禅家之心性说 1658

第八节 妄断老释之说 1659

第九节 持敬说与纯善说 1661

第十节 娄谅 1662

第十一节 谅之学说与谢复之知行合一说 1662

第十八章 王阳明之心学 1665

第一节 王守仁 1665

第二节 守仁之性善说 1666

第三节 良知说 1667

第四节 格物致知与心即理之说 1670

第五节 知行合一说 1672

第六节 静坐与事上磨炼之说 1673

第七节 良知与形骸 1674

第八节 禅学素养与讲友 1676

第九节 禅学造诣 1677

第十九章 王门高弟与其末流第一 1679

第一节 钱德洪 1679

第二节 道破王学之真髓 1680

第三节 王畿 1682

第四节 畿之良知说 1683

第五节 王畿之学风 1684

第六节 三种悟入 1685

第七节 调息说与知行合一说 1685

第八节 欧阳德与聂豹 1686

第九节 罗洪与刘文敏 1688

第十节 王时槐 1688

第十一节 迈廷言与胡直 1689

第十二节 耿定向与焦竑 1690

第二十章 王门之高弟与其末流第二 1691

第一节 王艮之学风 1691

第二节 艮门下之禅化 1692

第三节 罗汝芳 1693

第四节 汝芳之学与师禅 1694

第五节 周汝登之学风与陶望龄之学说 1695

第二十一章 笑岩德宝等之念佛禅与喇嘛教之流行 1697

第一节 明宪宗与喇嘛僧 1697

第二节 明武宗之崇佛 1698

第三节 明世宗之毁佛 1699

第四节 天琦本端 1700

第五节 本瑞之看话禅 1701

第六节 法舟道济 1702

第七节 陆光祖 1703

第八节 道济之思想 1703

第九节 道济之道风 1704

第十节 月泉法聚 1705

第十一节 法聚之风格 1705

第十二节 古音净琴 1706

第十三节 笑岩德宝 1707

第十四节 祖道之衰颓与喇嘛教之影响 1708

第十五节 德宝之净土诗 1710

第二十二章 无明慧经与明末诸禅师 1711

第一节 穆宗与神宗 1711

第二节 清太祖 1712

第三节 明之灭亡 1713

第四节 寿昌寺慧经 1713

第五节 慧经之道行 1715

第六节 示寂之年代 1715

第七节 慧经之念佛法要 1716

第八节 慧经之思想 1717

第九节 看话工夫与五宗总颂 1718

第十节 云谷法会 1720

第十一节 法会之接化 1720

第十二节 与袁黄诸士之问答 1721

第十三节 袁黄 1722

第十四节 袁黄之治绩 1723

第十五节 发愿刻印藏经 1724

第十六节 袁黄诫子文 1725

第二十三章 无异元来与湛然圆澄 1727

第一节 无异元来 1727

第二节 元来之游化 1728

第三节 元来之孝养 1729

第四节 元来之法德 1729

第五节 元来之宗教通说 1730

第六节 元来门下黄端伯 1731

第七节 余大成 1732

第八节 元来之家风 1732

第九节 元来之杂行 1734

第十节 云栖袾宏 1735

第十一节 诸名士之参问 1736

第十二节 袾宏之风格 1737

第十三节 袾宏之著述 1737

第十四节 袾宏之思想 1738

第十五节 袾宏之迷信 1740

第十六节 袾宏之念佛观 1741

第十七节 念佛之居士 1743

第十八节 湛然圆澄 1744

第十九节 大觉方念与圆澄 1745

第二十节 澄门下居士 1746

第二十一节 圆澄之法系 1747

第二十二节 一心法门 1748

第二十三节 澄之念佛观 1751

第二十四节 僧风之败颓 1752

第二十五节 朝鲜人所见闻之僧风 1753

第二十四章 达观真可与憨山德清 1755

第一节 达观真可 1755

第二节 真可之护法 1756

第三节 真可之行持 1757

第四节 真可之守节 1758

第五节 真可之志操 1759

第六节 真可无嗣法 1761

第七节 门下居士 1762

第八节 宿业观与性有情无之说 1764

第九节 性情之说 1765

第十节 唯心解脱说与空观 1766

第十一节 真可之思想 1768

第十二节 生物论 1769

第十三节 批评知行合一说 1770

第十四节 真可之观音信仰 1771

第十五节 水斋之流行 1772

第十六节 调合诸宗之礼佛仪式 1772

第十七节 憨山德清 1774

第十八节 妙峰与德清 1774

第十九节 德清之印证 1775

第二十节 德清之修道 1776

第二十一节 五台之无遮会 1776

第二十二节 德清之之法难 1777

第二十三节 谪处中之消息 1778

第二十四节 德清之行化并著书 1779

第二十五节 私淑德清之儒士 1780

第二十六节 德清之念佛公案 1781

第二十七节 劝崇净业 1781

第二十八节 念佛三观具足 1782

第二十九节 德清之造诣 1783

第三十节 坐禅入定说与挽回祖道之功绩 1784

第二十五章 鼓山元贤 1787

第一节 鼓山元贤 1787

第二节 著述及示寂 1788

第三节 元贤之风格 1790

第四节 元贤之接化手段 1791

第五节 元贤之三玄三要说 1794

第六节 宝镜三昧作者之考证 1795

第七节 元贤之五位图说 1797

第八节 儒释一致说与格物论 1799

第九节 元贤之老庄观 1800

第十节 论之代之弊习 1801

第十一节 寺院之穷状 1803

第二十六章 密云圆悟与费隐通容 1805

第一节 密云圆悟 1805

第二节 圆悟之木头禅 1806

第三节 圆悟之思想 1808

第四节 死生观 1810

第五节 大尊贵生 1811

第六节 圆悟父子之诤论 1812

第七节 五宗宗之要旨 1813

第八节 法藏之讹谬 1814

第九节 讽刺圆悟 1815

第十节 圆悟之驳论 1815

第十一节 汉月法藏与潭吉弘忍 1816

第十二节 费隐通容 1817

第十三节 通容之思想 1818

第十四节 五灯严统之伪谬 1819

第十五节 圆悟父子与天主教 1820

第十六节 通容与通忍之诤论 1823

第十七节 通容与道忞之纷诤 1824

第十八节 通容、玉林通琇与端白明雪 1826

第二十七章 清初皇帝与禅匠 1828

第一节 清初皇帝 1828

第二节 太宗皇太极 1829

第三节 世祖与禅 1831

第四节 木陈道忞 1833

第五节 山晓皙与旅庵 1834

第六节 玉林通琇 1835

第七节 通琇之思想 1836

第八节 溪行森 1839

第二十八章 为霖道霈与白岩净符 1841

第一节 为霖道霈小传 1841

第二节 道霈之思想 1843

第三节 道霈之戒论与祈祷 1845

第四节 道霈之垂问与宗弊 1847

第五节 嗣法问题 1848

第六节 白岩净符 1849

第二十九章 圣祖之表彰朱学与世宗之喇嘛禅 1850

第一节 清圣祖 1850

第二节 圣祖与禅 1852

第三节 世宗之禅学 1853

第四节 世宗与禅僧 1855

第五节 御选语录之内容 1857

第六节 世宗之语句 1858

第七节 世宗与密云圆悟父子之诤 1860

第八节 世宗之子弟与鄂尔泰张廷玉 1862

第三十章 心学之衰颓与禅学思想之殁落 1863

第一节 高宗之治世与文武伟业 1863

第二节 高宗之参禅 1864

第三节 汉学之主唱与顾炎武 1865

第四节 阎若璩、胡渭与毛奇龄 1868

第五节 黄宗羲创唱史学与王颜二氏之排斥宋学 1869

第六节 惠棟与戴震之考证学 1872

第七节 汉学之衰亡与禅学之终焉 1877

结论 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