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章 建置 31
第一节 区域位置 31
第二节 建置沿革 31
第三节 行政建制 32
第四节 紫泥泉镇 34
第五节 驻镇单位 34
第六节 村舍 牧点 35
第二章 自然环境 39
第一节 地貌 39
第二节 气候 40
第三节 水文 48
第四节 土壤 49
第五节 植被 55
第六节 植物资源 56
第七节 动物资源 57
第八节 矿产资源 58
第九节 自然灾害 58
第三章 人口 人民生活 62
第一节 人口来源 62
第二节 人口密度与分布 65
第三节 人口构成 66
第四节 籍贯 姓氏 69
第五节 计划生育 71
第六节 人民生活 75
第四章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 77
第一节 军垦细毛羊 77
第二节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 84
第三节 推广 繁育 94
第五章 科技 101
第一节 机构 101
第二节 队伍 104
第三节 科研成果 105
第四节 学术论著 109
第六章 农业 117
第一节 农业区划 117
第二节 种植结构 118
第三节 作物栽培 121
第四节 作物 产量 124
第五节 耕作技术 127
第六节 种子 128
第七节 土壤改良 129
第八节 肥料 130
第九节 农田灌溉 132
第十节 植物保护 135
第七章 畜牧 137
第一节 天然草场 137
第二节 饲料种植 141
第三节 畜禽种类 141
第四节 品种改良 145
第五节 饲养 146
第六节 疫病防治 147
第七节 畜禽产品 150
第八章 林业 园艺 153
第一节 林业 153
第二节 园艺 155
第九章 农业机械 158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158
第二节 机械种类 159
第三节 农机作业 161
第四节 机务管理 162
第十章 工业 166
第一节 粮油加工 166
第二节 食品 酿造 166
第三节 皮革制品 168
第四节 农机修造 169
第五节 建材 169
第六节 其他工业 170
第七节 电力 172
第十一章 基本建设 174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174
第二节 技术设备 175
第三节 基建投资 175
第四节 农田建设 176
第五节 水利建设 176
第六节 房屋建筑 177
第七节 草场建设 178
第十二章 交通 邮电 181
第一节 道路 181
第二节 桥涵 182
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具 182
第四节 运输 182
第五节 车辆管理 183
第六节 邮电 183
第十三章 商业 185
第一节 机构 185
第二节 商业体制 186
第三节 日用百货购销 187
第四节 生产资料购销 188
第十四章 经济管理 190
第一节 经济结构 190
第二节 计划管理 192
第三节 劳资管理 193
第四节 财务管理 195
第五节 统计管理 198
第六节 审计管理 198
第七节 房地产管理 199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紫泥泉种养场组织 20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01
第二节 党委工作部门 205
第三节 党员 208
第四节 党代会 209
第五节 党员教育 211
第六节 干部工作 211
第七节 纪律检查 213
第八节 政事记略 214
第十六章 行政 218
第一节 行政领导 218
第二节 行政科室 220
第十七章 群众团体 225
第一节 工会 225
第二节 共青团 228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230
第十八章 武装 保卫 232
第一节 民兵 232
第二节 预备役 233
第三节 兵役 233
第四节 治安 保卫 234
第五节 司法 235
第六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36
第十九章 教育 238
第一节 基本情况 238
第二节 幼儿教育 238
第三节 小学教育 239
第四节 中学教育 240
第五节 职业教育 242
第六节 成人教育 242
第七节 教研活动 243
第八节 教师队伍 243
第九节 教育经费 245
第十节 设施 管理 245
第二十章 文化 体育 247
第一节 文化 247
第二节 体育 250
第二十一章 医疗 卫生 252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252
第二节 技术 设备 253
第三节 医疗制度 255
第四节 卫生防疫 255
第五节 妇幼保健 257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 259
第二十二章 民族 261
第一节 汉族 261
第二节 哈萨克族 263
第三节 回族 265
第二十三章 军垦精神 266
第一节 民族团结 266
第二节 军民团结 269
第三节 场乡团结 269
第四节 敬老爱老 270
第二十四章 人物 273
第一节 人物传 273
第二节人物表 278
附录 288
一、文件辑存 288
二、忆文录 290
三、其他 298
表格索引 306
修志始末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