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活动整体研究 1
五四新文学革命与建设和茅盾的历史定位——纪念茅盾逝世三十周年&丁尔纲 3
独特而又多样的文学风格——论茅盾的文学风格&庄钟庆 37
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李岫 55
茅盾人格事业的当今意义&李庶长 63
茅盾及现代文学的经典意义&刘勇 张弛 74
茅盾——春天预言家的大爱襟抱&李广德 81
真实性与陌生化——茅盾文学创作的当代意义&李刚 92
未尝敢忘记了文学的社会意义——茅盾的文学观念及其当下启示&程金芝 97
茅盾在东南亚华文文学世界&王丹红 107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与茅盾&魏洪丘 114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 123
1921—1923:中国雅俗文坛的分道扬镳与各得其所——兼论茅盾、郑振铎等早期对通俗文学所持的观点&范伯群 125
论茅盾对鸳鸯蝴蝶派的批评及其意义&谢晓霞 150
论茅盾对鸳鸯蝴蝶派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石志浩 163
青年茅盾和对加百利·邓南遮的第一篇中文研究——对中国文学颓废的探求&马利安·高利克著,马浩叶译 173
茅盾“女作家论”中的性别因素&乔以钢 李振 189
茅盾与“文艺自由论辩”&崔瑛祜 206
试论五四时期“新浪漫主义”在文艺进化史上的意义——兼谈1920年代初沈雁冰和胡愈之之间文学理论的互动&李保高 222
表现主义的诱惑——茅盾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探源之一&郭志云 234
试论茅盾文学评论的特色及其当代意义&李标晶 248
论茅盾的翻译理论&李清娣 258
贯通古今文学的研究典范——茅盾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个性&苏永延 270
茅盾和他的神话研究&张中 281
小说研究 293
茅盾小说中的小城写作&赵冬梅 295
茅盾小说的传播与接受&金鑫 306
茅盾《蚀》神话模式的象征和文学史价值&吴向北 311
茅盾《动摇》中的性启蒙、民众暴力、与身体惩罚模式&宋学清姜子华 329
“青年成长”与现代“诗史”小说——茅盾《虹》简论&陈建华 340
“从自由主义到集团主义”——论《虹》与茅盾的心灵形式&李国华 361
政治理念与小说形式的结合:论《子夜》模式&苏敏逸 373
《子夜》:感性生命力和理性生命力的纠结&贾振勇 392
《春蚕》中桑拳发芽描写可作多种解释——与李国建先生商榷&孙智良 403
存在的不完满性与《霜叶红似二月花》的性别建构——兼论《霜叶红似二月花》的个体生命存在主题&李玲 407
诗歌、戏剧、书法研究 423
艺术性、功利性、大众化——论茅盾的戏剧观&杨迎平 425
不以诗篇惊后世,偶然“志感”亦行家——试析茅盾旧体诗的情感意蕴&隋清娥 439
茅盾书法永存人间&许波 453
生平、史料、佚文 455
略论“师者”茅盾先生&李继凯 457
茅盾“懦弱”吗——从茅盾的几件事说起&钟桂松 464
最早的党员作家沈雁冰忠诚党的事业论&欧家斤 475
尴尬与检讨:文化部长茅盾1949年后鲜为人知的遭际&商昌宝 487
千古生辉的文坛厚谊——初论茅盾与姚雪垠的交往&万树玉 498
周文与茅盾——从新发现的周文早年书信说起&孔海珠 514
茅盾与文协&邓牛顿 526
茅盾筹办《国民日报》之始末&康锋 535
茅盾曾和鲁迅有过论战?——质疑鲁迅和茅盾关系的几种“新论”&陈芬尧 544
茅盾诗词闻见散记四题&陆哨林 556
茅公佚简浅疏&许建辉 574
茅盾的一篇谈出版的佚文&钟桂松 589
关于新发现的《茅盾的两篇小故事》&李牲 595
一片丹心照汗青——茅盾最后一方印章征集札记&潘亚萍 601
张闻天和沈泽民&张勤龙 604
学术史研究及序跋等 619
茅盾评说史的回顾与思考&钱振纲 621
一个时间问题献疑——从“茅盾学”大视野试谈茅盾研究起点的一点浅见&沈冬芬 626
《革命与形式》序&吕正惠 639
《革命与形式》修订版后记&陈建华 644
《茅盾小说论》内容简介&毛惠 651
全国第九届茅盾研究学术研讨会致辞、综述与报道 653
在纪念茅盾逝世30周年全国第九届茅盾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沈海明 655
纪念学习弘扬茅盾——全国第九届茅盾研究学术讨论会开幕式致辞&万树玉 658
茅盾逝世30周年暨第九届茅盾研究学术讨论会闭幕词&庄钟庆 662
开掘茅盾文学遗产的当代意义——全国第九届茅盾研究学术研讨会述评&李刚 667
全国第九届茅盾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桐乡举行&石志浩 672
资讯 673
中国茅盾研究会选出第七届理事会 675
第七、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677
编 后记 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