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文献综述 2
1.2.1相关概念界定 2
1.2.2增长理论中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3
1.2.3对外直接投资与投资国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8
1.2.4增长理论中对外直接投资与投资国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 15
1.3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9
1.3.1研究方法 19
1.3.2创新点 20
1.4结构安排 20
2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技术进步: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24
2.1技术引致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回顾 24
2.1.1技术垄断优势理论及其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 24
2.1.2技术局部优势理论及其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 29
2.1.3 R&D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评述 33
2.2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理论分析 39
2.2.1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评述 39
2.2.2基于产业关联角度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能升级的研究评述 44
2.3本章小结 46
3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分析 48
3.1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创新影响机理 48
3.1.1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机理 49
3.1.2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 50
3.2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 51
3.2.1技术转移效应 52
3.2.2产业关联效应 52
3.2.3非关联企业的示范效应 52
3.2.4人才流动效应 53
3.3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3.3.1子公司的技术吸收能力 53
3.3.2子公司的网络构建能力 54
3.3.3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 55
3.4本章小结 55
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和现状 56
4.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概况 56
4.1.1发展水平 56
4.1.2发展阶段 57
4.1.3国际比较 61
4.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结构 64
4.2.1主体结构的演变趋势 64
4.2.2主体结构的现状 65
4.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 66
4.3.1区域分布的演变趋势 66
4.3.2区域分布的现状 67
4.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 69
4.4.1行业分布的演变趋势 69
4.4.2行业分布的现状 70
4.5通过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开放式创新的典型实证 72
4.5.1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开放式自主创新的途径 72
4.5.2我国企业通过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实现技术跨越的案例分析 74
4.6本章小结 79
5中国基于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创新效应的实证检验 80
5.1我国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水平的现状 80
5.2对外直接投资与研发投入:中国1985—2006年的时间序列分析 83
5.2.1数理模型的构建 83
5.2.2有关数据的选取 84
5.2.3协整检验结果及说明 85
5.3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中国1985—2006年的时间序列分析 87
5.3.1数理模型的构建 88
5.3.2有关数据的选取 88
5.3.3协整检验结果及说明 89
5.4本章小结 92
6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94
6.1国际R&D溢出回归模型 95
6.2国内和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的测度 97
6.2.1国内R&D资本存量:基于永续盘存法的测算 97
6.2.2溢出的国外R&D资本存量:基于14个国家数据的测算 99
6.3 1985—2006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索罗残差法的测算 100
6.4协整检验结果及说明 102
6.5本章小结 105
7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106
7.1人力资本、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协整检验 107
7.1.1数理模型的构建 107
7.1.2有关数据的选取 109
7.1.3协整检验结果及说明 110
7.2 R&D两面性与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114
7.2.1数理模型的构建 115
7.2.2有关数据的选取 116
7.2.3协整检验结果及说明 117
7.3本章小结 120
8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122
8.1主要结论 122
8.1.1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 122
8.1.2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 123
8.1.3关于人力资本对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 123
8.1.4关于R&D两面性对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 124
8.2对策建议 125
8.2.1政府应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 125
8.2.2政府应建立并完善国内引进一吸收一创新机制 127
8.2.3政府应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政策支撑体系 128
8.2.4企业应合理选择投资区位和投资方式 130
参考文献 132
附表1 138
附表2 139
附表3 139
附表4 140
附表5 141
附表6 142
附表7 143
附表8 144
附表9 145
附表10 146
附表11 147
附表12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