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恢复生态学的概念与研究任务 1
1.2 恢复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5
1.3 生态恢复与社会经济发展 10
第2章 生态系统退化 12
2.1 退化生态系统分类 12
2.2 生态系统退化特征 18
2.3 生态系统退化的成因 26
第3章 生态恢复的基础理论 33
3.1 生态恢复的基本要素 33
3.2 生态系统演替理论 37
3.3 退化生态系统的脆弱理论 38
3.4 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42
第4章 退化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 46
4.1 气候与植被恢复 46
4.2 生物自我修复 57
4.3 植物与微生物的修复机理 60
4.4 景观驱动机理 67
4.5 人工生态修复的物理、化学机理 73
第5章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过程 78
5.1 群落结构、食物网链的恢复 78
5.2 景观结构的修复过程 92
5.3 能量流动、养分和水分的恢复过程 94
5.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过程 104
第6章 植被恢复 112
6.1 植被恢复的误区 112
6.2 植被恢复的基本原则 118
6.3 天然植被的功能、效益和价值 128
6.4 天然植被恢复技术 135
6.5 基于流域综合治理的水体生态修复 136
第7章 环境污染与生态恢复 145
7.1 环境污染与污染的生态效应 145
7.2 污染生态效应的发生机制与防治 148
7.3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恢复 151
7.4 农药污染及其生态恢复 155
第8章 全球变化与生态恢复 161
8.1 全球变化及其内容 161
8.2 全球变化产生的影响 164
8.3 全球变化的控制与生态恢复 169
第9章 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健康 172
9.1 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及研究简介 172
9.2 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与评价 173
9.3 生态系统健康的等级理论 176
9.4 生态系统健康与恢复生态学等学科的关系 177
9.5 农田、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77
9.6 森林、湿地、水体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82
第10章 生态恢复及其监测的研究技术 188
10.1 直接判别生态恢复 188
10.2 对比法研究生态恢复 196
10.3 定量法研究生态恢复 206
10.4 观测地的选择 210
10.5 生态恢复监测指标体系 215
第11章 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218
11.1 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的概念 218
11.2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恢复生态学 221
11.3 低碳社会生活与恢复生态学 224
第12章 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227
12.1 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功能 227
12.2 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特征和成因分析 228
12.3 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途径与方法 232
12.4 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实例分析 233
第13章 草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236
13.1 草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功能 236
13.2 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特和成因分析 237
13.3 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238
13.4 草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实例分析 240
第14章 荒漠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242
14.1 荒漠生态系统的概念及荒漠化的危害 242
14.2 荒漠化生态系统的退化特征和成因分析 242
14.3 退化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途径与方法 245
14.4 荒漠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实例分析 247
第15章 农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248
15.1 农田生态系统概述 248
15.2 农田生态系统的退化特征和成因分析 249
15.3 农田生态系统恢复的途径与方法 251
15.4 农田生态系统恢复实例——盐渍化农田综合治理实例 253
第16章 湿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255
16.1 湿地的定义 255
16.2 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特征、原因 256
16.3 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途径和方法 259
16.4 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实例——佛罗里达沼泽湿地恢复项目 260
第17章 农牧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262
17.1 农牧交错复合生态系统的退化特征和成因分析 262
17.2 农牧交错复合生态系统退化现状 263
17.3 农牧交错生态系统退化的成因 264
17.4 农牧交错生态系统修复的途径与措施 264
17.5 农牧交错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案例分析——宁夏盐池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研究 266
第18章 矿山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267
18.1 矿山废弃地的特征和成因 267
18.2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途径和方法 269
18.3 矿山废弃地恢复实例——南方高岭土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 272
参考文献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