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产力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 1
第一节 生产力发展的阶段 1
一、生产力发展的分期 1
二、生产力发展的阶段 3
第二节 生产力经济理论的发展 10
一、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 10
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生产力理论 15
三、我国生产力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 18
第二章 生产力经济学的对象、性质和方法第一节 生产力经济学的对象 21
一、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1
二、社会生产力的宏观、中观和微观 24
三、联系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力 26
第二节 生产力经济学的性质和任务 27
一、生产力经济学的性质 27
二、生产力经济学同其它经济学科的关系 29
三、生产力经济学的任务 32
第三节 生产力经济学的方法和意义 34
一、生产力经济学的方法 34
二、研究生产力经济学的意义 36
第三章 生产力的实体性因素 39
第一节 劳动者 39
一、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39
二、劳动者的数量及其控制 41
三、劳动者的质量及其发展趋势 43
第二节 劳动资料 45
一、劳动资料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45
二、劳动工具的更新与改造 48
三、劳动工具发展的途径和趋势 50
第三节 劳动对象 52
一、劳动对象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52
二、劳动对象的合理利用和发展趋势 55
三、自然资源和能源 57
第四章 生产力的加强性因素 60
第一节 科学技术 60
一、科学技术的含义 60
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61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64
四、加速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67
第二节 教育 70
一、教育的本质和特点 70
二、现代教育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72
三、教育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74
四、大力发展我国教育事业 76
第五章 生产力的运筹性因素 79
第一节 生产管理 79
一、生产管理的概念和性质 79
二、生产管理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81
三、现代管理技术 83
第二节 生产信息 85
一、生产信息的概念 85
二、生产信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87
三、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8
第三节 分工协作 90
一、分工协作的概念 90
二、分工协作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93
三、分工协作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征 95
第六章 生产力系统 98
第一节 生产力是一个系统 98
一、生产力系统的基本含义 98
二、生产力系统诸因素的关联状态 100
三、生产力系统的组合方式 102
第二节 生产力系统的基本特征 104
一、生产力系统的整体性 104
二、生产力系统的层次性 106
三、生产力系统的综合性 108
第三节 生产力运动的规律体系 111
一、生产力运动的规律性 111
二、生产力运动规律属于经济规律 113
三、生产力运动规律体系 115
第七章 生产力结构 118
第一节 生产力结构的合理化 118
一、生产力结构的基本概念 118
二、生产力结构的分类 120
三、生产力结构的合理化 122
第二节 产业结构 124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分类 124
二、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 125
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127
第三节 技术结构 129
一、技术结构的概念和作用 129
二、技术结构发展的规律 131
三、技术结构的合理化 132
第四节 基础结构 134
一、基础结构的概念和作用 134
二、基础结构的合理化 136
第八章 生产力规模 139
第一节 生产力规模的合理化 139
一、生产力规模的含义和层次 139
二、生产力规模的制约因素 141
三、生产力规模的优化原则 142
第二节 区域生产力规模 145
一、城市在形成区域规模中的作用 145
二、区域规模的优化原则 147
第三节 部门生产力规模 148
一、部门生产力规模的概念和制约因素 148
二、部门生产力规模的优化原则 150
第四节 企业生产力规模 152
一、企业规模在社会生产力规模中的地位 152
二、企业规模的优化方法 154
三、企业规模的发展趋势 156
第九章 生产力布局 159
第一节 生产力布局的性质和制约因素 159
一、生产力布局的概念 159
二、生产力布局的制约因素 162
三、生产力布局的性质 164
第二节 生产力布局的规律和原则 166
一、生产力布局的规律 166
二、生产力布局的原则 169
第三节 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 171
一、宏观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 171
二、微观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 173
第四节 生产力布局的优化方法 175
一、部门指向法 175
二、图上作业法 176
三、成本比较法 177
第十章 生产力时序 179
第一节 生产力运动的时间序列 179
一、生产力的时间范畴 179
二、生产力时序及其分类 181
三、研究生产力时序的意义 183
第二节 微观生产力时序的合理化 186
一、生产力诸因素形成时序的合理化 186
二、生产力诸因素结合时序的合理化 188
三、生产力诸因素更新时序的合理化 190
第三节 宏观生产力时序的合理化 192
一、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发展时序的合理化 192
二、基础结构与基本生产部门发展时序的合理化 194
三、生产力布局时序的合理化 195
四、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时序的合理化 197
第十一章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条件 199
第一节 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199
一、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199
二、关于生产力发展动力的几种观点 204
三、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 206
第二节 生产力运动的外部条件 209
一、自然环境与生产力 209
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212
三、上层建筑与生产力 215
第十二章 生产力的整体运动 218
第一节 生产力是运动着的力量 218
一、生产力在运动中存在 218
二、生产力运动是有目标的活动 221
三、实现目标的大敌是“反目标”活动 223
第二节 生产力的整体功能 225
一、生产力整体功能的组成 225
二、生产力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的总和 227
三、生产力整体功能小于部分总和现象的出现及其原因 229
第三节 生产力整体功能的实现 231
一、生产力运动中的横向能力转化 231
二、生产力运动中的纵向能力继承 233
三、在均衡与协调中实现生产力整体的最大功能 235
第十三章 生产力发展战略 239
第一节 生产力发展战略概述 239
一、生产力发展战略的一般含义和特点 239
二、制定生产力发展战略的意义 241
三、制定生产力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 242
四、生产力发展战略的体系 244
第二节 生产力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245
一、确定生产力发展的战略目标 245
二、编制生产力发展战略规划 247
三、生产力发展战略的实施与调整 250
第三节 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发展战略的构想 251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战略总目标 251
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三个战略步骤 252
三、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战略总方针 254
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战略对策 255
后记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