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原序 1
卷上 2
脾胃虚实传变论 2
饮食水谷运化过程全图解 3
脾胃伤所致气乱对身体各部位的影响 6
人的寿夭与体质 8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 10
脏气法时升降补泻图 11
脾胃胜衰论 12
脾胃盛衰与饮食形体的关系 12
脾胃病传变关系图 14
脾胃病常用五种方剂及其功效 15
五脏、五味生克关系图 21
不及与所胜为病图示 24
脾胃荣养周身及为病图示 26
长夏脾胃亏虚宜补脾胃、泻阴火、升阳 30
《本草》所述四时用药列举 32
肺之脾胃虚论 36
君臣佐使法 38
中药的性味与作用图示 39
分经随病制方 44
用药宜禁论 49
用药时禁图示 50
用药经禁图示 51
《内经》仲景所说脾胃 55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对照表 56
岁土之气太过与不及为病表 57
脾病病势与季候关系图 59
卷中 62
气运衰旺图说 62
肝脾克伐图 63
四季阴阳消长与养生关系图 64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66
泻有余与益气补虚的区别 67
气血相混部位与为病图 72
热中证与寒中证转化图 74
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76
中暑与中热证辨图 80
冲脉的经络图 86
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 88
随时加减用药法 93
肠澼下血论 98
脾胃虚不可妄用吐药论 101
肝脾相胜图示 101
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 104
凡治病当问其所便 105
胃寒热图示 106
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为病互相出见论 108
治五乱针刺穴位表 109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114
背部五脏俞穴图 115
腹部募穴图 117
三焦元气衰旺 121
昆仑穴 121
卷下 123
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123
胃虚致病,按摩足三里和上、下巨虚穴 124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127
胃虚所致九窍不通图 129
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131
胃虚的各种身体反应 132
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 135
胃虚则百病始生 135
忽肥忽瘦论 137
从身体表现看胃气虚 138
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139
阴阳寿夭论 141
随应四季的养生之理 142
五脏之气交变论 143
五脏与九窍关系图 144
阴阳升降论 145
水谷精微清浊分流图 145
调理脾胃治验 147
阳明病湿胜自汗论 157
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 159
脾土湿胜伤肾图 159
饮食伤脾论 167
脾胃为水饮与食物所伤的不同治法 167
论饮酒过伤 169
饮酒过量治法图示 169
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 183
从脉气看脾胃病 184
复气是肾水报肺金之仇 195
脾胃将理法 197
顺应四时的用药之道 198
摄养 199
远欲 200
省言箴 201
后序 202
脾胃论·文言原本 203
方剂索引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