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追求 从“五一口号”到新政协》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秦立海著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5401171
  • 页数:3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用纪实的笔法,运用大量第一手档案资料和当事人的日记、回忆录等,真实再现了当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基于共同的民主追求,风雨同舟、齐心协力,筹备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程。

导言 路在何方:从“窑洞对”到“光明行” 1

上篇 5

一 香港避难:各民主党派的无奈选择 5

中国革命迎来了历史的转折点 5

中间势力成为政治协商会议的最大赢家 7

中国应该“恢复中间性的政协路线”? 11

民盟的解散宣告了中间路线的破产 13

香港成为民主党派的大本营 16

二 “五一口号”:吹响多党合作的号角 19

“五一口号”的历史缘起 19

毛泽东对“五一口号”的修改 21

“行宪”国大遭遇“对台戏” 25

毛泽东访苏前夕收到斯大林密电 29

三 历史之谜:香港与西柏坡的交通阻隔 33

出人意料的热烈响应 33

各民主党派与新政协运动 37

电报延迟事件的“真相” 42

“交通阻隔”的背后隐情 45

四 同舟共济:中共护送民主人士北上南下 48

安全成为护送工作的首要问题 48

“华润公司”的特殊政治生意 51

李家庄迎来平津沪的“特客” 53

各路民主人士殊途同归汇聚北平城 56

民主人士欢迎中共中央进驻北平 58

中篇 63

五 敢为人先:朱学范首先奔赴东北解放区 63

国统区工人运动的领袖 63

帮助解放区工会走向世界 64

与国民党政府的彻底决裂 67

取道苏联奔赴东北解放区 71

参与发起召开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 76

六 谁敢涉险:第一批海上冒险者 79

沈钧儒:“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 79

谭平山:国共两党的昔日风云人物 85

章伯钧:“为党尽力的心愿从未改变” 89

蔡廷锴:从“分共”投蒋到抗日反蒋 92

“波尔塔瓦”号台湾海峡遇险 96

七 一路放歌:郭沫若和马叙伦船上赋诗 99

郭沫若:“无党无派”的中共秘密党员 99

马叙伦:“我们只有跟着共产党走” 106

陈其尤:“只有中共路线才能救国” 110

“华中”轮被拒绝在大连靠岸 112

胡绳和沙千里的“怪招”之旅 114

八 焦点人物:李济深的政治考虑与现实抉择 116

国民党内的“反对派领袖” 116

各种政治势力争取的重要对象 119

李济深的联合政府构想 122

民革的军事策反活动 125

李济深应邀秘密北上解放区 129

李济深躲过毛人凤的暗杀阴谋 136

九 延安归来:黄炎培辗转香港赴北平 138

死里逃生的“革命党” 138

离开官场办教育 140

为抗日救亡而奔走 142

轰动一时的延安之行 144

双清别墅的第一位客人 147

黄竞武上海遇难 150

十 书生本色:“知北游”的兴奋与困惑 152

充满诗情和激情的旅途 152

会讯国民党俘虏和战犯 156

中共的盛情款待令人“受之不安” 159

难以适应的解放区文化教育政策 160

亲身体验解放区开会之苦 162

柳亚子的“牢骚”因何而来? 165

十一 壮志未酬:冯玉祥和杨杰的中途遇难 170

将军赴美“考察水利” 170

与蒋介石的彻底决裂 172

“胜利”号上的离奇火灾 176

远离战场的天才军事家 181

积极投身民主进步活动 184

香港湾仔轩尼诗道302号的罪恶枪声 186

十二 虎口脱险:张澜和罗隆基的成功获救 190

追求民主的“川北圣人” 190

从书生论政到庙堂问政 194

拒绝李宗仁的“调解”要求 198

阎锦文奉杨虎之命冒险营救 200

“中央人民政府艰苦朴素第一老” 203

十三 女中豪杰:宋庆龄乘坐专列离沪赴平 206

李宗仁力邀宋庆龄“出山” 206

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发出邀请电 207

邓颖超专程赴沪迎请宋庆龄 209

宋庆龄与中共在上海解放之初的误会 211

宋庆龄北上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14

毛泽东亲赴火车站迎接宋庆龄 215

十四 侨领情怀:陈嘉庚和司徒美堂返回祖国 218

“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218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222

“民主非流血不易得” 227

洪门“大佬”的爱国深情 232

“我是一个道地的中国人” 236

下篇 243

十五 保持一致: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新发展 243

张申府与《呼吁和平》 243

《将革命进行到底》究竟针对谁? 248

民主党派公开接受中共的领导 251

中共明确对待民主党派的政策 254

十六 海纳百川: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筹备 258

新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协议的达成 258

新政协参加单位和代表名额的确定 263

被新政协拒之门外的党派团体 266

新政协代表人选的协商和确定 27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名称的确定 275

十七 除旧布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准备 277

《共同纲领》的起草 2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由来 281

国旗、国歌、国徽的拟定 284

十八 联合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 28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8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 295

各界民主人士的政治安排 297

中共与党外人士的真诚合作 301

结语 协商民主: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特色 305

参考书目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