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西方哲学 1
第一章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1
引言 1
第一节 水是本原 5
第二节 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 9
第三节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目哲学 13
第四节 巴门尼德的存在哲学 17
第五节 多元论哲学 20
第二章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 30
引言 30
第一节 智者的代表:普罗泰哥拉 33
第二节 苏格拉底的德性论 37
第三节 柏拉图的理念论 42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49
第三章 晚期希腊哲学 60
第四章 中世纪哲学 67
引言 67
第一节 教父哲学:奥古斯丁 71
第二节 经院哲学:托马斯&阿奎那 77
第三节 经院哲学中的实在论与唯名论之争 85
第五章 近代哲学的前奏: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93
引言 93
第一节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潮 95
第二节 马基雅弗利的政治哲学 96
第三节 宗教改革运动 98
第四节 自然科学的兴起及其对哲学的意义 100
第六章 唯理论和经验论 102
引言 102
第一节 大陆唯理论 103
第二节 英国经验论哲学 116
第七章 启蒙的时代 134
引言 134
第一节 孟德斯鸠 139
第二节 伏尔泰 143
第三节 卢梭 147
第四节 狄德罗 152
第八章 德国古典哲学 158
引言 158
第一节 康德 164
第二节 费希特和谢林 190
第三节 黑格尔 197
下篇 中国哲学 212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萌芽与诞生 212
第一节 夏殷周时期的宗教、政治与道德思想 213
第二节 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 217
第二章 孔子 225
第一节 正名 227
第二节 “仁”学思想 231
第三节 中庸之道 237
第三章 老子 242
第一节 “道”生万物的哲学体系 243
第二节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47
第三节 “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 251
第四章 墨子 255
第一节 经验论的认识论 257
第二节 墨子“十事” 260
第五章 孟子 270
第一节 “仁政”学说 272
第二节 性善论 275
第三节 “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 278
第六章 庄子 280
第一节 “自本自根”的道论体系 281
第二节 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282
第三节 逍遥游的人生观 285
第七章 惠施和公孙龙 289
第一节 惠施的十大命题 290
第二节 公孙龙的“坚白论”与“白马论” 293
第八章 荀子 297
第一节 天论 298
第二节 “性恶”论 303
第九章 董仲舒 307
第一节 “人副天数”说 308
第二节 “天人感应”论 312
第十章 王充 316
第一节 自然观和无神论 317
第二节 “疾虚妄”、“重效验”的认识论 322
第十一章 二程和朱熹 326
第一节 二程的“天理论” 327
第二节 朱熹 331
第十二章 陆九渊和王守仁 340
第一节 陆九渊 341
第二节 王守仁 344
参考文献 356
后记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