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微生物诊断方法导论 1
第一章 诊断微生物的最新发展 3
第二章 临床微生物检验室的现况、改善措施以及评鉴标准 13
第三章 临床微生物检验室的设立 23
第四章 培养基的种类与配制 32
第五章 检体的收集、运送与处理 36
第六章 检体的接种技术与培养基的选择 44
第七章 临床细菌检查的意义及检验室与医师护士沟通配合措施 59
第八章 微生物检验室的服务范围 65
第九章 临床微生物诊断的困扰——细菌鉴定的深度及速度 72
第二部 临床检体的微生物诊断 77
第十章 临床检体培养后第一天的诊断步骤和评注 79
第十一章 临床检体培养后第二天的诊断步骤和评注 97
第十二章 血液培养 104
第十三章 尿液培养 121
第十四章 生殖道检体的培养 133
第十五章 脑脊髓液检体的培养 145
第十六章 粪便的培养 154
第十七章 脓、伤口及体液检体的培养 163
第十八章 鼻腔检体培养 180
第十九章 鼻咽检体的培养 185
第二十章 咽喉检体的培养 190
第二十一章 痰及其他下呼吸道检体的培养(常规检查) 199
第二十二章 痰及其他检体的分枝杆菌培养 209
第二十三章 眼部检体的培养 216
第二十四章 耳部检体的培养 220
第二十五章 病毒检查检体的诊断 223
第二十六章 微生物检验室整体质量保证规划 227
第二十七章 微生物检验室菌种的保存 241
第二十八章 院内感染的调查 244
第三部 病原性微生物的鉴定 263
第二十九章 临床微生物的基本鉴定技术 264
第三十章 诊断病原菌或产物的非培养技术 284
第三十一章 嗜氧性革兰阳性球菌的鉴定 287
第三十二章 嗜氧性革兰阴性球菌的鉴定 332
第三十三章 嗜氧性革兰阳性杆菌的鉴定 344
第三十四章 分枝杆菌的鉴定 382
第三十五章 嗜氧性革兰阴性杆菌的鉴定 411
第三十六章 未分类或特殊可培养的病原菌 615
第三十七章 厌氧菌的鉴定 620
第三十八章 支原体及解脲支原体的鉴定 709
第三十九章 螺旋菌的鉴定 720
第四十章 立克次体(Rickettsiae)的鉴定 726
第四十一章 衣原体的诊断 731
第四十二章 放线菌(Actinomyces)及奴卡菌(Nocardia)的鉴定 738
第四十三章 新发现且具有争议性的感染源 747
第四十四章 临床血清学 749
第四部 霉(真)菌的鉴定 765
第四十五章 真菌分类与鉴定技术 767
第四十六章 皮肤丝状真菌(Dermatophyte Fungi)的鉴定 788
第四十七章 下表皮霉菌病病原真菌的鉴定 801
第四十八章 医学上重要酵母菌的鉴定 810
第四十九章 全身性霉菌病病原真菌的鉴定 834
第五十章 伺机性真菌或污染性真菌的鉴定 843
第五部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 867
第五十一章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概论 869
第五十二章 琼脂纸片扩散试验 882
第五十三章 稀释试验 913
第五十四章 检测细菌对抗生素抗药性的特殊试验 931
第五十五章 血清杀菌试验 936
第五十六章 抗微生物药物混合试验 940
第五十七章 厌氧菌的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947
第六部 培养基、染色剂和试验 959
第五十八章 培养基 961
第五十九章 染色液的配方及步骤 1027
第六十章 试剂与试验 1040
参考书籍 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