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通俗剧电影研究 1
一 跨文化通俗剧研究的空间转向 4
二 早期电影史研究中的范式转变 13
三 都市通俗文化与多重现代性 24
四 社会空间分析与现代民主政治 28
五 微观权力政治与弱势通俗剧理论 33
第二章 本土弱势通俗剧的缘起和发展 58
一 惯习,场域,音乐与弱势文化生产 59
二 神秘道德感知的弱势表达 76
三 影戏、游戏与通俗剧电影 86
四 早期电影中的国族想象 100
五 乐音艺术,风气说与民主政治 109
第三章 多重现代性的性别表征:从粉面女郎、盛装美眷到新女性 128
一 弱势文化生产的多重性别表征 130
二 鸳鸯蝴蝶派文学和电影中的性别政治 138
三 阴阳通变思想与新旧民主革命 146
四 白话现代主义的跨界女性形象 153
五 左翼电影中的现代女性形象 162
第四章 五四新文学中的弱势话语实践 183
一 视觉现代性与阅读政治 189
二 异质空间与域外思想 194
三 皱褶作用与主体化过程 201
四 中间物意识与连接式表达 207
五 弱势话语实践与另类公共领域建构 221
第五章 新旧市民电影与都市反空间建构 238
一 异质空间中的市民社会与教育电影 240
二 体制空间内外的左翼电影 253
三 新市民电影中的微观权力政治 261
四 左翼艺术剧社与弱势电影实践 268
五 弱势声音配置与左翼民主政治 275
第六章 金本位,银本位与左翼电影的流通性 286
一 全球文化经济中的金本位与银本位 289
二 族裔人口与思想和意识形态景观 297
三 文化翻译与秩序重建 304
四 认知范式转变与新社会契约 310
五 社会危机表征与另类公共领域建构 319
第七章 感知反应场与情感结构 329
一 通俗剧与传统美学感知体系 332
二 情感结构的历史纬度 338
三 视听情境解读与情感表达 345
四 从诗意代言到互动对话 353
五 集体救赎与共同文化建构 362
第八章 反思现代性与开放诗学 369
一 反思媒介与反思现代性 370
二 社会危机与开放诗学 375
三 动态结构与辩证意象 383
四 移动表演与主体间性 404
五 批判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 410
第九章 从寓言民族到类型共和 419
一 白话,俗话与国语电影 421
二 异质性叙事与想象共同体建构 429
三 从银幕艳史到左翼集锦 440
四 隐性集锦片与意义生产网络 445
五 新星丛与新想象 452
主要参考书目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