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 2
二、污染物种类及研究进展概况 2
三、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方法 6
四、展望 7
思考题 7
参考文献 7
第二章 室内空气品质对健康的影响 10
第一节 室内空气污染物 10
一、室内空气化学污染物 10
二、室内微生物污染物种类及其生态特性 18
三、室内颗粒物种类与分布特性 23
四、电磁辐射 26
五、氡气放射性辐射 26
第二节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综合分析 27
一、室内滞留时间及时间—活动方式(TAP)调查分析 27
二、空气吸入量 32
三、室内空气品质引起各种综合症的诊断 33
第三节 室内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评估方法 38
一、暴露评价概念的内涵 39
二、暴露评价方法 40
三、室内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42
第四节 室内空气品质健康指南 43
一、人体呼吸道疾病 43
二、室内空气引起的过敏症 44
三、各种癌症和生殖系统疾病 44
四、感官及神经系统疾病 45
五、其他疾病 46
思考题 46
参考文献 46
第三章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 51
第一节 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观评价方法 51
一、嗅觉方法 54
二、应用分贝概念的评价方法 56
三、线性可视模拟比例尺方法 64
四、嗅觉计测试室内空气品质 64
五、调查评价方法 64
六、普通居室内空气品质的简单识别方法 66
第二节 室内空气品质的客观评价方法 68
一、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68
二、室内空气品质的模糊评价方法 70
三、室内空气品质的灰色理论评价方法 72
四、人体模型方法 74
五、应用CFD技术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评估 77
六、其他评价指标方法 81
第三节 量化测量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82
一、我国的综合评价方法 83
二、国外的综合评价方法 85
三、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的完善 89
思考题 89
参考文献 90
第四章 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因素 93
第一节 建筑外环境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93
一、室外空气品质 93
二、附近局部污染源 95
三、气候 96
四、土壤和地下水品质 97
第二节 暖通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97
一、空调系统的过滤设备 99
二、空调系统的风管及保温材料 100
三、空调系统的热湿处理设备 100
四、空调水系统 102
第三节 建筑材料 103
一、建筑建造材料 103
二、装修装饰材料及家具 104
第四节 室内常用设备及其人员活动 105
一、厨房产生污染 106
二、室内日常化工品 106
三、办公用品及设备 108
四、环境烟草烟雾 109
五、人体代谢产物 110
六、饲养宠物 110
思考题 110
参考文献 110
第五章 室内化学污染物的散发机理及评估 112
第一节 质传递理论概述 112
一、牛顿黏性定律 113
二、傅立叶定律 113
三、斐克定律 114
第二节 边界层理论 115
一、边界层的形成 116
二、边界层厚度的定义 117
三、边界层运动控制方程 117
第三节 分子传质与对流传质 119
一、分子传质 120
二、对流传质 120
三、混合物组分的表示方法 121
四、扩散速度与平均速度 121
五、扩散通量与主体流动通量 121
第四节 质量传递微分方程 123
一、方程的推导 123
二、质量传递微分方程的特定形式 125
第五节 分子传质(扩散)问题 125
一、稳态分子扩散的通用速率方程 126
二、气体中的分子扩散 126
三、固体内部污染物散发 128
第六节 固体边界层VOC散发 131
一、对流传质系数 131
二、浓度边界层 132
三、层流下的质量传递 133
四、质量、热量与动量传递之间类似律 143
五、平板壁面上湍流传质近似解 146
第七节 建筑材料中VOCs散发机理 148
一、建筑材料中VOCs散发研究回顾 148
二、建筑材料中VOCs散发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158
三、建筑材料中VOCs散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67
四、建筑材料中VOCs散发模型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 172
思考题 174
参考文献 174
第六章 颗粒物、微生物的散发及传播机理 178
第一节 室外大气中颗粒物污染源散发传播机理模型 178
一、风 178
二、湍流 180
三、大气的温度层结 181
四、大气稳定度 182
第二节 室外颗粒物向室内的渗透传播模型 184
一、围护结构缝隙的特征 184
二、穿透因子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价 185
三、穿透模型的建立 189
第三节 室内颗粒污染物散发传播机理模型 194
一、通风管道内颗粒物的迁移沉降 194
二、室内颗粒物的迁移沉降 200
三、实例分析 204
第四节 微生物污染物散发与传播机理模型 210
一、微生物气溶胶的概念 210
二、微生物气溶胶的特性 211
三、大气微生物气溶胶的源与形成气溶胶的途径 212
四、微生物气溶胶传播规律 214
思考题 216
参考文献 216
第七章 室内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219
第一节 气体污染物常用检测方法与设备 219
一、甲醛 219
二、苯、甲苯和二甲苯 222
三、TVOC 224
四、二氧化碳 227
五、一氧化碳 228
六、二氧化硫 229
七、氮氧化物N0x 232
八、氨 234
九、臭氧 237
第二节 固体污染物的常用检测方法 239
一、悬浮颗粒物 239
二、烟草烟雾 240
三、石棉 243
第三节 放射性污染物常用检测方法 244
一、氡 244
二、电磁辐射 245
第四节 空气微生物检测方法及测试平台 247
一、空气微生物检测方法 247
二、生物污染散发过程的检测方法 249
三、生物污染散发过程的相关测试台 250
第五节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散发污染物检测方法 251
一、环境试验舱 251
二、室内装饰装修干材料散发污染物特征的测试 253
三、室内装饰装修湿式材料散发污染物特征的测试 254
四、人造板材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254
五、室内涂料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256
六、室内用胶粘剂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257
七、木家具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259
八、壁纸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259
九、室内用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260
十、地毯、地毯衬垫、地毯胶粘剂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261
十一、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检测 262
第六节 室内空气的采集方法 262
一、室内采样点的选取与布置 262
二、采样方法 263
三、采样记录 269
思考题 270
参考文献 270
第八章 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方法 272
第一节 项目选址与规划 272
第二节 建筑通风策略 273
一、自然通风 273
二、机械通风 278
三、稀释通风量的确定 282
四、室内空间划分的影响 284
第三节 室内防潮与除湿方法 284
一、防潮设计 284
二、除湿方法及设备简介 285
第四节 空调系统污染的控制方法 289
一、空调系统的设计 289
二、空调系统的安装 289
三、空调系统的维护 290
四、空调房间的维护 290
第五节 室内空气污染源控制方法 290
一、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290
二、室外空气污染源的控制 291
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控制 292
第六节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净化技术 295
一、机械方法 295
二、物理方法 299
三、生物方法 308
四、化学方法 309
第七节 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 309
思考题 312
参考文献 312
附录A室内空气规范标准值 314
附录B室内空气科研机构名称及网址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