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思想史 国史论衡 第4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邝士元著
  • 出 版 社:波文书局
  • 出版年份:1979
  • ISBN:
  • 页数:63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先秦学术思想之比较 1

第一节 先秦思想学说流变与盛衰 1

甲、诸子与王官的学术渊源 1

乙、孔子与儒家 3

丙、诸子十家要略 6

丁、诸子的流变及其衰替原因 14

第二节 儒道思想学说之比较 16

甲、儒道之论道 16

乙、政治观点之比较 18

丙、思想方法之比较 19

丁、两者相同要点 19

第三节 儒墨思想学术之比较 23

甲、对于命与鬼神观念之比较 23

乙、对于丧葬礼乐态度之比较 24

丙、对于爱与义利观念之比较 25

丁、两者相同之处 26

第四节 儒法思想学说之比较 27

甲、政治历史观之比较 27

乙、对自然思想与认识论之比较 29

丙、对教育思想与人性之比较 30

丁、儒法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32

第五节 名法思想学说之比较 34

甲、名法二家概略 34

乙、思想渊源之共通处 35

丙、名家思想学说简介 36

丁、法家思想学说简介 39

第二章 先秦诸子思想学说比较 43

第一节 孔孟思想学说的比较 43

甲、两者政治学说的比较 43

乙、孔孟哲学理论方面之比较 44

丙、两者对教育政策之主张 46

丁、两者对后世影响及评价 47

第二节 孟荀思想学说之比较 47

甲、孟荀政治哲理学说之比较 48

乙、孟荀教育主张之比较 51

丙、孟荀思想学说相异之要论 52

丁、孟荀学说对后世之影响 53

第三节 庄老思想学说之比较 57

甲、老子思想学说概论 58

乙、庄子思想学说概论 59

丙、老庄思想的共通处 60

丁、老庄思想之相异处 61

第四节 杨墨思想学说之比较 63

甲、杨墨思想渊源之比较 63

乙、两家思想学说之比较 64

丙、杨墨思想学说相同处 66

丁、两家思想总论 68

第五节 荀子与韩非学术思想之比较 69

甲、两者对于人性方面的看法 69

乙、两者对礼法刑赏的态度 70

丙、荀韩对君主态度之异同 72

丁、荀韩政治思想之比较 73

戊、荀韩之功利主义 74

第六节 法术势三派之比较 75

甲、法家之渊源与代表 75

乙、术派之渊源与代表 78

丙、势派之渊源与代表 80

丁、法术势三派主张之比较 81

第三章 两汉的学术思想 83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及其对当代后世之影响 83

甲、阴阳五行学说之渊源与发展 83

乙、阴阳五行学说之政治原理 84

丙、阴阳五行学说兴盛之原因与流变 85

丁、阴阳五行对于两汉政治及社会之影响 86

戊、五行学说与禅让理论的关系 88

己、王充学术思想的成就与评价 90

第二节 武帝立五经博士及其影响 93

甲、立五经博士之经过与原因 94

乙、五经博士之内容 95

丙、影响方面 95

第三节 两汉经学异同与今古文学派之别 98

甲、两汉经学异同略论 98

乙、两汉经学相同之处 99

丙、从政治经济看今古文派之别 100

丁、从文化学术看今古文派之别 102

第四节 今古文派相争与调和 108

甲、今古文派相争之经过 108

乙、今古文派之调和 110

丙、两派相争的影响 111

丁、得失评论 113

第四章 汉魏时代的经学 115

第一节 师法家法及五经之传授 115

甲、师法与家法之起源 115

乙、师法与家法之区别 117

丙、五经之传授渊源 118

第二节 马融与东汉经学 122

甲、马融生平 122

乙、马融对东汉经学的贡献 122

丙、马融对经学的影响 126

第三节 郑玄经学的贡献与评价 127

甲、郑玄在经学上的贡献 127

乙、郑玄治经的得失 128

丙、对经学的影响 130

丁、郑玄的贡献与评价 132

第四节 许慎之生平及其对学术之贡献 133

甲、许慎之生平 133

乙、许慎对文字学之贡献 134

丙、许慎对经学之贡献 137

第五节 王肃经学及其得失评价 139

甲、生平略历及著作 139

乙、王肃之注经与成就 141

丙、王肃的贡献与评价 142

丁、王郑之争及其比较 143

第五章 宗教传播与思想的影响 147

第一节 道教之传播及其影响 147

甲、道教之渊源 147

乙、道教之内容特征与派别 149

丙、道教对当代后世的影响 150

丁、五斗米道与太平道的关系 152

戊、道教在魏晋南北朝大盛原因与影响 156

第二节 佛教传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58

甲、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经过与路线 158

乙、佛教能立足中国的原因 159

丙、佛教大盛于魏晋南北朝之原因 161

丁、佛教对南北朝之影响 165

戊、佛教对中国社会之影响 166

己、对中国学术的影响 167

魏晋南北朝佛道之争的分析 168

甲、文化方面之争 168

乙、地域不同之争 170

丙、种族不同之争 171

丁、利害方面之争 172

戊、北朝道佛之争 172

己、魏晋南北朝佛道之争的影响 175

第四节 回教的传入中国与影响 175

甲、回教起源与发展 176

乙、回教之信仰 176

丙、回教之特征与传入时间 178

丁、回教传入中国之路线 179

戊、回教传入对中国之影响 180

第五节 唐时传入中国之景教 185

甲、大秦景教传入中国的经过 186

乙、传入的路线与教义 186

丙、大秦景教在中国的发展情形 187

丁、景教传入的影响 188

戊、唐时大秦景教与明清天主教的比较 188

第六节 基督教(新教)的传入与影响 193

甲、基督教传入中国之经过 194

乙、传教的方式 196

丙、对近代中国教育文化社会的影响 198

第七节 摩尼教的传入与影响 203

甲、摩尼教之传入及其活动 203

乙、摩尼教之教义 205

丙、明教与大明帝国的建立 206

第八节 白莲教的兴起及其与元明政权的关系 208

甲、元末白莲教的活动 208

乙、白莲教与明帝国的建立 210

丙、明初对白莲教的禁止 211

丁、明成祖至武宗的白莲教活动 212

戊、明中叶以后的白莲教 213

第九节 明清禁教与中国科学盛衰的分析 214

甲、明末天主教徒对中西文化之影响 214

乙、明清之际宗教与科学输入及其不振原因 218

丙、清代民间仇教与朝廷禁教之原因 220

丁、雍正后天主教失势之原因及其检讨 224

第六章 中外教士对交通及文化的贡献 227

第一节 法显西行对中印交通文化的贡献 227

甲、生平略历 227

乙、西行时间与路线 228

丙、归途之路线 228

丁、贡献 229

第二节 玄奘与中印交通文化的影响及贡献 231

甲、生平略历 231

乙、贡献与影响 232

丙、玄奘法显西行之比较 234

第三节 义净与中印交通文化的贡献 237

甲、旅程与经过 237

乙、贡献与影响 238

第四节 王玄策使印及其贡献 240

甲、出使印度之动机与经过 240

乙、对中印交通之贡献 243

第五节 利玛窦对中西文化的贡献 244

甲、生平略历 245

乙、来华原因与动机 246

丙、利玛窦的传教方法 248

丁、传布的事物 250

戊、利玛窦的儒教观 253

己、利玛窦的贡献与影响 254

第六节 徐光启在宗教、农业、科学上之影响与贡献 257

甲、生平略历 257

乙、与利玛窦谈道 258

丙、上海开教与护教 258

丁、贡献与影响 260

第七节 李之藻在宗教、科学上之贡献 263

甲、李之藻之生平事略 263

乙、李之藻与天主教之关系及贡献 263

丙、李之藻在科学上之贡献 264

第八节 马礼逊来华传教之经过 266

甲、马礼逊在我国传教之经过 267

乙、马礼逊来华传教之影响及贡献 267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学术思想 269

第一节 魏晋之清谈 269

甲、清谈的涵义 269

乙、清谈之起因 270

丙、清谈之内容 273

第二节 魏晋之玄学 275

甲、玄学的涵义 275

乙、玄学的内容与人物 276

第三节 清谈与玄学之影响 278

甲、玄论派清谈之影响 278

乙、才性名理派清谈之影响 279

丙、清谈对学术之影响 280

丁、谈辩对史学之影响 281

戊、谈辩对政治制度之影响 283

第四节 南北朝经学的统一与异同 285

甲、南北经学的异同 285

乙、南学统一北学原因之分析 287

丙、南学统一北学之影响 288

第五节 唐代纂修五经正义及其影响 289

甲、五经正义纂修的动机 289

乙、五经正义编撰之经过与内容 290

丙、五经正义之得失 292

丁、五经正义的影响 294

第八章 隋唐之佛学 297

第一节 隋唐与南北朝佛学发展比较 297

甲、国际性之佛学时期 298

乙、独立自主性时期 298

丙、佛学之统一时期 299

丁、理论与修行并重 300

戊、佛教宗派系统化时期 301

第二节 隋唐的四大佛教宗派 302

甲、天台宗的盛衰及其影响 302

乙、华严宗的盛衰及其影响 306

丙、法相宗的盛衰及其影响 310

丁、禅宗的盛衰及其影响 313

第三节 佛学式微原因的分析 322

甲、隋唐帝皇与佛教之互相利用 322

乙、唐皇室与佛道之争 325

丙、唐毁佛教之后果与影响 327

丁、韩愈对儒家道统的贡献 330

第四节 唐代儒释思想的融和与发展 332

甲、儒佛之争的分析 333

乙、儒佛调和的表现 334

丙、儒佛在唐融和原因的分析 336

第九章 宋明理学发展与影响 339

第一节 宋代理学发达原因之分析 339

第二节 宋代理学四大派思想学说概述 343

甲、周敦颐学说 344

乙、张载学说 345

丙、二程学说 346

丁、朱熹学说 348

第三节 鹅湖之会与朱陆异同 350

甲、鹅湖集会的起因 350

乙、鹅湖集会的经过 352

丙、鹅湖集会后对各人的影响 353

丁、朱陆异同的分析 355

戊、朱陆对当代后世的影响 361

第四节 陈白沙学说 365

甲、静中养出端倪 365

乙、随处体认天理 366

丙、本体论 367

丁、宇宙论 368

戊、认识论 369

第五节 王阳明的学说(姚江学派) 370

甲、阳明事略与学说特质 370

乙、阳明学说之大要 371

丙、阳明学说之评论 374

丁、阳明学说盛行之原因 375

戊、白沙与阳明学说之比较 376

第六节 宋明理学衰落及其对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 379

甲、理学衰落原因的分析 380

乙、理学对中外学术思想演变之影响 383

丙、理学与儒表佛里的分析 385

第十章 清代学术得失与转变 391

第一节 清代学术的分期 391

甲、启蒙时期的经学 392

乙、全盛期的学术 392

丙、蜕分期的学术 393

丁、衰落期的学术 394

第二节 清代学风转变的分析 395

甲、清代学风转变的分析 395

乙、经世致用成为乾嘉朴学的原因 395

丙、朴学转移到经今文学之原因 398

第三节 汉宋学术之争 400

甲、宋学之主张 401

乙、宋学之评论 402

丙、汉学得失之评论 403

丁、汉宋学说比较 405

戊、汉宋是非的评论 407

第四节 清代考据学盛行之背景与重要人物 409

甲、政治背景方面 409

乙、学术背景方面 411

丙、清代考据学之特质 413

丁、清代考据学之派别 414

戊、清代考据学家之成就 416

第五节 公羊学派与康长素 419

甲、公羊学派的历史渊源 419

乙、康长素的生平与著述 421

丙、康长素的学术成就 422

丁、康长素的大同学说 425

第十一章 历代史学论说 427

第一节 廿五史概说 427

甲、两汉南北朝的正史著作 428

乙、唐五代的正史著作 431

丙、宋元的正史著作 433

丁、明清的正史著作 435

第二节 隋唐公府搜藏的图书与贡献 436

甲、隋代公府搜藏图书之背景 436

乙、隋代公府搜藏图书之经过 437

丙、唐代公府搜藏图书之背景与经过 438

丁、公府搜藏图书对学术文化发展之影响 439

第三节 唐代重要史学著作与贡献 440

甲、关于唐代历史的著作 440

乙、关于当代的官修国史 442

丙、关于典章制度的著作 443

丁、关于史学方法的著作 443

戊、关于地理方面的著作 444

己、唐代史学贡献略论 445

第四节 宋代的重要著作与史学贡献 447

甲、关于断代史的著作 447

乙、关于通史的著作 448

丙、关于典志的著作 449

丁、关于国史方面的著作 451

戊、宋代的史学贡献 451

第十二章 汉至宋的通史 455

第一节 司马迁与史记 455

甲、生平略历与著作动机 455

乙、体制与内容 457

丙、得失的评论 461

丁、史记对后世的影响 469

第二节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471

甲、生平简介与著作动机 471

乙、成书经过与体例内容 472

丙、学术大要与写作书法 474

丁、得失评价 476

戊、通鉴的影响 481

第三节 袁枢与通鉴纪事本末 482

甲、生平略历与著作动机 482

乙、缺点方面 487

丙、对后世史学的影响 488

丁、附各种纪事本末体简介 489

第十三章 汉至宋的断代史 491

第一节 班固及其汉书 491

甲、汉书的内容与体例 491

乙、汉书得失之评价 493

丙、对后世史学的影响 495

丁、史记汉书异同比较 496

第二节 南北史的体制及其比较 503

甲、生平略历与著作动机 503

乙、著述经过与体例 504

丙、南北史之讨论 505

丁、南北史之比较 507

戊、南北史之评价 508

第三节 旧唐书的得失与评价 509

甲、作者生平与著作动机 509

乙、体例与内容 510

丙、旧唐书之优点 512

丁、旧唐书的缺点 513

第四节 新唐书的得失与评价 516

甲、生平略历与体例内容 516

乙、得失之评论 520

丙、对后世史学的影响 524

丁、新旧唐书比较 525

戊、新旧唐书得失之比较 527

第五节 旧五代史得失与评价 530

甲、作者生平 530

乙、旧五代史之优劣点 532

第六节 新五代史得失与评价 536

甲、作者生平略历与著作动机 536

乙、内容与体例 537

丙、新五代史之优劣点 538

丁、各家对新五代史之评论 542

戊、新旧五代史比较 545

第十四章 典志得失与应用 553

第一节 杜佑及其通典 553

甲、杜佑生平与撰作动机 553

乙、著作内容及体制 555

丙、通典在史学上的成就及其得失与评价 557

丁、通典对后世史学的影响 560

第二节 郑樵及其通志 561

甲、生平略历与著作动机 561

乙、体制与内容 562

丙、郑樵的史学主张 563

丁、得失之评论 564

戊、对后世史学的影响 566

第三节 文献通考及三通比较 567

甲、生平略历与著作动机 567

乙、体制内容与评价 569

丙、对后世史学的影响 570

丁、三通的比较 571

戊、三通对史学的影响 574

第四节 敦煌资料与宋代的类书 579

甲、敦煌资料介绍 579

乙、太平御览的体例内容与贡献 582

丙、太平广记的体例内容与贡献 585

丁、文苑英华的体例内容与贡献 587

戊、册府元龟的体例内容与贡献 589

第十五章 史学方法与清儒论史 593

第一节 刘知几与史通 593

甲、作者生平与成书经过 593

乙、史通之内容与体例 595

丙、史通之评价 596

丁、史通对后世的贡献及影响 600

第二节 浙西学派与顾亭林 603

甲、浙西学术渊源 603

乙、顾亭林论学宗旨 604

丙、顾亭林学术评论 605

丁、顾亭林的经济思想 607

第三节 浙东学派与黄梨洲 609

甲、浙东之地理沿革 609

乙、浙东学派的历史渊源 610

丙、黄宗羲的生平与著作 612

丁、黄宗羲之论学 614

戊、黄宗羲之史学 615

己、对史学之影响 617

第四节 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618

甲、作者生平与著作动机 619

乙、章实斋学术之渊源 619

丙、体例与主张 613

丁、章实斋的方志学 622

戊、章学诚之评价 624

己、刘章史论之比较 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