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里程碑式”的现实: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的文学“传播力场” 10
第一节 “天下人心归延安”:文化中心的西移与延安文艺政策的演变 11
第二节 战争背景下的乡村视阈:民间力量的崛起与读者的变迁 18
第三节 革命队伍中的“多余人”:延安文人的角色错置与文化失落 25
第二章 多元的文化空间:延安文学前期的“文艺”阵地 41
第一节 “众声喧哗”:团结作家·培养新人 42
一 怀安诗人的“旧瓶”与“新酒” 45
二 不存“门户”之见 48
三 文学新人的摇篮 54
第二节 “平滑”的过渡:承上·启下 58
一 五四传统:人性的审视 60
二 新的气息:时代的华彩乐章 67
第三节 新潮文艺的探索:写什么·怎么写 72
一 “歌颂”与“暴露”的困惑 72
二 “政治性”、“艺术性”之争 83
三 关于“思想”、“生活”、“技巧”及其他 88
第三章 “不完全”的党报:“文艺栏”的改版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 96
第一节 性质与任务:“党的喉舌” 98
第二节 编辑的话:“稍具泼辣之风” 104
第三节 作家的意见:“还是杂文时代” 107
第四节 读者的分化:想象的错位 113
第四章 体制化的生成:《讲话》的传播与接受 124
第一节 运转方式:“全党办报” 124
一 “没有标准,难明是非” 125
二 《讲话》权威的确立 128
三 文学生产的体制化管理 130
第二节 监督机制:“批评的空气” 138
一 对王实味文艺观的批判 139
二 关于“演大戏”问题的论争 142
三 对《落伍者》及《腊月二十一》的批评 146
四 围绕《叹息三章》的争论 149
五 《意识以外》和《纺车的力量》引起的风波 153
六 论“忘我的境界”与“日常生活” 156
第三节 编辑职能:为工农修理文章的“理发员” 159
一 “请和我们携手”:编辑主体的议程设置 159
二 “理发员”的尴尬:“大众习作”栏的批评与误读 166
三 “讨论”缺失与“笔谈”的终结 175
第四节 创作理念:“必须改造自己” 182
一 “此心光光地”:“内圣”与“自省” 183
二 灵肉的“蒸煮”与思想“顿悟” 187
三 下乡入伍:“与工农相结合” 194
第五章 现代文学的转型:时代交替的文学标本 201
第一节 文学观念的变化:“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201
第二节 革命意识的凸显:从“真实”到“本质” 207
第三节 叙事模式的转换:有“意味”的形式 220
第四节 集体写作方式的流行:“个性”的沉潜 228
第五节 语言的发展:从“欧化”到“大众化” 237
第六章 歧义的民间:现代—民族文学的建构 247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 248
第二节 发现民间:知识分子的文体实验 255
一 从新秧歌剧到新歌剧 256
二 现代新诗的歌谣化探索 260
三 小说传统之继承和转化 263
第三节 民间的狂欢:工农兵的“原生态”写作 271
一 工农兵群众诗歌创作的话语指向 272
二 被规训的“民间秧歌” 277
三 改造说书人运动 279
第四节 方向的确立:关于赵树理的典型化传播与接受奇迹 286
结语 297
参考文献 303
附录一 延安《解放日报》副刊创作索引 311
附录二 延安《解放日报》副刊人名索引(选录) 323
附录三 相关文献 332
后记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