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经济的理论、实践与对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钟光亚主编;宋奇成,章国兴,夏辉平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62002932
  • 页数:43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县市经济概述 1

第一章 县市经济的意义 1

1 县市的历史演变 1

(1.1)县市的概念 1

(1.2)县的演变过程 3

(1.3)县级市的演变过程 4

2 县市经济的特征 5

(1.4)县市经济的基层性 5

(1.5)县市经济的区域性 5

(1.6)县市经济的整体性 6

3 县市经济的地位 7

(1.7)县市经济是构成国民经济网络的基本网络 7

(1.8)县市经济是构成国民经济有机整体的细胞 8

(1.9)县市经济是构成国家经济实力的经济实体 9

(1.10)研究县市经济的意义 10

第二章 县市经济的形态 12

1 县市经济的本质属性 12

(2.1)县市经济的计划性 12

(2.2)县市经济的商品性 13

(2.3)计划性与商品性的统一 14

2 县市的计划商品经济形态 15

(2.4)从生产力角度考察县市的有计划商品经济 15

(2.5)从生产关系角度考察县市有计划商品经济 17

3 树立计划商品经济观念 19

(2.6)劳动价值观念 19

(2.7)计划市场观念 19

(2.8)平等竞争观念 20

(2.9)经济信息观念 21

第三章 县市经济的运行 23

1 县市经济的运行主体 23

(3.1)政府主体 23

(3.2)企业主体 25

(3.3)个人主体 26

2 运行轨道 27

(3.4)计划轨道 27

(3.5)市场轨道 28

(3.6)合同轨道 29

3 运行目标 30

(3.7)协调运转 30

(3.8)快速运转 31

(3.9)高效运转 31

4 县市经济的运行调节 32

(3.10)政府调节 32

(3.11)企业调节 32

(3.12)个人调节 33

第四章 县市经济的所有制关系 33

1 县市的所有制结构 34

(4.1)县市所有制结构的含义 34

(4.2)城镇所有制结构 35

(4.3)乡村所有制结构 37

2 县市的公有制成份 38

(4.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8

(4.5)传统公有制成份 40

(4.6)县市新型公有制成份 41

3 县市其他所有制成份 43

(4.7)个体经济 43

(4.8)私人企业 44

(4.9)县市中外合营经济 45

第五章 县市经济的产业结构 45

1 县市产业结构与资源配置 47

(5.1)产业和产业结构 47

(5.2)产业结构的实质 49

(5.3)产业结构的探索 50

2 县市产业结构的基本格局 51

(5.4)县市产业结构的基本层次 51

(5.5)县市产业结构中的基本构成 52

(5.6)县市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53

3 县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 55

(5.7)调整县市产业结构的依据 55

(5.8)县市对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 56

(5.9)当前产业政策的导向和县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57

第六章 县市经济的对外开放 57

1 县市经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60

(6.1)加快经济发展 60

(6.2)优化资源配置 61

(6.3)改善群众生活 62

2 县市经济对外开放的特点 63

(6.4)对象上的多样市场 63

(6.5)内容上的地方色彩 64

(6.6)发展上的初级阶段 65

3 县市经济对外开放的原则 66

(6.7)平等互利、讲求效益 66

(6.8)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67

(6.9)统筹安排、循序推进 67

第七章 县市经济的发展战略 69

1 县市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形成 69

(7.1)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和由来 69

(7.2)县市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质和特征 71

(7.3)县市经济发展战略的作用和意义 72

2 县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谋划 74

(7.4)战略谋划的客观依据 74

(7.5)战略谋划的基本原则 75

(7.6)战略谋划的模式选择 76

3 县市经济发展战略的主体构成 77

(7.7)战略发展目标 77

(7.8)战略发展重点 78

(7.9)战略发展步骤 79

第八章 县市经济体制改革 80

1 县市经济体制的变革 80

(8.1)县市经济体制的含义 80

(8.2)县市经济体制的演变 81

(8.3)县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83

2 县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85

(8.4)县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85

(8.5)县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87

3 县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88

(8.6)县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划分 88

(8.7)县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 90

第九章 县市经济的管理 92

1 县市经济管理的含义、特点和原则 92

(9.1)县市经济管理的含义 92

(9.2)县市经济管理的特点 93

(9.3)县市经济管理的原则 95

2 县市经济管理的职能、任务和目标 96

(9.4)县市经济管理的职能 96

(9.5)县市经济管理的任务 98

(9.6)县市经济管理的目标 99

3 县市经济管理的方法 100

(9.7)经济方法 100

(9.8)行政方法 101

(9.9)法律方法 102

(9.10)思想教育方法 102

(9.11)现代管理技术 103

第二篇 县市部门经济 104

第十章 县市部门经济的构成和任务 104

1 县市经济部门的构成 104

(10.1)县市的经济部门 104

(10.2)部门经济的基本分类 105

(10.3)部门经济的结构 106

2 县市部门经济的任务 108

(10.4)部门经济的属性 108

(10.5)部门经济的目标 109

3 部门经济的机构设置 110

(10.6)部门经济机构设置的现状 110

(10.7)现行部门经济机构设置的主要利弊 112

(10.8)调整县市部门经济机构的基本思路 114

第十一章 县市农业部门 117

1 县市农业的基础作用 117

(11.1)县市农业经济的对象 117

(11.2)农业对产业结构的制约 118

(11.3)农业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制约 119

2 县市农业的合理布局 120

(11.4)农业生产的特点 120

(11.5)农业经济结构 122

(11.6)农业的合理布局 124

3 农业管理及其职责 126

(11.7)农业管理系统 126

(11.8)农业部门的职能 126

第十二章 县市工业部门 128

1 县市工业的主导地位 128

(12.1)工业是县市经济发展的长远方向 128

(12.2)工业是县市经济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129

(12.3)工业是贫困县市治穷致富的重要途径 129

2 县市工业的合理配置 130

(12.4)县市工业配置面临的任务 130

(12.5)县市工业配置的一般原则 131

(12.6)县市工业合理配置的方法 133

3 县市工业的行业管理 135

(12.7)县市工业行业管理的目标 135

(12.8)县市工业行业管理的组织形式 135

(12.9)县市工业行业管理的基本职能 136

(12.10)县市工业行业协会的组建 137

第十三章 县市商业部门 139

1 县市商业部门的桥梁作用 139

(13.1)商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139

(13.2)商业在分配过程中的作用 140

(13.3)商业在消费过程中的作用 141

2 县市商业组织 141

(13.4)商业组织体系 141

(13.5)商业流通网络 143

3 县市物资流通 144

(13.6)生产资料流通 144

(13.7)农副产品流通 145

(13.8)日用工业品流通 146

4 县市对外贸易 147

(13.9)对外贸易中的出口 147

(13.10)对外贸易中的进口 148

第十四章 县市交通、邮电部门 150

1 交通、邮电的先行作用 150

(14.1)作为特殊物质生产部门的交通与邮电 150

(14.2)交通与邮电是经济发展的先行 152

2 交通运输系统及其管理 154

(14.3)交通运输系统 154

(14.4)交通运输管理机构 155

3 经济信息传输与邮电通讯管理 157

(14.5)经济信息与县市经济 157

(14.6)经济信息系统的结构和传输渠道 158

(14.7)邮电通讯及其管理 159

第十五章 县市物价部门 161

1 县市物价的形成 161

(15.1)县市物价的含义 161

(15.2)县市物价的形式 162

2 县市物价的杠杆作用 163

(15.3)物价对经济生活的调节 163

(15.4)物价的调节手段 165

3 物价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167

(15.5)机构设置及权限划分 167

(15.6)县市物价部门的职能 168

第十六章 县市财税部门 171

1 县市经济中的财政 171

(16.1)县市财政的特点 171

(16.2)县市财政的功能 172

2 县市经济中的税收 174

(16.3)县市的税收管理机构的设置与税务管理 174

(16.4)税收对县市经济的调节 174

3 “分级包干”体制下的县市财政 176

(16.5)县市财政体制的演变过程 176

(16.6)县市财政体制演变趋势 178

第十七章 县市金融部门 180

1 县市经济与金融调节 180

(17.1)金融的调节功能 180

(17.2)金融在县市经济中的调节作用 181

2 县市金融体系 184

(17.3)县市金融体系的组成 184

(17.4)县市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184

(17.5)县市金融体系的运行 186

3 县帝金融市场 188

(17.6)县市金融市场的开放 188

(17.7)县市的农村金融市场 189

第十八章 县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89

1 县市经济中的工商行政管理 191

(18.1)工商行政管理的历史沿革 191

(18.2)工商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193

2 工商行政管理的特征 194

(18.3)工商行政管理的监督作用 194

(18.4)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特征 195

3 县市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196

(18.5)县市工商行政管理机构 196

(18.6)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 197

(18.7)工商行政管理的具体内容 197

第十九章 县市劳动部门 200

1 县市经济资源中的劳动力资源 200

(19.1)劳动力资源的内容 200

(19.2)劳动力资源的地位 201

2 县市劳动力资源的基本结构及其变动趋势 203

(19.3)劳动力资源的类型 203

(19.4)劳动力的基本结构 204

3 县市劳动部门及其主要职责 205

(19.5)劳动管理机构的设置 205

(19.6)劳动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206

(19.7)劳动服务公司的主要职责 208

第二十章 县市科技部门 210

1 县市经济中的科学技术 210

(20.1)科学技术是县市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因素 210

(20.2)技术进步对县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12

2 县市技术结构与技术开放 214

(20.3)技术进步与技术结构 214

(20.4)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 215

(20.5)农业和农村技术开发 217

3 县市科技管理及其职责 219

(20.6)科技管理的主要内容 219

(20.7)科技管理的基本要求 220

(20.8)科学技术管理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220

第二十一章 县市文教部门 222

1 文教事业与县市经济 222

(21.1)文教部门是开发劳动力资源的直接承担者 222

(21.2)文教部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直接建设者 223

2 县市教育部门及其发展 224

(21.3)发展县市教育的迫切性 224

(21.4)县市教育的构成及其特征 225

(21.5)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及期职责 226

3 县市文化基本网络和管理机构 228

(21.6)县市文化活动的基本构成 228

(21.7)文化活动的基本网络和管理机构 230

第二十二章 县市计划统计部门 233

1 计划管理及其职责 233

(22.1)计划管理的必要性 233

(22.2)县市计划部门的职责 235

2 县市统计机构及其任务 236

(22.3)县市统计机构及其主要任务 236

(22.4)县市统计机构的统计信息服务 237

3 县市经济监督中的审计监督 239

(22.5)审计的概念 239

(22.6)县市审计的作用和任务 240

(22.7)审计机构及其主要任务 241

第二十三章 县市国土管理部门 243

1 县市国土资源 243

(23.1)县市经济与国土资源 243

(23.2)国土管理的意义 245

(23.3)国土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 246

2 县市环境保护 247

(23.4)县市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 247

(23.5)县市环保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 248

3 县市城乡建设 251

(23.6)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 251

(23.7)城乡建设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 252

第二十四章 县市经济法律部门 252

1 法律方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 254

(24.1)经济管理中的法律手段 254

(24.2)法律方法的职能作用 255

2 县市经济司法机关及其职能 257

(24.3)县市政法公安系统 257

(24.4)经济案件的法律裁决和审判 258

3 公证与经济仲裁 259

(24.5)县市经济中的公证活动 259

(24.6)县市经济仲裁机构及案件的管辖 261

(24.7)经济合同及其合同纠纷的仲裁 262

第三篇 县市经济发展及其对策 262

第二十五章 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认识和组织 262

1 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认识 264

(25.1)弄清规划与战略、计划的关系 264

(25.2)规划的目的和任务 267

2 规划的组织结构 268

(25.3)规划的组织结构 268

(25.4)制定规划的程序 269

3 县市规划的方法 270

(25.5)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比较 270

(25.6)系统工程方法的运用 271

(25.7)系统工程的常用方法 272

第二十六章 县市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配置 272

1 县市经济资源及其分布 275

(26.1)经济资源的特点 275

(26.2)经济资源分布的基本格局 276

2 经济资源的组合方式与优化原则 279

(26.3)经济要素的组合方式 279

(26.4)资源配置的优化原则 280

3 资源配置与主导产业 282

(26.5)区域分工与资源配置 282

(26.6)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 283

(26.7)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 284

第二十七章 运用价格杠杆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和手段 287

1 价格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有力杠杆 287

(27.1)价格运用的基本形式 287

(27.2)产业结构运动的基本形态 288

(27.3)价格运动与产业结构运动的关系 289

2 供求是价格调节产业结构的关键 291

(27.4)市场供求变化的关键作用 291

(27.5)市场供求变化的各种影响 291

3 调放是引导产业结构变化的手段 293

(27.6)调整价格与放开价格 293

(27.7)调放两种手段的运用 295

第二十八章 县市小城镇的发展与困扰 295

1 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298

(28.1)小城镇的经济地位 298

(28.2)小城镇发展的历史考察 299

(28.3)小城镇发展的现实考察 300

2 小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困扰 302

(28.4)困扰之一:产业结构的趋同和老化 302

(28.5)困扰之二:外部市场的挑战和阻滞 302

(28.6)困扰之三: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机制尚未生成 303

3 小城镇经济成长机制的培育 304

(28.7)充分利用本地优势 304

(28.8)发挥城镇网络效益 305

(28.9)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06

第二十九章 贫困县市的经济发展 306

1 贫困县市的现状 308

(29.1)县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308

(29.2)贫困的经济特征 309

(29.3)“脱贫”的紧迫性 310

2 贫困的“透视” 311

(29.4)对贫困根本问题的几种观点 311

(29.5)对贫困根本问题的再认识 314

(29.6)贫困县市的经济运行主体与资源配置 315

3 “脱贫”的道路 316

(29.7)建立开放式的经济结构 316

(29.8)建立开发性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317

(29.9)县市政府在构造新经济结构中的作用 318

(29.10)经济结构改造与资金、人才和观念 319

第三十章 庭院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发展及作用 319

1 庭院经济的生命力 321

(30.1)庭院经济的含义 321

(30.2)庭院经济的生存 321

2 庭院经济在农村经济中发展 323

(30.3)庭院经济的历史继起性 323

(30.4)庭院经济生产的特殊性 323

(30.5)庭院经济的现实客观性 323

(30.6)庭院经济的市场导向性 324

3 庭院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24

(30.7)庭院经济是农村商品经济生产的重要基地 324

(30.8)庭院经济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领地 325

(30.9)庭院经济是锻炼农民经营人才的重要园地 325

(30.10)庭院经济具有较好的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 326

第三十一章 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实现途径 326

1 粮食生产的现状 327

(31.1)近几年的徘徊 327

(31.2)粮食徘徊引起的一系列连锁负效应 328

2 粮食生产徘徊原因分析 329

(31.3)表层原因分析 329

(31.4)深层原因分析 330

3 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实现途径 333

(31.5)粮食生产发展的潜力与开发 333

(31.6)关于粮食购销制度的调整 334

(31.7)关于农村组织制度的调整 335

(31.8)关于土地投入机制的建立 336

第三十二章 农业的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 336

1 经营方式变革面临的新课题 339

(32.1)发展与徘徊引起的思考 339

(32.2)家庭联产承包与分散经营 340

2 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 341

(32.3)农业的集约经营 341

(32.4)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343

(32.5)实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的条件 344

3 经营制度与经营组织的创新 345

(32.6)家庭联产承包与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 345

(32.7)农业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 346

(32.8)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的主体再造 347

第三十三章 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与完善 347

1 土地制度与联产承包 349

(33.1)变革前的农村土地制度 349

(33.2)土地制度的历史性变革 351

2 土地承包与合理配置 351

(33.3)土地承包的局限性 351

(33.4)人头承包与合理配置的矛盾 352

(33.5)期限承包与土地投入的矛盾 353

(33.6)经营承包与产权模糊的矛盾 354

3 完善土地制度的选择 355

(33.7)实现土地国有化的主张 355

(33.8)承认农户最终所有权的主张 356

(33.9)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主张 357

第三十四章 县市人口和人才开发 357

1 县市人口 360

(34.1)县市人口的特点 360

(34.2)县市人口对县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361

2 县市人才的特点 363

(34.3)从数量上考察,县市人才已有一定规模,但总量仍严重不足 363

(34.4)从质量上考察,县市有了一定数量的中高级人才,但总体水平的层次较低 364

(34.5)从知识结构上考察,县市已有少量的现代化人才,但主体部分仍属传统的乡土人才 365

(34.6)从专业结构上考察,县市人才总体上形成了体系,但专业结构仍不合理 366

3 县市人才的开发 367

(34.7)县市人才开发的目标 367

(34.8)县市人才开发的途径 368

第三十五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68

1 “剩余”的症结:资源利用不充分 371

(35.1)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 371

(35.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结构特征 372

(35.3)“剩余”的实质:资源配置的失衡 373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375

(35.4)城乡就业条件的比较 375

(35.5)乡镇企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限性 376

(35.6)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矛盾性 377

3 县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和对策 378

(35.7)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管理 378

(35.8)通过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广开就业门路 379

(35.9)发展非农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380

(35.10)增强小城镇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功能 381

第三十六章 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思考 381

1 合同制与承包制的对接 382

(36.1)合同制与联产承包 382

(36.2)合同制与其他思路 383

(36.3)合同制与搞活流通 385

2 合同制与承包制对接的作用 385

(36.4)生产和流通的连接 385

(36.5)供给和需求的结合 386

(36.6)计划与市场的统一 386

3 与承包制对接的合同制 387

(36.7)合同制的自愿性 387

(36.8)合同制的平等性 388

(36.9)合同制的互利性 388

(36.10)合同制的法定性 389

(36.11)合同制的广泛性 389

第三十七章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兴起和发展 391

1 多形式、多层次、多成份、多功能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391

(37.1)原有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391

(37.2)新建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392

2 服务体系兴起的重要作用与深远意义 393

(37.3)稳定发展农业的重要途径 393

(37.4)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助推器 394

(37.5)发展了新型的合作组织 394

3 农村服务体系的发展变化 395

(37.6)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 395

(37.7)推动服务体系的深入发展 396

第三十八章 市场体系及其培育 397

1 市场发育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397

(38.1)城乡市场的迅速发展 397

(38.2)市场体系的艰难生长 399

(38.3)充分认识市场建设的重要性 400

2 县市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 401

(38.4)市场体系的内容构成 401

(38.5)市场交换方式的分析 402

(38.6)市场的区域空间分析 403

3 市场体系发育的近期选择及政策导向 404

(38.7)建立县市市场体系的基本思路 404

(38.8)培育市场体系的近期选择 405

(38.9)培育市场体系的行政约束 406

第三十九章 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及其途径 406

1 企业经营机制的形成 408

(39.1)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 408

(39.2)企业经营机制的形成 409

2 企业经营的具体形式 411

(39.3)承包经营 411

(39.4)租赁经营 411

(39.5)股份经营 412

3 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 414

(39.6)进一步完善承包责任制 414

(39.7)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制度 415

(39.8)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416

第四十章 乡镇企业的群体优势与深层发展 416

1 乡镇企业集团的兴起和类型 417

(40.1)乡镇企业集团的产生 417

(40.2)乡镇企业集团的形式 418

2 乡镇企业集团的优势 419

(40.3)企业集团的规模效益和优化组合 419

(40.4)企业集团的经济素质和自主能力 420

3 乡镇企业集团的发展 420

(40.5)实行强强联合 420

(40.6)实行资产联合 421

(40.7)实行集团办厂 421

(40.8)实行股份经营 421

(40.9)发挥综合功能 422

第四十一章 县市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423

1 县市工业的发展过程 423

(41.1)县市工业产生发展的过程 423

(41.2)工业发展过程的启示 424

2 县市工业化的目标和作用 425

(41.3)县市工业化及其判断依据 425

(41.4)城镇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 426

(41.5)工业化对县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427

3 县市工业化的道路 428

(41.6)工业化类型的比较 428

(41.7)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430

后记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