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修法和行持 308
1、发露悔过,彻底清除众生心,入无所得法,佛性朗朗当下 308
2、近道有方:忏悔、惭愧,净化、奉献,端坐念实相 309
3、“色空不二”、觉“唯此一心”,开显实相 309
4破除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开显自心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如来随顺觉性 310
5、念佛修习的多种方法 311
6、坏心识是根本修 315
7、日用中的行持,省己过、改习气、转心态 315
8、忍的修法,一切法得成于忍 316
9、直契自性,彻底解脱 317
10、战胜自我,惭愧发露;心既无住,罪性亦空;利益众生,发大菩提心,上求下化 317
11、般若空法,入不可取的一相心态,为一切众生修智慧 318
12、愿力改变一切,把持当下一念心 319
13、回归法 319
14、修净佛国土法 319
15、知“诸法空相”,“念无念念,修无修修”;“不识本心,修法无益”;智慧透过尘境,不随境界转,功夫重要 320
16、正知正见,从净化众生心入手、转自心则是转变一切的捷径法 320
17、善心、慈悲心、一念心、无住心的修法 321
18、离念不动心、不分别、不拣择,即是道 322
19、唯此一心和自心现量的修法 322
20、发菩提心的修持(“唯菩提心能离诸苦”;往生西方的根本条件是发菩提心;“初发心即至果地”;菩提愿力可把业力转为成佛的动力;“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324
21、人生如梦,行好菩萨道 325
22、一切重在心地的修证 325
23、孔圣的智慧人生;孔颜心法——中庸、大学之道 326
24、想佛、观佛、睹佛的勤修 326
25、远离忆念断无明的修法 326
26、般若空诸见,第一义现前,空解脱法,罪福无依 326
27、转境的修法 328
28、用戒、定、慧与止、观法降伏贪、瞋、痴 328
29、断除众生心,功夫不可少 329
30、不住不著,一切皆舍;不染不著,无所得、无所见,三轮体空 330
31、本自圆成 331
32、净除贪淫,战胜自魔 332
33、至诚心感应遂通法 332
34、财施与法施的功德利益 333
35、自省(法喜、心态境界) 333
36、深信因果,止恶扬善 333
37、信、解、行、证 334
38、大愿大誓度众生 334
三、心法心悟 335
1、识本性,明真妄不二,波即是水 335
2、悟境的差别 335
3、悟偈与偈悟 335
4、无干扰心是什么?参 337
5、悟色空不二,有所得不能不二 337
6、悟有限与无限、二相与一相 338
7、心为一切之根本,悟一念心的重要性 339
8、追求无上菩提,永脱轮回之苦 339
9、学法的迷与悟,学般若智、契究竟理,真悟 339
10、悟“平常心” 340
11、悟禅与禅悟 341
12、悟“心”之解脱,心无缚,则境周遍 341
13、悟“无语” 341
14、悟“贫困”与“自在” 341
15、悟不来不去、不生不灭 342
16、悟你我,悟自利他利 342
17、悟初发心与佛 342
18、破梦幻,入中道,悟因缘生法,唯心想作,实无外事 342
19、转心态与开悟 343
四、转心态的佛、祖经论(附:心悟) 343
第三章 世出世法 362
1、人是“软、硬件”的结合体,“软件”连续 362
2、世间如梦幻,皆无有实 363
3、建立出世的心态,恒存出世的心地(羞惭、惭愧、忏悔) 364
4、全息互摄,世出世本一体 364
5、世出世法的转变(降低混乱度扭转邪见;“水知道”是划时代的发现,证实了万法由心造、心境本一如的圣言量) 365
6、二相必有界面(“口”),二相归一相,超越心物,超越极性,契中道的出世法(“大”字超越法;坏心识超越法;烦恼即是菩提、有无双遣的中道法;发上求下化之菩提大愿,破我、法二执,超越极性世界) 365
7、用般若空法照破五阴的出世法(因缘空无坚实,皆从虚妄忆想生;“随世俗法有名相,实无著处”) 368
8、世间法的根本标志是时空,但时空本是幻!(为什么要讲空法?空要空什么?时空的究竟实义是什么) 369
9、众家说演化与回归;大宇宙演化之究竟说 370
10、解悟世间相的根本原理、机制 371
11、在家与出家 374
12、做他人之善友 374
13、断诸因缘锁链,了生死因 374
14、出世的非极性一相心 375
15、如梦如幻世间相,全相皆性性亦空 376
16、执世法为实的迷惑(依他起,遍计执) 379
17、觉悟世间相的妄现,行深般若波罗蜜 379
18、“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381
19、不同层次境界的众生循业现量各不同 382
20、只此觉性,法界一相,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心物不二,性相一如的世出世觉 383
21、世间相皆是循业发现(“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来藏中一无所有,棉花中无衣无帽,但随缘可现衣服帽子;然业相本空,“不生不灭”) 386
22、一切世间相皆是幻妄称相;伏羲八卦是以相显性、依卦述道,故相学实为心学 388
23、诸法毕竞空,即是涅槃(如何见境不起,不被境转?如何透过人生,看破世间众相皆空,入无相真实念佛?如何守真常、坏心识?智慧断结使,根尘诸法如幻) 389
24、深刻透悉现代科学的二相说,用圣贤之道普化人心、祥和世界 391
25、悟“零”的真空全息性,突破现代科学之有限思维认识的蚕茧,入一相真实境(坐标原点;小大互摄,一多相容,全息现象;有限无边论;电阻与超导;宇宙组成层层的耗散结构;自然界之二类自发性;质能方程;飞碟现象;“虚室生白”;一切极性的世界乃是非极性本体的大海水泡) 392
26、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决定于人心灵人格的净化和完善,以及智慧境界的升华 396
27、了悟世间法,建立出世观,成就智慧道德圆满的人生 397
28、一粟即天地,天地即一粟,法身恒存(认识的差异;什么是正念?顿悟只在一转身) 398
29、靠愿力和慧力突破“食欲”、“色欲”的业力 399
30、觉世之不觉,觉出世之觉,觉觉不觉,才是真觉,如梦如幻观世间 400
31、三界唯心,心是境、境是心,心境一如 401
32、实无远近,亦无来去,时空、速度是心识分割的一种体现 404
33、菩提心具足一切 405
34、妄本无因 405
35、一切知唯是心,修行平等法,定入菩提门 405
36、忍的心态解脱(一切法得成于忍) 406
37、孝道、慈善、报恩、施舍、守戒是出世法 407
38、出世之究竟法——无所得、无差别、无依止、无所证 408
39、世间皆苦,依食而住、依欲而生、依受而苦 410
40、透悉心身世界皆幻妄,彻悟万法一相本如如 411
41、根尘世间转正觉即是念佛 413
42、识心造二相的世间,智心现一相的如如(频伽瓶、鸟笼、水泡,一切界相妄分内外,识所知法皆是世间;能悉根、尘、识,即是转正觉,即是见真正的“三藏十二部”;地水火风空见识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一切相即是菩提;非极性与极性的演化与回归) 413
43、所谓恶时恶世间的恶现象(恶心造恶境) 416
44、世间万物的全息性 418
45、唯此一心的出世间法 418
46、出世的清净心态和不能出世的妄想妄念 419
47、见性为出世之要,明心为正修之的(证悟) 420
48、根尘本幻有,世间皆虚妄,皆是菩提瞪发劳相;抽“S”线,则无相现前 420
49、境界不同,所见世界各异(循业发现与圣智现量) 421
50、依、正报的循业发现机制 421
51、性相不相碍,业相起妄因、情识作障;“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421
52、世间境界是修行的好道场、好资粮 422
53、常观妙净明体非极性,不被三道业相所迷惑,师长、弟子之“五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23
54、世间人的心颠倒、见颠倒、行颠倒(信根浅薄或不具;障深慧浅,不知从心地上挖掉众生业结,流落轮回;不能勤修心地,外缘内扰,甘受驱使) 424
55、不求第一义,入浅近下法,则法渐灭尽 425
56、境由心生,业识现万相,若能于相而不贪著,众缚悉解,安乐自在 425
57、世间相的迷与悟 427
58、世间苦乐无常 427
59、未来宗教成文化化,修证方法应大众化,续佛慧命需方便化 427
60、祛除执著、分别,豁破见、思惑 428
61、诗悟与悟诗 428
62、觉现前世间相(云何遣诸相?真如义中,一无所得) 431
63、出世的解脱自在 431
64、外在动相的实质(内动外不动,不是风、幡动,而是心动) 432
65、一切世间相皆是虚妄假设,著根尘是苦 433
66、一相的妙用,一相法门,一相观 435
67、念念修善、念念救众生、念念转正觉,菩提并非难 437
68、超越极性世法,入非极性一相 437
69、得与无得,运动与不运动,有量与无量 438
70、出世的无生忏 439
71、自我检验业力的存在 440
72、轮回的根本之因,世出世间的关键所在 440
73、世出世间六根转正觉 440
74、环中点 440
75、破执著 446
76、感受 450
77、破著、感受与证 451
78、度一切众生实无众生得度 452
79、觉性独存,因业遮障,不见非无非也! 452
80、入得世间,出世无余 452
81、一切世间境界是如来境界 453
82、死到哪里去 453
83、一切法皆是佛法 453
84、业境本空寂 454
第四章 综合 455
1、转正觉与转心态的综合 455
2、观法的次序 461
3、禅、净及其综合修法 461
4、各种具体修证法门(修证之最上乘法;勤诵持佛菩萨圣号,可尽离三恶道;坏掉心识、本来如是;悟《心经》,入般若;“百千法门,总在心源”;闻、思、修;如何念佛?二转法门摄受) 465
5、思悟、渐悟、顿悟、圆悟 476
6、佛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透悟根尘世间 480
7、妙性生妙法,极性生怪圈,慧眼觑破迷惑,法眼照破世间 482
8、三界内外等空华,内外之相,大圆镜影耳 485
9、摄取与非摄取 486
10、自心现量皆如幻,心空法空 486
11、法界一相、三身一身 487
12、般若波罗蜜(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488
13、语言无量义 489
14、圣智现量及圣贤之智德人生和人生德智(释迦牟尼佛、迦叶、孔子、颜回、尧、舜、禹、列子等) 489
15、儒学与佛法的互相印证(体、相、用) 491
16、一念无明的演化 493
17、共业与别业(一人一个宇宙、一人一个地球) 494
18、极性思维与非极性正觉 494
19、性相、空有的圆融 496
20、菩提修证之不同阶位 498
21、如如,实相无相无不相 498
22、佛陀的示教 499
23、受阴、想阴的虚妄(久坐腿为什么会疼?如何破“我”?什么是时间) 500
24、智慧与道德 501
25、参悟心境一如、诸法无碍 501
26、“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502
27、依报与正报,身与境,合二为一成法身 503
28、圣者与凡夫 503
29、身命与慧命 504
30、对机说法 504
31、戒、定、慧 504
32、一多、大小、念劫之圆融 504
33、心地法眼看(观)世界,透相不迷惑,只此觉性唯此心,全妄即真一切成 505
34、诸行无常,直契觉性 510
35、《道德经》与佛法的互相印证 510
36、无著则无碍 512
37、儒、道、佛的流传历史 512
38、人的“软、硬件” 512
39、生命“软件”的有序与无序 513
40、根、尘、识的不二同一性 513
41、“离”与“即”的极性超越 514
42、《华严》教法的圆融 515
43、佛法、《易》、《中庸》中的体、相、用圆融 518
44、说不可说 519
45、教与学 520
46、法句诠释 520
47、问题 521
48、最胜之供养——法供养 525
49、何为众生,佛度众生否 526
50、不能超越极性,无智慧,贪瞋痴,只好在低层次中痛苦 527
51、不被三道境所转的心态与正觉 527
52、真正的法喜是无受之受的正觉之法乐 528
53、真如自性有否 528
54、妄生分别,善恶昭彰,世间犹如梦,知诸法如幻,速成人中上 528
55、愿我早同法性身 529
56、堵死识念,正觉现前 530
57、六根门头转正觉,速证之妙门 532
58、不离当下,直契觉性,则无时不在道中 556
59、禅不只是空境,禅是真空实相 558
60、无真可求,唯须息见 559
61、如如一相,本来无一物,心境超越,妙如反掌 561
62、超越极性思维,顿悟觉性 562
63、公案 564
64、圆融自在,纵横不二 568
65、“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见万境自如如,成就如如之心 570
66、从感受处入佛知见 570
67、禅与“无欲”及不受一切 572
68、当下即是 572
69、相可显性,依相见性 572
70、上上乘的修法 573
71、生死的根本法 573
72、体用“不异”、“即是” 573
73、超越圣凡 573
74、皆如如相 574
75、业是自心量 575
76、佛法的根本 575
77、从偈悟 576
78、有无二法中不应分别 582
79、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582
80、万法依念 583
81、退转之因 583
82、佛说最上乘修习 583
83、圆通 587
84、参!环中抹去点 593
85、不要渴死在冰山上,饿死在粮仓里 593
86、跳出“蚕茧”,破相对 594
87、无我之“我” 594
88、实相无相无不相,不即不离,只喻“一” 595
89、环中点与《心经》 596
90、环中点与《坛经》 596
91、一剪二鸡环中点 598
92、正法眼 598
93、悟 601
94、以经验证 602
95、无量则超越 604
96、圆修 604
97、诸佛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607
98、此岸、彼岸 607
99、证 608
100、圆证 616
101、破著与证 616
102、众生与佛 626
103、难以治愈的痼疾 626
104、东方如来与西方如来 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