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学发展理论与中国新型城市化 1
第一节 传统城市化与新型城市化 1
一、城市化与新型城市化内涵 2
二、新型城市化“新型”的体现 4
三、国内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8
四、发达国家推进城乡一体化 12
第二节 中国新型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15
一、科学发展理论引领新型城市化 15
二、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机遇与挑战 17
三、新型城市化是城市化必然选择 18
第三节 中国新型城市化的战略定位 20
一、推进城市科学发展的实践载体 21
二、推进城市科学发展的战略定位 24
三、推进城市科学发展的战略布局 27
第二章 新型城市化战略的实施 33
第一节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探索 33
一、浙江率先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 34
二、江苏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引领 35
四、广东以新定位新合作推进探索 38
四、湖南加快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 42
五、山东有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44
第二节 直辖市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46
一、北京新城和重点镇为中心的战略 46
二、天津统筹推进郊区基础设施建设 47
三、上海加快推进城郊一体统筹发展 48
四、重庆着力构筑城乡统筹发展格局 49
第三节 主要城市新型城市化的推动 52
一、广州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52
二、武汉市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56
三、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 59
四、内蒙鄂尔多斯市的成功探索 61
第四节 其他区域的新型城市化进程 64
一、东部新型城市化率先发展 65
二、西部开发中的新型城市化 67
三、东北振兴中的新型城市化 70
四、中部崛起中的新型城市化 73
第四节 提升城乡统筹调节能力 76
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策取向 76
二、建立鼓励科学发展的政策体系 78
三、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城镇凝聚力 79
四、推进提升城乡居民的整体素质 80
第三章 新型生态城市的形象定位 82
第一节 新型城市化与新型生态城市 82
一、城市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82
二、为何建设新型生态城市 85
三、新型生态城市基本内涵 87
第二节 新型生态城市的形象建设 90
一、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优化 90
二、城市形象的设计和创造 93
四、城市形象的载体和建设 96
第三节 新型生态城市的节庆文化 98
一、城市节庆活动发展状况 98
二、节庆文化提升城市价值 100
三、推动城市节庆产业发展 102
第三节 新型生态城市的营销策略 103
一、城市亮点的发现和挖掘 104
二、城市亮点的策划和规划 105
三、城市亮点的包装和推介 107
第四节 城市形象建设实例分析——以广州为例 109
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积极意义 109
二、加快推动建设城市休闲商务区 111
三、推动商务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 113
四、构建旅游目的地休闲旅游网点 116
五、建设美食城形成广州美食盛汇 120
六、激活城市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 123
第四章 科学规划:新型生态城市的核心 127
第一节 国内外城市成功的规划实践 127
一、花园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128
二、田园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130
三、宜居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131
四、限制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132
五、多核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134
第二节 新型生态城市的科学规划 136
一、形成城市系统科学规划体系 137
二、科学使用政府有形调控之手 140
三、强化规划实施的保障和监督 143
第三节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 144
一、控制开发强度 145
二、加强区域协调 147
三、加快实施步伐 151
第四节 科学保护与开发:城市发展的要旨 153
一、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 153
二、城市建筑风格规划与控制 155
三、以科学方法加强综合保护 160
第五章 新型生态城市的环境营造 164
第一节 新型生态城市的生态环境 164
一、提升城市品位 164
二、找回城市灵气 167
三、陶冶城市气质 170
第二节 新型生态城市的发展环境 172
一、基础设施驱动 172
二、营商环境优化 174
三、高端人群聚集 175
第三节 新型生态城市的文化环境 178
一、维持文化的原真性 178
二、培育文化的创新性 182
三、关注文化的大众性 185
第四节 新型生态城市的经济环境 188
一、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 188
二、生态环境与生态工业 190
三、能源结构与清洁生产 192
四、生态文明与生态建设 193
第五节 新型生态城市的旅游环境 194
一、旅游产业运行的制约因素 195
二、旅游产业链的扩张和延伸 198
三、旅游产业运行的机制创新 207
四、旅游产业运行的主导业态 214
五、旅游产业运行的实现途径 220
第六章 新型生态城市的制度创新 225
第一节 新型生态城市的管理模式创新 225
一、科学发展观对城市管理的新要求 226
二、行为规范是城市协调发展的保障 228
三、重心下移是城市科学管理的关键 230
四、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化管理互补 232
第二节 新型生态城市的投融资模式创新 235
一、城市建设发展资金筹集渠道探析 235
二、城市公用事业建设融资方式分析 238
三、市政公用资产实施分类经营管理 242
四、建立市场准入制度维护公平竞争 243
第四节 新型生态城市的的声誉环境创新 244
一、我国社会的信用缺失问题 244
二、基于资源观点的声誉资产 247
三、城市声誉资产的形成机制 248
四、如何全面提升城市声誉度 250
第四节 新型生态城市的法治环境创新 253
一、改革开放以来依法行政的特点 253
二、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254
三、建设法治政府要规范执法行为 255
第七章 新型生态城市的产业支撑 260
第一节 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市化的驱动力 260
一、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 261
二、新型城市化要协同产业化发展 262
三、新型城市化与产业的转移转型 263
第二节 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城市化的支撑力 266
一、自主创新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关键 267
二、吸收再创新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捷径 268
三、现代服务业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核心 269
四、延伸产业链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 272
第三节 民营经济:新型城市化的内生力 273
一、优化服务,营造发展环境 273
二、加强引导,壮大企业实力 275
三、强化监督,促进有序发展 277
四、激发内力,推动集聚发展 278
第六节 高新技术:新型城市化的牵引力 280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及现状 280
二、主要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态势 283
三、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286
四、加快创建城市创新体系是关键因素 290
(附)产业选择和战略: 292
新型城市化中汽车产业的调整与振兴战略 292
一、汽车制造业发展:超越式战略思路 292
二、结构调整战略:延伸拉长产业链条 295
三、技术创新战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296
四、品牌营销战略:支持自主品牌生产 298
新型城市化中纺织产业的调整与振兴战略 300
一、产业升级是纺织产业的发展方向 301
二、推动发展园区经济和专业产品区 303
三、延伸优化产业链构建产业增值链 305
四、从政策制度上规范集群企业竞争 306
五、打造企业与区域品牌以实现增值 308
第八章 新型生态城市的调节机制 311
第一节 新型城市化促社保机制创新 311
一、转型期社会保障的制约因素 311
二、建立健全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312
三、以慈善公益为辅的社会救助 316
第二节 就业与创业是新型城市化的保障 319
一、我国传统和充分就业的模式 319
二、我国失业的类型和主要形式 320
三、我国的就业战略及就业工程 322
四、构建创业为主导的就业格局 324
第三节 农村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转化 328
一、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重大意义 328
二、构建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素质 330
三、构建农技推广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 332
四、构建投资体系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 333
五、构建政策体系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334
第九章 新型城市化促农村现代化 336
第一节 国家和社会关注的三农问题 336
一、化解“三农”问题的历史足音 337
二、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就业难 338
三、二元结构下生产要素流动难 339
四、农民享受社会的公共服务难 340
五、中共中央的11个“1号文件” 341
第二节 “三农”问题与农业发展 348
一、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349
二、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 351
三、加快现代农业精品区建设 353
第三节 “三农”问题与农民增收 354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结构性因素 355
二、农业投入政策促进农民增收 357
三、重点推动实施四项基础工程 361
四、构建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增收 362
五、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增收渠道 362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社区 364
一、农村新社区的科学内涵 364
二、农村新社区的主要功能 365
三、新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 366
四、新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368
五、新社区建设的对策措施 369
第十章 新型城市化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启示 373
第一节 新型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 373
一、以科学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市化 374
二、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 375
三、推进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建设 378
四、形成城市管理的创新机制和体系 380
五、强化城市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382
第二节 新型城市化中城市科学发展的不同模式 386
一、推进资源型城市的建设 387
二、推进可持续型城市建设 390
三、推进质量型城市的建设 393
四、推进学习型城市的建设 396
五、推进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400
第三节 新型城市化与区域不平衡发展 404
一、新型城市化的不平衡发展 404
二、我国区域政策的主要特征 407
三、探索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子 409
后记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