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再生 生态工程学研究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龟山章,仓本宣,日置佳之编著;桂萍,詹雪红,孔彦鸿翻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2129461
  • 页数:2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管理措施的角度,系统论述了自然再生的理论机制和措施建议。第一部是总论,对自然再生的理念和原则、自然再生的方法论、材料和施工、居民参与和信息公开、自然再生的制定和事业等进行解说。第二部是分论,对进行自然再生的具体场所,如湿原、湿地、湖沼、河川、草原、田地、再生林、森林、泉水地区、沙丘、珊瑚礁、浅滩、藻场等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进行再生的背景进行论述,并使用具体事例,对自然再生的目标设定、再生的技术手法、评价和课题等,进行详细解说。本书可供生态规划设计和园林景观的研究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第一部:总 论 1

1.自然再生的理念和原则 2

1-1自然再生的理念 2

1-2自然再生事业的开展 3

2.自然再生的方法论 7

2-1自然再生的广域规划 7

2-2自然再生项目的流程 11

3.自然再生的材料和施工 27

3-1自然再生的材料 27

3-2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30

3-3外来物种的应对 31

4.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 37

4-1参与自然再生的主体 37

4-2信息的收集 38

4-3信息的共享 42

4-4信息的公开和发布 46

5.关于自然再生的制度和事业 49

5-1自然再生法的缘起 49

5-2体现新生物多样性国家战略的“自然再生事业” 50

5-3自然再生推进法的内容 52

5-4自然再生事业的开展方法~自然再生基本方针 55

5-5自然再生相关法律制度和事业制度 59

5-6自然再生推进法的意义和课题 61

第二部:分论 63

1.湿原 64

1-1湿原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现状 64

1-2 钏路湿原退化的原委和再生事业的背景 65

1-3广里地区再生事业的思考方法 69

1-4现状的把握和退化原因的探讨 71

1-5关于对策方案和进行中的实验 77

1-6面向今后的自然再生事业 80

2.半自然湿地 84

2-1半自然湿地的生态特征 84

2-2中池见的概要与实施自然再生的背景 84

2-3环境保护区中自然再生目标的设定 85

2-4环境保护区的规划流程 87

2-5自然再生采用的具体手法 89

2-6监控和维持管理的重要性 94

3.次生林 95

3-1次生林再生的思考方法 95

3-2橡子的里山建设和树林管理—鹤田沼绿地一 97

3-3武藏野的森林建设—国营昭和纪念公园“隙光之丘”一 103

3-4次生林的营造和管理问题 108

4.田园 112

4-1田园景观作为栖息地的特征 112

4-2鹳的回归自然和自然再生 112

4-3水田鱼道的设置和转作田生物生境 115

4-4 遗留的问题和今后的方向 122

5.都市自然 124

5-1都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124

5-2林地的自然再生技术 124

5-3自然再生的案例 129

5-4课题与展望 135

6.湖沼 141

6-1湖沼生态系统及其特异性 141

6-2湖沼生态系统的再生手法 146

7.高山草原 153

7-1雪地草原的特征与植被破坏 153

7-2针对卷机山雪地草原复原的前期工作 154

7-3日本全国山岳地带的植被复原案例 160

8.自然林 163

8-1自然林的新问题 163

8-2生态系统的概况 163

8-3进行自然林再生的背景和原因 164

8-4自然林再生的目标设定思路 165

8-5自然林再生所采用的具体手法 166

8-6对策实施后的评价和现状 168

8-7自然林保护再生的课题与展望 170

9.半自然草原 173

9-1生态系统的概况与特征 173

9-2半自然草原的再生 175

9-3半自然草原的再生案例 178

10.贮水池 181

10-1贮水池自然再生的目的与对策 181

10-2考虑到水生动植物的“贮水池”坝体改建工程 181

10-3考虑到动植物的工程 182

10-4水生植物的对策 185

10-5土堤植物的对策 187

11.泉涌地 189

11-1泉涌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189

11-2泉涌地的改变 190

11-3 泉涌地的再生 191

11-4泉涌地再生的相关案例 192

12.大河流 200

12-1河流生态系统的特性 200

12-2河流再生的目标设定与评价意见展望 202

12-3具体的河流再生程序与案例 203

13.中小河流 209

13-1近自然型河流建设的意义 209

13-2近自然型小河流的复原规划一从立川公园根川绿道的案例谈起一 210

13-3近自然型河流建设的要点 212

13-4顺其自然式的管理 220

13-5监测调查在管理中的反映 222

13-6管理与人 222

14.滩涂 225

14-1人工滩涂的形成过程 225

14-2人工滩涂的地形变化微型底栖生物的应对一以三河湾为例一 225

14-3滩涂建成后的随时间推移的微型底栖生物群落的成熟化一滩涂围隔实验一 228

15.海岸沙丘 234

15-1海岸沙丘的形成与环境 235

15-2沙丘植被再生的背景与原因 237

15-3目标的设定 237

15-4技术手法 240

15-5评价与展望 242

16.藻场 245

16-1藻场的特征 245

16-2藻场自然再生的意义与紧迫性 246

16-3藻场的再生机制及其自然再生时目标设定的思路 246

16-4藻场再生的具体手法 248

16-5藻场再生的评价、现状与课题 250

16-6藻场再生的展望 251

17.珊瑚礁 252

17-1生态系统的特性 252

17-2自然再生的背景 253

17-3自然再生的目标 254

17-4再生的机制 254

17-5再生的手法 257

17-6课题与展望 259

专栏 48

[专栏1]自然再生和“主页”的有效利用 48

[专栏2]丹顶鹤的分布区扩大和自然再生 83

[专栏3]都市的草庭与自然再生 140

[专栏4]自然再生与外来种 224

[专栏5]使人工滩涂成为鹬鸟和?鸟网络的注册地 233

[专栏6]港湾建设中珊瑚礁的修复与再生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