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研究缘由和研究意义 1
二、研究现状 4
三、研究思路和观点 5
第一章 近代中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价值分析 10
第一节 权利的定义与认知的本土化 10
一、权利新语 10
二、权利主体的异化 11
三、权利论证的补正 13
四、利益诉求的特指 17
第二节 预备立宪时期基本权利价值的层级化 20
一、保皇思潮中的权利价值取向 20
二、立宪思潮中的权利价值取向 22
三、革命思潮中的权利价值取向 26
第三节 军阀制宪时期基本权利价值的转向 29
一、从倡“自由”到反“自由” 30
二、从“自由主义”到“社会主义” 36
第四节 国民党制宪时期基本权利价值的“主义”化 42
一、三民主义中的权利价值向度 42
二、新民主主义中的权利价值向度 58
三、实用主义中的权利价值向度 64
本章小结 69
第二章 近代中国公民基本权利的规范分析 70
第一节 近代中国基本法中的自由权体系 70
一、基本法中的自由权规范比较 71
二、自由权在实证法律中的变异:以南京国民政府颁行的新闻法规为视角 78
第二节 近代中国基本法中的参政权体系 80
一、基本法中的参政权规范比较 81
二、参政权在实证法律中的变异:以北洋政府颁行的选举法为视角 82
第三节 近代中国基本法中的受益权体系 91
一、基本法中的受益权规范比较 91
二、受益权在实证法律中的体现:以诉愿权、请愿权的法律配置为视角 92
第四节 近代中国基本法中的社会权体系 99
一、基本法中的社会权规范比较 99
二、社会权在实证法律中的体现:以受教育权的法律配置为视角 101
本章小结 104
第三章 近代中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实证分析 105
第一节 行政控制与基本权利的保障 105
一、行政法规对基本权利的限制 105
二、行政管理对基本权利的侵蚀 118
三、暴力统治对基本权利的削夺 145
第二节 司法救济与基本权利的保障 147
一、程序保障不到位的影响 147
二、司法不独立的影响 150
三、缺失违宪审查的影响 156
本章小结 161
第四章 近代中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变迁机制 162
第一节 变迁机制一:社会背景的异动 163
一、时局的激荡 163
二、辩论的勃兴 167
第二节 变迁机制二:意识形态的流变 170
一、孱弱的自由主义 170
二、强势的国家主义 173
三、强劲的民族主义 175
第三节 变迁机制三:权力模式的变更 178
一、君权的式微 178
二、军权的无端 182
三、党权的凌厉 185
本章小结 192
结语 权利体制中的“短板” 193
一、应有权利的短视 193
二、法定权利的短处 207
三、实有权利的短缺 210
附表一 权臣奏折中的“权利” 213
附表二 1899~1911年梁启超著述中的“权利” 217
附表三 《民报》中的“权利” 234
附表四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颁布的新闻法规(一) 244
附表四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颁布的新闻法规(二) 254
附表四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颁布的新闻法规(三) 264
附表四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颁布的新闻法规(四) 267
附表四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颁布的新闻法规(五) 274
附表五 《参议院议员选举法》修正前后选举人资格条件比较(一) 277
附表五 《众议院议员选举法》修正前后选举人资格条件比较(二) 278
附表六 近代中国基本法中的行政权规制比较(一) 279
附表六 近代中国基本法中的行政权规制比较(二) 281
附表六 近代中国基本法中的行政权规制比较(三) 282
附表六 近代中国基本法中的行政权规制比较(四) 283
附表六 近代中国基本法中的行政权规制比较(五) 284
附表六 近代中国基本法中的行政权规制比较(六) 285
附表六 近代中国基本法中的行政权规制比较(七) 286
附表六 近代中国基本法中的行政权规制比较(八) 287
参考文献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