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制导与精度分析&程光显 谢全根 1
6.1概述 1
6.2杀伤概率与精度 6
6.2.1导弹对点目标的杀伤概率 7
6.2.2导弹对面目标的杀伤概率 9
6.3制导方案 10
6.3.1摄动制导方案 10
6.3.2全量式制导方案 25
6.3.3其他制导方案 35
6.3.4制导方案的选择 43
6.4惯性器件及其误差模型 44
6.4.1惯性器件 44
6.4.2惯性器件的误差模型 48
6.5制导误差 54
6.5.1方法误差 54
6.5.2制导系统的计算误差 55
6.5.3工具误差 56
6.6非制导误差 61
6.6.1后效冲量误差 61
6.6.2再入误差 63
6.6.3初始对准误差 64
6.6.4初始条件的误差 66
6.6.5地球形状及引力异常引起的误差 67
6.7精度分配及提高精度的措施 69
6.7.1精度分配 69
6.7.2提高精度的措施 71
6.8误差分离技术 78
6.8.1误差分离的基本思路 78
6.8.2误差模型 79
6.8.3误差分离的基本方法 85
6.8.4误差分离技术的综合论述 95
6.9精度分析对外弹道测量系统的要求 97
6.9.1分析制导总误差对外弹道测量系统的要求 98
6.9.2分离工具误差对外弹道测量系统的要求 101
6.10精度评估 103
6.10.1精度评定的基本方法 104
6.10.2命中精度的估计 104
6.10.3远程导弹精度鉴定的几点说明 113
参考文献 116
第7章 姿态控制与稳定分析&李云堂 米克勤 117
7.1概述 117
7.1.1姿态控制系统的任务 117
7.1.2姿态控制系统的组成 118
7.1.3姿态控制系统方案 119
7.2箭体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及干扰计算 119
7.2.1箭体动力学一般方程的建立 120
7.2.2简化刚体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130
7.2.3推进剂晃动运动方程的建立 141
7.2.4考虑推进剂晃动时的刚体运动方程 142
7.2.5弹性振动运动方程的建立 144
7.2.6考虑刚体、晃动,弹性振动时的箭体动力学方程 150
7.3刚体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方案 151
7.3.1无控火箭飞行姿态稳定性分析 152
7.3.2姿态控制方案及其稳定分析 154
7.3.3总体设计与刚体稳定性 171
7.4考虑推进剂晃动时的稳定性分析 174
7.4.1用对数幅—相频率图法分析火箭飞行稳定性 175
7.4.2晃动零、极点分布规律与运动方程系数的关系 176
7.4.3系统稳定性和晃动零、极点分布的关系 179
7.4.4改善晃动稳定性的措施 180
7.5弹性振动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方案 182
7.5.1箭体运动方程的简化 182
7.5.2弹性振动稳定性分析 187
7.5.3幅值稳定的条件及其与系统参数的关系 187
7.5.4相位稳定条件及其与系统参数的关系 190
7.5.5速率陀螺控制方案 192
7.5.6改善弹性振动稳定性的措施 197
7.6数控方案及稳定分析 198
7.6.1采样器与理想脉冲序列特性 199
7.6.2保持器的功用及数字描述 200
7.6.3 Z变换的引入及z域与s域的映像关系 201
7.6.4脉冲传递函数 202
7.6.5双线性P变换的引入以及P域与z域的映像关系 203
7.6.6数字脉冲系统的线性化综合 204
7.6.7脉冲数字系统的综合步骤 205
7.6.8 D(z)在数字计算机内的实现 206
7.7自适应控制简述 207
7.7.1自适应控制的一般陈述 207
7.7.2弹性振动的自适应控制 208
7.8级间分离阶段火箭飞行稳定性分析 212
7.8.1后效过程中火箭飞行稳定性分析 213
7.8.2分离过程刚体稳定性分析 213
7.8.3级间分离阶段对上面级起控的影响 214
7.9滑行段姿态控制与稳定分析 215
7.9.1断续姿控方案工作原理 215
7.10对执行机构的基本要求 224
7.10.1执行机构的种类 224
7.10.2负载力矩计算 227
7.10.3对操纵机构的基本要求 229
7.10.4对伺服机构的基本要求 229
7.11对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231
7.12仿真试验 233
参考文献 243
第8章 电气系统综合设计与试验&穆元良 244
8.1概述 244
8.2控制系统线路与检测方案 245
8.2.1箭上线路方案 245
8.2.2地面测试—发控系统 250
8.3电气系统综合设计与协调 259
8.3.1综合设计的方法 259
8.3.2电气系统功能综合设计 260
8.3.3火箭飞行时序 263
8.3.4发射程序和发射预案 265
8.3.5遥测参数测量要求 267
8.3.6电爆分系统电路综合设计 268
8.3.7潜电路分析 270
8.3.8火箭发射电子化指挥系统 275
8.3.9提高电气系统可靠性的途径 280
8.4系统匹配试验与火箭测试、发射 284
8.4.1系统匹配试验 284
8.4.2火箭测试与发射 287
8.4.3两种测试程序 290
8.4.4测试故障的分析和排除 292
8.4.5测试与发射应注意的问题 294
8.5电磁兼容和防雷、防静电设计 296
8.5.1电磁兼容性的一般概念 297
8.5.2 EMC实现方法 298
8.5.3 EMC分析预测 299
8.5.4 EMC设计技术 301
8.5.5 EMC试验 302
8.5.6系统EMC设计程序 305
8.5.7火箭与卫星间的电磁兼容性 306
8.5.8火箭系统间电磁兼容问题实例 309
8.5.9火箭的防雷和防静电 312
第9章 安全自毁系统设计&陈寿根 321
9.1概述 321
9.2安全自毁系统方案 323
9.2.1弹(箭)姿态失稳安全自毁方案 323
9.2.2程序故障安全自毁方案 328
9.2.3超程安全自毁方案 330
9.2.4安全自毁的爆炸方式 336
9.3安全自毁系统设计 337
9.3.1安全自毁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337
9.3.2安全自毁系统方案分析 338
9.3.3安全自毁系统设计 340
9.3.4安全自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45
9.4安全自毁系统的仪器设备 347
9.4.1安全控制器 347
9.4.2时间机构 348
9.4.3电池 352
9.4.4爆炸装置 353
9.5安全自毁系统试验 356
9.5.1系统方案的仿真试验 357
9.5.2性能试验 357
9.5.3安全性试验 358
9.5.4环境试验 359
9.6安全自毁系统实例简介 359
9.6.1战略火箭安全自毁系统(实例1) 359
9.6.2战术火箭安全自毁系统(实例2) 362
第10章 动力系统总体设计&黄延年 365
10.1概述 365
10.1.1动力系统的组成 365
10.1.2动力系统分类 366
10.2液体火箭推进剂的选择 370
10.3供应系统方案及设计要求 378
10.3.1供应系统方案 378
10.3.2增压系统方案 381
10.3.3结构动力学问题 394
10.4增压计算和试验 395
10.4.1满足泵入口压力所需贮箱增压压力 396
10.4.2水击压力 398
10.4.3气瓶贮气增压系统 399
10.4.4推进剂汽化增压系统 400
10.4.5利用化学反应产物的增压系统 404
10.4.6增压系统试验 405
10.5推进剂加注 407
10.5.1加注方案 407
10.5.2加注方法 409
10.5.3加注速度、顺序及安全 409
10.6推进剂贮箱出口防漩与防塌 410
10.6.1漩涡与塌陷的形成 410
10.6.2贮箱出口防塌设计 412
10.6.3贮箱出口防漩设计 414
10.6.4防漩与防塌试验 416
10.7失重下推进剂管理 416
10.7.1推进剂管理系统的任务及设计要求 416
10.7.2推进剂管理系统设计 418
10.8推进剂利用系统 428
10.8.1工作原理 428
10.8.2利用系统设计 428
10.9火箭发动机设计要求 431
10.9.1火箭发动机主要参数 431
10.9.2发动机的启动与关机 439
10.9.3结构接口 445
10.9.4电气接口 446
10.9.5其他要求 446
参考文献 446
第11章 火箭结构总体设计&詹世斌 韩厚健 448
11.1概述 448
11.1.1组成和功用 448
11.1.2基本技术要求 449
11.2结构方案的选择 451
11.2.1贮箱结构方案的选择 452
11.2.2仪器舱结构方案的选择 457
11.2.3维形、承力壳段结构方案的选择 458
11.2.4整流罩结构方案的选择 459
11.2.5发动机支持结构方案的选择 460
11.2.6串联火箭级间结构方案的选择 460
11.2.7相绑助推器连接结构方案的选择 463
11.2.8末级结构方案的选择 463
11.3分离面连接 465
11.3.1分离面的划分 465
11.3.2连接基本要求 466
11.3.3连接形式 467
11.3.4连接计算 476
11.4结构偏差与补偿 482
11.4.1部段结构偏差 483
11.4.2管路偏差与补偿 489
11.4.3结构偏差补偿 492
11.5箭上设备布置 495
11.5.1箭体结构空间 496
11.5.2电气系统布置 496
11.5.3动力系统布置 502
11.5.4部段模型和模样箭 508
11.6火箭支承 509
11.6.1支点位置 510
11.6.2支承形式 516
11.6.3支承计算 519
参考文献 520
第12章 分离系统设计&谭宗愚 尚增雨 521
12.1概述 521
12.2分离系统组成 523
12.2.1连接解锁装置 523
12.2.2分离冲量装置 525
12.2.3引爆装置 526
12.3级间分离系统设计 527
12.3.1级间分离方式 527
12.3.2级间分离系统基本设计要求 530
12.3.3分离中的干扰 532
12.3.4级间分离动力学分析 533
12.3.5级间分离的近似计算 539
12.3.6级间分离系统试验 542
12.4整流罩分离系统设计 543
12.4.1整流罩分离 543
12.4.2整流罩分离抛罩计算 545
12.4.3地面抛罩模拟试验 549
12.5星—箭(头一体)分离系统设计 551
12.5.1基本设计要求 551
12.5.2基本分离方式与分离系统 552
12.5.3头体分离计算 554
12.5.4星—箭分离系统地面试验 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