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综述 1
一、标准与标准化 1
二、试验与标准 27
三、国际标准的制定 27
四、中国国家标准与制定 29
第2章 试样的制备 30
一、橡胶混炼 30
二、模型硫化 35
三、试样制备 37
四、成品取样 39
五、本章涉及的标准 41
第3章 试验环境与调节 43
一、存储 43
二、调节 43
三、常用调节仪器与设备 44
四、非室温试验橡胶试样的热平衡时间 46
五、力学调节 50
六、本章涉及的标准 51
第4章 未硫化橡胶的测试 53
一、方法标准 53
二、样品制备 54
三、测试仪器 55
四、焦烧和硫化速率 60
五、黏性 63
六、其他试验 64
七、标准试验程序 65
八、本章涉及的标准 72
第5章 质量、密度和尺寸 75
一、质量 75
二、密度 75
三、尺寸 78
四、标准试验程序 81
五、本章涉及的标准 85
第6章 短期应力-应变性能 87
一、应力-应变关系 87
二、泊松比 90
三、有限元分析数据 90
四、硬度 91
五、拉伸应力-应变 99
六、压缩应力-应变 107
七、剪切应力-应变 110
八、曲挠(弯曲)应力-应变 111
九、撕裂试验 112
十、标准试验程序 118
十一、本章涉及的标准 135
第7章 动态应力-应变性能 138
一、橡胶动态性能试验的基本原理 138
二、橡胶动态性能试验的特点 140
三、橡胶的回弹性试验 141
四、扭摆 145
五、扬子尼机械振荡仪 152
六、橡胶动态性能的强迫振动试验方法 159
七、本章涉及的标准 163
第8章 蠕变、应力松弛和变形 165
一、蠕变 165
二、应力松弛 167
三、变形 170
四、标准试验程序 174
五、本章涉及的标准 193
第9章 摩擦和磨耗 194
一、摩擦 194
二、磨耗 203
三、本章涉及的标准 212
第10章 疲劳 213
一、屈挠龟裂和割口增长试验 213
二、拉伸试验 220
三、生热 233
四、本章涉及的标准 238
第11章 电性能试验 239
一、电阻和电阻率的测量 239
二、表面电荷 245
三、耐电强度 245
四、耐漏电性 246
五、电容率和功率因数 247
六、标准试验程序 248
七、本章涉及的标准 269
第12章 热性能 272
一、热分析 272
二、比热容 273
三、热导率及热扩散率 273
四、表面热传递系数 276
五、标准试验程序 276
六、本章涉及的标准 278
第13章 温度效应 280
一、热膨胀 280
二、玻璃化转换温度 281
三、低温试验 282
四、热老化 301
五、本章涉及的标准 311
第14章 耐环境试验 313
一、湿热和蒸汽试验 313
二、液体的影响 314
三、气体的影响(臭氧除外) 319
四、臭氧的影响 319
五、天候老化 326
六、生物侵蚀 327
七、燃烧 327
八、辐射 327
九、标准试验程序 328
十、本章涉及的标准 358
第15章 渗透性 361
一、基本原理 361
二、气体的渗透性 362
三、蒸汽的渗透性 366
四、标准试验程序 368
五、本章涉及的标准 376
第16章 粘合、腐蚀和污染 377
一、与金属的粘合 377
二、与织物的粘合 389
三、与帘线的粘合 392
四、金属的腐蚀与金属的粘附 403
五、污染 411
六、本章涉及的标准 416
第17章 炭黑分散度的测定 418
一、表面观察法 418
二、ASTM D2663方法A 419
三、ASTM D2663方法B 419
四、ASTM D2663方法C—触针法 420
五、光学法(非接触式)暗视场反射光显微镜法 420
六、扫描式电子显微镜法 420
七、R-S试验法 420
八、ISO 11345(GB/T 6030)方法 421
九、炭黑分散度测定技术的应用进展 423
十、本章涉及的标准 423
第18章 统计学的应用 424
一、试验结果的局限性 424
二、结果分布和中心趋势的度量 427
三、置信限和显著性 439
四、秩方法 448
五、拒绝野值的准则 451
六、方差分析(ANOVA) 457
七、回归分析 462
八、不确定性测度 467
九、抽样 470
十、试样的数目 473
十一、结果表示 475
十二、精密度的声明 478
十三、试验设计 480
十四、统计质量控制 500
十五、本章涉及的标准 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