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 1
一、“经史阁”和“万卷堂” 3
二、博物图书馆 4
三、基层图书室 7
综述 9
第一章 重建初期(1960—1968年) 12
一、馆舍搬迁 12
二、馆藏建设 13
三、阵地服务工作 13
四、农村服务工作 15
第二章 劫后重兴(1971—1978年) 17
一、恢复开放 17
二、农村服务工作 18
1.农村图书流通 18
2.农村图书馆网建设 21
三、阵地服务工作 24
1.藏书建设 24
2.宣传服务 24
3.送书上门 25
4.剪报服务 26
5.读书活动 26
6.红色图书租赁阅览室 27
第三章 循序渐进(1979—1993年) 28
一、阵地服务工作 29
1.业务改革 29
2.馆藏建设 30
3.参考咨询服务 31
二、科技兴农服务 31
1.展借图书 31
2.邮寄图书 33
3.撒播科技“星火” 34
三、读者服务工作 36
四、专业队伍建设 37
五、工作岗位责任制 39
六、新芬路新馆筹建 40
1.募捐书款 41
2.搬迁新馆 44
第四章 改革发展(1994—2002年) 46
一、业务工作概况 46
1.计算机自动化管理 47
2.藏书建设 49
3.参考咨询服务 50
4.文化拥军和送书上门 51
5.辅导乡镇图书馆(室)建设 53
二、专业队伍建设 54
1.业务培训和考察 54
2.继续教育 55
3.党组织建设 55
4.工会建设 57
三、规章制度建设 57
四、宣传服务 58
五、优化办馆条件 60
1.增加业务经费 60
2.扩展业务场地 61
3.开展以文补文经营 62
六、安全防范工作 64
第五章 全面创新,跨跃发展(2003—2004) 66
一、精心布局,建设新的城市文化标志 67
1.建筑特色 68
2.功能布局 68
3.内部装饰 69
4.服务窗口设置 72
二、科学规划,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和模式 73
1.《东莞市图书馆新馆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2002—2010年)》 73
2.《东莞市图书馆新馆运作方案》 74
三、馆藏文献翻番倍增,馆中馆特色显现 77
1.藏书清点 78
2.文献采购与加工 79
3.专题馆藏建设 80
四、数字图书馆从无到有,形成规模 85
1.数字图书馆开通 86
2.数据库建设 88
3.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90
五、业务系统研制取得突破,国内领先 91
1.业务系统研制 92
2.办公自动化建设 94
3.一站式检索系统 95
六、服务领域从单一到丰富,不断拓展 96
1.开动图书流动车,延伸服务阵地 97
2.开展会议服务,创新服务模式 99
3.举办东莞学习论坛,打造服务品牌 102
4.增设总服务台,增强服务主动性 103
5.举办展览,宏扬文化 104
6.评选“东莞藏书之家”,倡导读书氛围 106
七、事业发展从单馆到集群,构建城市图书馆体系 107
1.总分馆管理模式 108
2.图书馆之城建设 111
八、内外兼修,树立图书馆新形象 113
1.提炼组织文化理念 114
2.建立规章制度 115
3.设计形象标识系统(VI) 116
4.推行文明优质服务 120
5.开展知识扶贫,树立社会形象 124
九、培养与引进并重,优化队伍结构 126
1.人才建设方针 126
2.领导班子建设 127
3.中层队伍建设 128
4.人才招聘 130
5.员工培训和考核 132
6.业务考察与调研 134
7.党团建设 136
十、理论与实际结合,开展实务性研究 137
1.学习型组织及活动 137
2.“午后茶”沙龙 139
3.《东莞图书馆工作》的编辑与出版 140
4.馆史编纂 141
5.征文建言与方案征集 142
6.馆藏图书质量的调查与评价 143
十一、宣传与工作同行,社会影响提升 144
1.开展“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 145
2.积极利用媒体宣传 146
3.以服务带动宣传 147
分述 151
第一章 馆舍的变迁 153
第二章 藏书建设工作 156
一、1984年以前的藏书建设 156
二、1984-1993年的藏书建设 158
三、1994-2002年的藏书建设 160
四、2003年至今藏书建设 163
第三章 图书分编工作 168
一、发展概况 168
二、图书分编工作的规范 169
三、分编手段的变化 170
四、分编工作流程的发展变化 171
五、目录体系的发展 172
六、回溯建库 173
七、新书推荐 173
第四章 图书外借与阅览工作 175
一、书库管理 175
二、借阅方式的发展 178
三、工作方式的变化 181
四、服务时间的延长 182
五、借书证的办理 183
六、借书量、读者量的变化 186
七、送书下乡和读者活动 188
第五章 报刊工作 191
一、发展概况 191
二、采购、分编与保存 193
三、现刊借阅管理 195
四、过刊管理 195
第六章 参考咨询工作与地方文献建设 198
一、发展概况 198
二、为“科技兴农”服务 200
三、信息资源建设 201
1.工具书的建设 201
2.剪报工作 202
3.专题资料编辑 204
4.专题数据库建设 205
四、信息服务 208
1.参考咨询 208
2.检索服务 209
3.网上联合咨询 210
五、地方文献工作 211
第七章 自动化与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215
一、业务自动化管理的开始 215
二、“eLIB”系统开发 218
三、局域网建设 219
四、电子阅览室 220
五、数字图书馆建设 220
1.计算机硬件建设 220
2.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发展规划 221
3.业务系统升级 221
4.TPI数字图书馆平台系统 222
5.数字图书馆网站建设 223
6.电子读书卡 225
7.东莞数字文化信息网建设 225
8.“读者空间”的开通 226
六、数据库资源建设 226
1.数字资源建设系统 226
2.电子图书建设 228
3.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 228
4.电子期刊建设 229
5.视频点播系统 230
第八章 东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231
一、少儿部的发展 232
二、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成立 233
三、馆舍搬迁 234
四、优化服务环境 236
五、阵地建设和服务活动 238
1.扩展服务渠道 238
2.采编工作 239
3.规范化和自动化管理 239
4.少儿活动 240
六、新馆建设 243
第九章 辅导工作 250
一、辅导农村图书馆(网)建设 250
二、辅导镇级图书馆恢复建设 251
三、辅导东莞市图书馆分馆建设 253
第十章 读者服务部工作 255
一、原读者服务部工作 255
二、新读者服务部工作 256
第十一章 行政办公工作 257
第十二章 新馆规划办工作 260
一、全馆性重要文件、方案的起草和拟写 260
二、VI系统设计和制作 261
三、数字图书馆开通仪式 261
四、新馆开馆筹备 262
附录1 重要方案 265
A.东莞市图书馆新馆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2002—2010年) 267
B.图书馆新馆运作方案 276
C.东莞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方案 289
附录2 294
一、东莞市图书馆历年人员、机构概况 294
二、东莞图书馆历任馆长、副馆长名录及任期 295
三、东莞图书馆各部门主任及任期 296
四、东莞图书馆大事记 298
五、东莞图书馆历年受表彰、奖励情况 318
六、东莞图书馆历年个人获奖情况一览表 321
七、东莞图书馆员工历年正式发表及学术会议宣读的论文列表 323
八、东莞图书馆历年业务活动统计数据表 334
九、上级领导到馆视察考察情况 336
十、馆际交流 340
十一、主要会议 347
十二、东莞图书馆同仁录 350
十三、东莞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名录 352
后记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