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邓新华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208104860
  • 页数:3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西方现代接受美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参照,对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的历史流变和各种观点作了梳理、研究和阐发,把中国早已存在的接受诗学思想作了比较系统、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比较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出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独特的理论内容和理论特征。

绪论 1

一、重建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的可能性 1

二、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5

三、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的基本特点 7

四、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的分期 11

五、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14

六、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的现代意义 17

第一篇 先秦: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的早熟期引言 25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诗歌接受活动与接受诗学的滥觞 25

第一节 关于“献诗”、“采诗”、“引诗”和“赋诗” 26

第二节 关于“论诗” 29

第二章 “诗言志”与“赋比兴”的诗歌接受理论 31

第一节 “诗言志”的诗歌接受理论 32

第二节 “赋、比、兴”的诗歌接受理论 33

第三章 先秦时期文学接受的三种方式 35

第一节 “观诗”——偏于鉴赏的接受 36

第二节 “用诗”——偏于实际的运用 39

第三节 “说诗”——偏于意义的阐释 43

结语 46

第二篇 两汉: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的异化期引言 51

第四章 从汉儒说《诗》看两汉接受诗学的异化 52

第一节 汉儒说《诗》的政教接受取向 53

第二节 汉儒说《诗》的“美”、“刺”理解模式 56

第三节 汉儒说《诗》的“比”、“兴”释义方法 60

第五章 从汉儒评《骚》看两汉接受诗学的异化 62

第一节 尊《骚》为经,将屈骚评论纳入经学的轨道 63

第二节 依经立义,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原则作为屈骚评价的根本准则 66

第三节 以经评《骚》,对屈骚艺术特色的遮蔽与消解 69

第六章 从汉儒论赋看两汉接受诗学的异化 72

第一节 依傍《诗经》以抬高赋体文学的地位 72

第二节 片面强调赋体文学的讽谏作用 75

第三节 儒家功利主义的赋体文学接受准则 79

结语 82

第三篇 魏晋南北朝: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的自觉期引言 87

第七章 葛洪的文学接受理论 88

第一节 “华章藻蔚,非矇瞍所玩”——关于文学接受的能力 89

第二节 “观听殊好,爱憎难同”——关于文学接受的差异性 92

第三节 “罽锦丽而且坚,未可谓之减于蓑衣”——关于文学接受的价值取向 94

第八章 刘勰“知音”的文学接受理论 97

第一节 学术界关于《知音》篇理论性质的三种界定 98

第二节 《知音》篇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接受论 103

第三节 “知音”论与西方接受理论的差异 113

第九章 钟嵘“滋味”与“品第”的接受批评方法 115

第一节 钟嵘“滋味”说的接受理论意蕴 116

第二节 钟嵘“品第”的接受批评方法 124

第十章 “象喻”的文学接受方式 133

第一节 “象喻”的文学接受方式的形成 133

第二节 “象喻”的诗性特征 137

第三节 “象喻”的文化成因 139

结语 142

第四篇 唐、宋: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的深化期引言 147

第十一章 唐代“意境”论所蕴含的文学接受思想 148

第一节 殷璠的“兴象”说 148

第二节 皎然的“诗境”说 151

第三节 司空图的“味外之味”、“象外之象”说 153

第十二章 杜甫开创的“论诗诗”的文学接受方式 157

第一节 唐代“论诗诗”的文学接受方式的形成 157

第二节 “论诗诗”的诗性特征 159

第三节 “论诗诗”的文化成因 162

第十三章 宋代诗话中的读者接受理论 164

第一节 “如此见,方许具一只眼”——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 165

第二节 “挹之而源不穷,咀之而味愈长”——读者文学接受的审美效应 169

第三节 “人之于诗,嗜好去取,未始同也”——读者文学接受的差异性 173

第十四章 朱熹以“涵泳”为中心的文学读解理论 175

第一节 “晓得意思好处”——文学解读的深度模式 176

第二节 “涵泳”——文学解读的方法与途径 178

第三节 “读了有兴起处”与“就《诗》上理会意思”——文学解读的自由与限制 183

第十五章 宋人“妙悟”与“活参”的诗歌接受理论 187

第一节 “妙悟”——直觉的审美体验 188

第二节 “活参”——文学的创造性“误读” 194

结语 198

第五篇 明、清: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的拓展期引言 201

第十六章 金圣叹的小说戏曲接受理论 202

第一节 金圣叹小说、戏曲评点的接受导向性 202

第二节 金圣叹小说、戏曲评点的文学接受思想 206

第三节 金圣叹的小说、戏曲评点对创作的参与 209

第十七章 李渔以观众为本位的戏曲接受思想 211

第一节 “填词之设,专为登场”——以观众接受为本位的剧本创作论 212

第二节 “贵浅不贵深”——以观众接受为本位的戏曲语言论 215

第三节 “一夫不笑是吾忧”——以观众接受为本位的戏曲功能论 218

第十八章 王夫之“读者以情自得”的诗歌接受理论 221

第一节 “读者以情自得”的接受意蕴 222

第二节 “读者以情自得”的阈限 224

第三节 “读者以情自得”的实现条件 228

第十九章 常州词派“比兴寄托”的说词方式 232

第一节 “义有幽隐,并为指发”——张惠言的说词方式 232

第二节 “有寄托”与“无寄托”——周济的说词方式 237

第三节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谭献的说词方式 240

结语 242

第六篇 余论:中国古代的文学接受方式引言 245

第二十章 “玩味”的文学接受方式 246

第一节 “玩味”接受方式的三个理论层面 247

第二节 “玩味”接受方式的文化成因 260

第三节 “玩味”的文学接受方式与西方接受美学之比较 272

第四节 “玩味”的文学接受方式与西方接受美学差异的文化根源 280

第二十一章 “品评”的文学接受方式 282

第一节 “等级兼风格”的艺术定位准则 283

第二节 “比物取象”的诗性言说方式 289

第三节 “品评”批评与西方印象式批评之比较 297

第二十二章 “释义”的文学接受方式 307

第一节 “以意逆志”——偏于客观的文学释义方式 308

第二节 “诗无达诂”——偏于主观的文学释义方式 316

第三节 中西文学释义理论之比较 325

结语 333

主要参考文献 334

作者发表与本书相关论文目录辑览 340

后记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