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部分 理论 3
第一章 导论:生活质量研究的起源 3
一 作为国家状况的生活质量 4
二 社会指标的多样性 12
三 近期发展 23
四 作为个体状况的生活质量 28
五 总结 30
第二章 生活质量的含义 33
一 前言 33
二 界定生活质量 34
三 生活质量的定义 37
四 作为群体层面建构定义的生活质量 39
五 作为个体层面建构定义的生活质量 58
六 普遍的生活质量界定 59
七 生活质量含义的强制性抽象 67
八 小结 72
第三章 生活质量研究的对象 75
一 概念和哲学问题 75
二 “病人”的观点 87
三 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 88
四 生活质量评估会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吗? 91
五 小结 98
第四章 生活质量研究的定量与定性方法 101
一 引言:为什么要研究生活质量 101
二 生活质量研究的定量方法 106
三 生活质量研究的定性方法 123
四 定性与定量方法可以综合吗? 139
第二部分 应用 145
第五章 文化视野下的生活质量研究 145
一 大众文化中的生活质量:福柯思想的贡献 146
二 心理复合体与秩序(失序)的社会规范 151
三 “社区照顾”政策中的生活方式和智力障碍:生活质量的运用 154
四 “生活质量”:法团话语中的核心主题 157
五 小结 166
第六章 健康和卫生保健研究中的生活质量 169
一 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169
二 什么是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 174
三 效用的测量 180
四 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及其困难 189
五 质量调整生命年和伤残调整生命年方法的困境:垂死与失能 197
六 小结 200
第七章 特殊群体的生活质量研究 202
一 应用性生活质量研究 202
二 特殊群体的测量——索洛克和凯斯的研究 205
三 作为服务评估工具的特殊群体生活质量测量法 207
四 英国:拉普勒和贝叶的研究 208
五 澳大利亚:拉普勒和霍普古德的研究 213
六 精神病群体的生活质量研究 218
七 精神病学研究 220
八 小结 226
第八章 心理学角度的生活质量研究 231
一 作为心理学主体的生活质量 232
二 作为大脑状态的主观幸福 232
三 自我平衡模型的批评 233
四 主观幸福的情感和认知成分 234
五 主观幸福的规范标准 236
六 环境的作用 237
七 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 238
八 个性与主观幸福 239
九 主观幸福的缓冲因素 242
十 动机、需求和主观幸福 246
十一 需求满足假设的问题 247
十二 生活适应和主观幸福 251
十三 主观幸福、快乐和沮丧 253
十四 小结 255
第九章 我们应该认为“提高生活质量是一个无望的课题吗”? 257
一 重新思考生活质量 258
二 个体生活质量 263
三 生活质量的前景 267
译名对照表 274
参考文献 281
译后记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