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传承、脉络与方法 1
第一章 在批判、质疑与否定之后——后现代的正面价值与视野 3
第二章 创造性的对比与中国文化的前景 25
第三章 近五十年来中西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51
第四章 解释、理解、批判——诠释学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91
第五章 体验与建构——从卡纳普到建构实在论 115
第六章 科际整合与建构实在论 137
第二编:自然、科技与人文 157
第七章 二十世纪初期中西科技互动典范评议 159
第八章 论自然与心灵的关系之重建 177
第九章 中西自然观的哲学省思——兼论科技所需的人文精神 199
第十章 科学新典范探索——一个立基于中国哲学的思考 225
第十一章 资讯科技的哲学省思 247
第十二章 复全之道——意义、沟通与生命实践 273
第三编:文本、诠释与重构 295
第十三章 盈溢于主体性与相互性之外——对中、西哲学「慷慨」之德的省思 297
第十四章 德行伦理学与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317
第十五章 建构体系与感谢他者——纪念朱子辞世八百周年 347
第十六章 郭店竹简《老子》的道论与宇宙论 371
第十七章 庄子的道论 403
第十八章 末世与希望——对〈法灭尽经〉与〈致希伯来人书〉的诠释与思考 429
第四编:虔诚者的相遇:关于宗教交谈 457
第十九章 全球化、可普化伦理与宗教交谈 459
第二十章 觉悟与救恩——佛教与基督宗教的交谈 483
第二十一章 基督宗教、外推与中国化 511
第二十二章 有关宗教理论与宗教教育的三个哲学问题 533
第二十三章 表象、交谈与身体——密契经验的哲学探讨 555
附录:几点进一步的说明——答覆高凌霞教授 575
中文人名索引 579
外国人名索引 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