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1
引言 1
第一章MBO公司的界定 5
第一节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中国MBO历程 5
第二节 从公司控制权和实际控制人的角度界定管理层收购公司 8
第三节 本书的样本筛选及与其他文献样本的比较 11
第四节 中国MBO的制度背景及“创新型MBO”,的界定 19
一、中国MBO的制度背景 19
二、“创新型MBO”的界定 23
第二章MBO后的董事会变革 25
第一节 西方MBO后董事会变革的研究文献 25
一、董事会作用的几个经典理论 25
二、关于董事会的职能——从公司治理准则的角度 27
三、LBO/MBO后绩效改善的核心渠道——董事会作用的经验研究 27
第二节 中国MBO后董事会的实证分析 30
一、董事会规模 31
二、执行董事人数和比例 32
三、独立董事的人数和比例 34
四、独立董事的结构和特征 35
五、董事会会议频率 38
六、独立董事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40
七、独立董事对管理层的挑战 41
八、控制性股东(管理层收购公司及其关联股东)派出董事 42
九、其他大股东或制衡股东派出董事 42
十、董事薪酬 43
第三节 总结 45
第三章MBO后公司的关联交易与利益输送效应 48
第一节 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的文献综述 49
第二节 关联方关系的认定及关联交易的类型 51
一、关联方关系的认定 51
二、关联交易的类型 53
第三节 关联交易作用的两面性 54
一、关联交易的积极作用 54
二、关联交易的消极作用 55
第四节MBO之后公司的两权分离度 56
第五节MBO之后关联交易的统计描述 60
一、关联交易的类型 60
二、对关联交易的统计分析 62
第六节 关联交易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67
第四章MBO后公司的财务绩效 71
第一节 西方对管理层收购后财务经营绩效的研究 71
一、西方对管理层收购后企业经营效应的研究 71
二、西方针对管理层收购积极效应提出的假说 74
第二节 国内对管理层收购后财务绩效的研究 77
一、我国学者对管理层收购后财务绩效的研究 77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78
第三节 行业配对公司及研究指标的选择 79
一、行业配对公司的选择 79
二、研究区间、数据来源 81
三、研究指标 81
第四节MBO公司财务绩效变化的图形分析 84
一、财务绩效变化指标的处理 84
二、杜邦财务分析 85
三、现金流量指标分析 91
四、规模指标分析 94
五、投资指标分析 94
第五节对MBO前后财务绩效变化的统计检验 96
一、检验指标的选择 96
二、Wilcoxon检验方法和结果 97
第六节 总结 98
第五章 财务绩效的个案研究——MBO后的美的电器公司 100
第一节 美的电器的MBO情况 102
第二节 同行业公司选择和分析方法说明 103
第三节 经营利润和现金流量影响效应 104
第四节 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效应 106
第五节 收购效应的解释假说验证 107
第六节 自由控制资产及其代理成本假说 108
第七节 收购后的投资者收益率 111
第八节 总结 112
第六章 品牌价值与产权改革——美的电器案例再研究 113
第一节 品牌价值与现代企业 113
第二节以MBO为时间分界的品牌价值差异 114
第三节 品牌产权与广告费投入 116
第四节 美的与科龙的案例比较:品牌发展的不同道路 122
一、美的和科龙品牌价值的比较 122
二、美的和科龙2002年以来品牌发展不同道路的比较 124
第五节 总结 128
第七章MBO后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12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29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指标 131
第三节 统计描述和分析 132
一、样本统计描述 132
二、股息政策前后的非参数Wilcoxon检验 135
第四节 回归模型结果及解释 136
一、现金股息的因素分析 136
二、非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分析 138
第五节 总结 139
第八章 本书的主要贡献与该领域研究前瞻 143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贡献 143
一、MBO后董事会的变革 143
二、MBO后的关联交易 144
三、MBO后的公司财务绩效变化 145
四、MBO后的股息政策变化 146
五、品牌价值与MBO的产权改革 146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7
一、PE是否属于短期投机者 147
二、PE退出后的企业业绩是否可持续 148
三、PE参与的MBO/ LBO收购投资是否损害了就业、税收 150
四、PE基金如何实现退出以及发生财务困境和破产失败情况 154
五、关于PE基金收益率的问题 156
六、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繁荣与衰退的周期循环特征 160
第三节 结束语 161
参考文献 164
后记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