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史论 3
历史的分类及实用性 3
中国上古史感言 7
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 25
从中国历史看统一局面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36
中国历史在世界史中的地位 41
古代中国的面貌——从现有的考古资料说起 50
中国知识分子的不屈不挠精神 59
理想与正统之间 65
抗战前后中国社会的改变 70
七七抗战的意义与启示 75
汉末至南北朝气候与民族移动的初步考察 80
时论 107
柳暗花明又一村 107
论世局·看台湾 111
肯定法统的新意义 116
「政治学台北」更上层楼 121
从世局剧变谈自强之道 128
愿明年国建会开得更好——参加今年国建会之后的感想和建议 133
从美国大选看台湾选举 138
对增额选举候选人的寄望 143
试论这次美国的大选——兼谈国内中央民意代表增额选举 149
牡丹还须绿叶 154
由中国文化谈统一问题 159
民主宪政的维护之道 166
松了好办·紧了难解——对台湾当前政局的一些观察与建言 171
提防学生成为「假领袖」 175
理性相容·继续开拓 179
经由理性协商·解开问题死结 183
台湾应保持不断的进步——论法统与戒严 186
化解「二二八」的悲剧 189
解严前夕谈中央民代机构的改革 194
任何一方都不能自以为是——解开台湾民主化过程中的「心结」 201
慎惜法律威信·慎处群众运动 205
理性自制·迎接解严后自由天地 209
珍惜民主的棋盘 213
知识分子和中国民主社会的建立 218
民主政治正常化的一大步——从海外看这次地方公职人员选举 222
民主大道·君子之争 226
从马可仕下台说起 231
选举前夕谈选风 237
以政见作为竞争旗帜 24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对中央民代选举的省思 246
人人都是大赢家 252
陈案我见 256
为陈案敬答罗福全先生等 261
《世界日报》许倬云教授谈陈文成命案 265
刘宜良案诤言 269
刘宜良案所暴露的几个问题 274
李亚频案中的人权法治问题 279
追究十信弊案的政治责任 284
十信案与国府政风 286
以暴易暴·伊于胡底 291
论希望 296
论统一的意义——答覆《华侨日报》的评论 300
大陆学生运动感言 304
大陆学运的意义及影响 310
给中共党员大众的公开信 314
忧患、共识与变革 318
新年看世局 326
合时·守正·文彪炳——虎年虎变预祝三中全会成功 332
年头岁尾谈时局 339
强化献纳功能 346
台湾在转变中 351
对国民党三中全会的期望 355
对三中全会的寄望 358
期待国民党再一次的蜕变 363
良马固车·任重道远 367
大智大勇·开创新局 371
台湾应采主动打开局面 376
政策、制度与人才 380
从无力感看国府文官制度应有之改革 387
接力长跑的制度与条件 393
面对未来台湾应有所兴革 398
迈向明日大国——「明日大国」侧议 406
两条可以开拓的新战线 411
台湾都市发展方向刍议——经建疏散与社区福利 416
〈台湾都市发展方向刍议〉读后 421
许倬云博士致蔡勇美博士函 428
人口压力与移民政策 430
中国文化的重估与复兴——中华文化应是有整个社会参与创造的文化 436
我奥会立场深具文化意义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