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图与国家 6
寻访高俊院士 6
地图——一历史进程的印证 10
睁开眼睛看世界 13
“老地图”的荣耀与悲哀 21
“12年科学发展规划”与国家大地图集 30
第二章 五千年历史的期待 34
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弯 34
裴秀的遗憾 38
山西的地图窗口 40
卫恒省长亲自点将 43
第一版《山西省地图集》的背后 47
第三章 军事管制焉知非福 54
跳来跳去的绘图桌 54
“活地图”的军管 57
解围、圈地与招兵买马 62
是书法开启了诱惑的窗口 68
地图世界吸引了年轻的心灵 73
顺利移交的不仅有地图 79
第四章 不能让人家在背后追着我们要图 84
“国测英雄一大队”是一个缩影 84
礼贤下士,寻觅专业人员 87
不能让人家在背后追着我们要图 91
三省两市联手创办测绘大学 93
第五章 让地形图提前覆盖三晋 96
50年与200年——中国测绘人的自豪 96
食物的考验 99
借驴子 102
被自然收走的年轻的生命 105
借助于管理这只手 109
第六章 专题地图集的启示 114
一定要想办法把原作者调回来 114
省地编委恢复与神圣使命 119
回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寻求指导 126
立志在地图的海洋里冲浪 130
山西系列专题图集初见端倪 137
第七章 中外地图展回眸 142
把必要与可能变为现实 142
神奇作品似乎早已等待着呈现 145
“约法三章”加专人押送 150
他们相信:地图本身魅力无限 152
第一位参观者是省长 154
第八章 为全国首届地图展创作标志作品 162
立军令状承制标志作品 162
大型地球仪是如何做出来的 169
惊险护送与连夜安装 172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地球仪吗 176
第九章 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上)——历史地图集背后的故事 184
压力拍了拍他的肩 184
拜访大师 188
侯仁之指点迷津:研究山西从《水经注》入手 188
谭其骧面授玄机:编辑得有判断力 191
史念海用激将法暗示:实地考察 196
陈桥驿五次到山西 199
中国历史军事地理学研究第一人 208
不刻苦的人没有一个是成功的 213
五年磨一剑——《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 213
黄金搭档从史念海的疑问开始 216
请胡耀邦题写书名 223
感动“上帝” 225
困境中顿悟使命 230
第十章 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下)——历史地图集背后的故事 236
以历史地图集的编纂为契机 236
力求做到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240
以省政府的名义聘请大师 246
李玉明说:把老谢拴住 248
让长平之战的原貌在地图上浮现 250
即此一图就使整部地图集身价倍增 250
历史的难题 252
前无古人的历史军事地理研究成果 256
交付书稿之后他昏倒在北京街头 260
出版之前的审定会 263
“在我国乃至世界地图学史上都将是一部重要典籍” 270
无限的未来都以历史为渊源 276
第十一章 立体的呈现 280
思路决定出路——位居中部省份第一 280
高俊:服务成了一个主要问题 284
打造精品的队伍是如何炼成的 289
“四个面向”的效应 293
精心打造第五版《山西省地图集》 297
第十二章 打开新的视野 304
一不小心拿了个全国第一 304
实施“专题地图数据库”战略 308
掀起山西各市县用图制图的风暴 315
他给山西测绘事业营造了一个发展环境 324
第十三章 在揭示危机中呈现希望(上)——受伤的家园期盼责任的绘制 328
决不能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328
谁家的灯晚上12点还亮着 337
不谋而合——研究成果的地图归宿 342
面对研究报告“排序”引起的风波 346
论证会焦点: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349
第十四章 在揭示危机中呈现希望(下)——受伤的家园期盼责任的绘制 354
地图专家的“四大压力” 354
有效的融合 358
创意的表达 360
地图集背后的磁铁效应 364
让山西在可持续发展的跑道上飞起来 367
第十五章 人类走到哪里,地图就应该跟到哪里 372
山西地图的“孤岛现象” 372
地图是潜在的能源 374
山西是我国省区地图集编制的领头羊 377
从文化的角度看地图的魅力 383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386
历史地看,地图就是一个缩影 390
地图可以帮助政府成为真正有效率的政府 392
人类走到哪里,地图就应该跟到哪里——知识服务是地图的生命线 395
附录 403
测绘人精神的传神写照——评谭曙方长篇报告文学《时代的肖像——地图背后的故事》 403
《山西省历史地图集》序言 411
《山西省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地图集》前言 413
后记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