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时代要求 1
1.1.1我国提出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的背景 1
1.1.2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的路径可实现公共教育治理 2
1.1.3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制度安排需构建公共教育财政制度 4
1.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构建公共教育财政制度 5
1.1.5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是政府职能转变有机组成部分 6
1.1.6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构建公共教育财政制度 6
1.1.7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对构建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的客观要求 7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8
1.2.1研究目的 8
1.2.2研究意义 9
1.3研究已取得的成果 10
1.3.1关于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理论基石研究 10
1.3.2关于市场介入与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研究 12
1.3.3关于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的路径与治理研究 13
1.3.4关于构建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是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的制度安排研究 15
1.4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16
1.4.1加强政府在公共教育领域的定位研究 17
1.4.2深化对公共教育治理的研究 17
1.4.3注重研究方法的整合运用 17
1.4.4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 17
2.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18
2.1基本概念 18
2.1.1政府职能转变范畴的概念 18
2.1.2公共教育财政范畴的概念 22
2.1.3教育服务产品 24
2.2理论基础 24
2.2.1政府职能理论 24
2.2.2财政分权理论 27
2.2.3公共财政理论 30
2.2.4新公共管理理论 33
2.2.5第三部门理论 34
2.2.6教育公平理论 34
2.2.7教育财政投资制度公平 36
2.2.8消费者行为理论 38
2.2.9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38
3.现代政府职能理论与实践 40
3.1西方政府职能理论与实践的交织演进 40
3.1.1古典经济学的政府职能观 41
3.1.2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观 42
3.1.3新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观 43
3.1.4政府管理职能的实现方式和效果 44
3.2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46
3.2.1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理由 46
3.2.2对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的反思 51
3.3政府失灵 52
3.3.1对政府失灵的研究 52
3.3.2政府的内部性问题 54
3.3.3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 55
3.3.4公共政策的失误 55
3.3.5新垄断的产生和寻租 56
3.4西方政府新公共管理:从“划桨”到“掌舵” 57
3.4.1政府的基本角色:掌舵而不是划桨 58
3.4.2公共部门的使命导向:服务于顾客 58
3.4.3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方式 59
3.4.4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结果:导向和多元参与 61
4.现代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历史演进 64
4.1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历史进程 64
4.1.1重商主义时期国家和政府的强势干预 64
4.1.2自由竞争时期最弱意义上政府管理职能 64
4.1.3 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政府管理职能干预 65
4.1.4“滞胀”后适度调整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 65
4.1.5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化取向的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65
4.2现代政府公共职能 67
4.2.1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 67
4.2.2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 67
4.2.3政府拥有公共权力 68
4.2.4纠正市场失灵 68
4.2.5政府的配置、稳定和分配经济职能 68
4.3我国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历程 69
4.3.1改革开放前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69
4.3.2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71
4.4我国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取得的成就 73
4.5我国政府管理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74
4.6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 75
4.6.1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实践路径 75
4.6.2我国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现实途径 77
5.教育产品属性与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 79
5.1公共产品概念与理论 79
5.1.1公共产品属性的特征 81
5.1.2公共产品的分类 83
5.1.3公共产品的供给 84
5.2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 87
5.2.1教育产品特征分析 87
5.2.2教育产品分类 93
5.2.3教育产品的外部效应 93
5.2.4政府与市场在提供教育产品上的各自局限 94
5.3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的转变 95
5.3.1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的必然性 95
5.3.2政府教育服务型管理职能 96
6.政府公共教育财政投资理论及制度构成 100
6.1构建适应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的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 100
6.1.1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基本含义 100
6.1.2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内容与范围 100
6.1.3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的基本特征 101
6.1.4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基本功能 102
6.2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的构成 104
6.2.1政府公共教育财政预算制度 104
6.2.2政府公共教育财政投资来源制度 106
6.2.3政府公共教育财政投资比例制度 107
6.2.4政府公共教育财政投资配置与分配制度 109
6.2.5政府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增长制度 109
6.2.6政府公共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11
6.3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大教育投资的规划 114
6.4我国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发展趋势 116
6.4.1政府公共教育财政投资总量与比例将会逐年上升 116
6.4.2我国政府财政性教育投资配置结构将更加合理 117
6.4.3教育投资渠道将更加多元化 117
7.义务教育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 118
7.1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投资法规、政策与条例 118
7.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阈下的义务教育投资 119
7.2.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19
7.2.2义务教育非均等化的现实考量 122
7.2.3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制度选择 125
7.3国家对农村及西部地区普及义务教育投资优惠政策 130
7.3.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130
7.3.2《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 133
7.3.3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136
7.4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投资制度管理体制 138
7.4.1义务教育投资制度管理体制第一次调整:放权 139
7.4.2义务教育投资制度管理体制第二次调整:收权 140
7.4.3义务教育投资制度管理体制第三次调整:分级管理 141
7.4.4义务教育投资制度管理体制第四次调整:以县为主 142
7.4.5义务教育投资制度管理体制的关键节点:县、乡(镇) 143
7.5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投资制度演变及其特征 145
7.5.1第一阶段:统一财政与分级管理(1977—1985年) 146
7.5.2第二阶段:地方负责、分级管理(1985—1993年) 146
7.5.3第三阶段:市场力量增加政府力量弱化(1994—2002年) 148
7.5.4第四阶段:建立义务教育公共教育财政制度(2002年至今) 150
7.6推进我国义务教育投资制度改革发展对策建议及展望 151
7.6.1推进我国义务教育投资制度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151
7.6.2面向2020年义务教育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展望 153
8.高等教育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54
8.1高等教育财政的内涵 154
8.1.1高等教育财政概念 154
8.1.2高等教育公共教育财政投资法规、政策与条例 155
8.2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单一主体高等教育投资制度(1949—1979) 157
8.2.1“统收统支、分级管理”的财政投资制度 157
8.2.2“基数加发展”投资制度 158
8.2.3政府公共教育财政对高等教育投资的数量与比例 159
8.2.4高等教育政府公共财政单一投资制度分析 159
8.3多元化高等教育投资制度改革、形成与发展(1980—2009) 160
8.3.1高等教育投资改革中政府投资制度的变革 160
8.3.2高等教育投资制度改革中市场力量和私人部门的成长 163
8.4高等教育投资制度数量和结构的变化 167
8.5面向2020年高等教育投资制度改革与发展展望 169
8.5.1继续重视和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 169
8.5.2重视社会投入完善高等教育多渠道投资的制度 170
8.5.3调整和完善政府间高等教育投资责任制度 170
8.5.4建立高等教育以多元素为基础的复合型投资制度 170
8.5.5建立合理完善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助学制度 171
9.地方高等教育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差异实证分析 172
9.1 1998—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投资的总体情况 172
9.1.1财政性教育投资的规模 172
9.1.2政府财政性高等教育投资的规模 174
9.2 1998—2007年地方高等教育财政结构及省域差异 176
9.2.1地方普通高校财政收入结构变化 176
9.2.2地方高等教育财政的省际差异 178
9.2.3中央财政在省域高等教育投资中的差异 181
9.3基于计量工具——基尼系数的差异分析 184
9.3.1差异指标的选取——基尼系数 184
9.3.2计算步骤 185
9.3.3计算结果的分解分析 187
9.4不同类型地方高校公共财政投资差异 190
9.4.1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投资区域差异 190
9.4.2中央划转到地方的高校公共财政投资变化 192
9.4.3地方高校与中央高校的财政结构差异 193
9.5地方高等教育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197
9.5.1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投资的影响 198
9.5.2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程度对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投资的影响 210
9.5.3人口因素对地方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投资的影响 213
9.5.4地区产业结构对地方高等教育公共财政的影响 217
9.5.5历史文化传统和高等教育政策对地方高等教育公共财政的影响 218
10.高等教育财政的公共性逻辑与市场化现实 220
10.1高等教育财政的公共性检视 220
10.1.1危机丛生的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制度 220
10.1.2财政视阈的大学公共性缺失 223
10.1.3关注公平正义的政策转型 224
10.1.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等教育新任务 226
10.2公共性视角的高等教育财政研究路向 228
10.2.1从服务公共目的到追求“3E” 229
10.2.2高等教育经费从政府介入到成本分担 231
10.2.3从吸引社会投入到关注教育公平 232
10.2.4政府责任与市场的有限介入 234
10.3高等教育财政对金融市场的依赖 235
10.3.1普通高校贷款的规模 235
10.3.2高校贷款风险化解策略 238
10.3.3高校贷款问题如何解决 241
11.美国政府教育财政投资制度的经验——以美国州政府高等教育投资制度为实证案例 244
11.1州政府高等教育财政体制 244
11.1.1政府实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历史回顾 244
11.1.2州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 246
11.2州政府财政对学生的资助 251
11.2.1美国大学私人入学成本的提升 252
11.2.2州政府对学生的资助方式 253
11.2.3给不太贫穷学生新的资助 255
11.2.4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联邦政府学生资助 257
11.3州政府高等教育财政的特色项目 258
11.3.1田纳西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的高等教育绩效拨款 258
11.3.2科罗拉多州的高等教育券计划 263
11.3.3弗吉尼亚州的大学学费预付计划项目 264
11.4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 265
11.4.1州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诞生及发展 266
11.4.2州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模式 268
11.5借鉴美国州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投资制度的有益经验 273
11.5.1借鉴美国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制度 273
11.5.2借鉴美国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制度 274
11.5.3借鉴美国各州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特色政策 274
参考文献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