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1
(1)货币学的性质和范围 1
(2)银行学的范围 2
(3)货币的意义 3
(4)货币的职能 4
(5)银行的职责 5
(6)货币与信用的演进 6
第一篇 货币制度 11
第一章 硬币 11
第一节 铸币 11
(1)铸币权 11
(2)计算的货币 11
(3)本位币与辅币 12
(4)重量与成色 13
(5)公差 14
(6)自由铸币 15
(7)铸币费 15
(8)磨损 16
第二节 硬币的发行与流通 17
(1)发行的机关 17
(2)发行数量 17
(3)流通与收藏 18
(4)流通速度的测量 19
(5)流通速度的估计 21
第三节 法偿 21
(1)无限法偿与有限法偿 21
(2)合法货币 22
(3)今日所谓法币 23
第四节 货币本位 23
(1)本位的意义 23
(2)本位的种类 24
第五节 格雷馨法则 28
(1)法则的意义 28
(2)法则行使的限制 29
第六节 维持两种金属货币的比值之方法 30
(1)复品币制 30
(2)法定比值与市场比值 31
(3)定值过高与定值过低 32
(4)复本位的自然调节 33
(5)面值、实值与虚币 34
(6)辅币的私铸与销毁 34
第二章 纸币 36
第一节 纸币的意义与种类 36
(1)纸币的意义 36
(2)兑换券与不兑换券 37
(3)政府发行与银行发行 37
第二节 纸币发行制度 38
(1)单发行制与多发行制 38
(2)领券制度 40
第三节 准备制度 41
(1)准备的意义 41
(2)通货券主义与银行券主义 42
(3)英国的固定保证发行制 42
(4)法国的最高发行制 44
(5)德国的比例准备制 44
(6)美国的联邦准备制 45
(7)中国的准备制度 47
(8)比例准备制的得失 47
第二篇 信用制度 53
第一章 国内金融 53
第一节 银行 53
(1)银行的种类 53
(2)中央银行 57
(3)商业银行的营业 59
(4)各国政府管理商业银行之普遍的趋势 60
第二节 存款及其准备制度 61
(1)存款的种类 61
(2)活期存款的性质 62
(3)准备制度 62
(4)增加现金准备的方法 64
(5)窗帘 65
(6)存放同业应否作为现金 66
(7)美国政府保护存款人的办法 67
第三节 支票制度 68
(1)支票的形式与作用 68
(2)止付与“不名誉” 70
(3)支票的种类 71
第四节 支票清算制度 74
(1)清算的必要 74
(2)支票清算的实务 75
第五节 存款的流通 76
(1)存款流通的意义 76
(2)流通速度的测量 77
(3)测量方法不正确之原因 78
(4)流通速度的估计 79
第六节 存款转账制度 79
(1)存款转账的意义 79
(2)德国中央银行的存款转账 80
(3)日本邮便振替贮金 81
第七节 信用的制造 82
(1)银行营业两大原则 82
(2)存款与放款的关系 83
(3)制造信用的限制 85
第二章 国际金融 87
第一节 票据 87
(1)票据的起源 87
(2)1882年英国《票据法》 88
第二节 汇票 89
(1)汇票的形式 89
(2)汇票与支票的区别 90
(3)国内汇票与国外汇票 91
(4)短期汇票与长期汇票 91
(5)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 92
(6)押汇 94
(7)见票即兑与承兑汇票 95
(8)出票后若干日兑现与见票后若干日兑现 96
(9)汇票贴现与再贴现 97
(10)代收款项汇票 98
(11)空头汇票 98
(12)国库债券 99
第三节 国际汇兑与国际金融 99
(1)国际汇兑发生的原因 99
(2)货币制度与国际汇兑的关系 100
(3)汇兑银行的营业与记账 100
第四节 国际贸易与国际借贷 101
(1)国际贸易两重危险 101
(2)银行促进国际贸易的方法 102
(3)国际贸易差与国际债务差 102
(4)“寄存”黄金与“热的活期存款” 104
第五节 国际汇市 105
(1)银行挂牌 105
(2)汇率的标准 106
(3)汇率的涨跌 107
(4)套汇 108
第六节 远期汇兑 109
(1)银行汇款的方式 109
(2)远期汇兑的意义 109
(3)远期汇兑与长期汇票之区别 111
(4)现汇率与远期汇率 111
第七节 输金点 112
(1)现金输入点与现金输出点 112
(2)输金点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变动 113
(3)“运送平价” 114
第八节 贵金属的生产和分配 115
(1)贵金属的生产 115
(2)南非洲采金情形 118
(3)世界产金数量统计 119
(4)世界黄金的分配 121
(5)理嘉图的黄金分配学说 123
(6)苏恩统的黄金分配学说 125
(7)世界黄金分配状况 126
第三篇 货币理论 131
第一章 物价、物价指数及其他指数 131
第一节 物价 131
(1)物价的意义 131
(2)物价的两种标准 132
(3)个别物价与物价的一般平准 132
(4)区分的物价平准 134
(5)差别的物价 135
(6)空际相对的物价 136
(7)时际相对的物价 137
(8)各种物价涨跌的先后 138
(9)国际物价的变动 139
第二节 物价指数 140
(1)物价指数的意义与其编制方法 140
(2)算术平均与几何平均 141
(3)基期变更与算术平均 143
(4)加权平均 144
(5)横的指数与纵的指数 146
(6)批发物价指数与零售物价指数 147
(7)货币价值的测量 148
第三节 其他各种指数 149
(1)生活费指数 149
(2)工资指数 150
(3)房租指数 152
(4)消费指数 152
第二章 货币价值学说 154
第一节 学说的分类 154
(1)分类的困难 154
(2)学说的分类 155
第二节 货币数量学说 157
(1)数量学说的概要 157
(2)货币与货物 158
第三节 现金交易学说 159
(1)现金交易学说的演进 159
(2)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160
(3)伦敦《经济周报》的应用 163
第四节 购买力平价学说 163
(1)购买力平价学说的由来 163
(2)嘉塞尔购买力平价方程式 164
(3)中外购买力平价 167
第五节 现金余额学说 168
(1)现金余额学说的由来 168
(2)马夏律的学说 170
(3)披古的公式 171
(4)凯衍斯的公式 172
第六节 动态学说 173
(1)静态与动态 173
(2)何屈理的消费者收入与消费者支出说 178
(3)凯衍斯的交易基本方程式 180
第七节 界限效用学说 183
(1)澳大利学派的价值论 183
(2)密塞斯的货币价值论 184
(3)哈叶克的生产程序学说 186
(4)向蒲彼得的个人主观学说 191
第八节 货币与利息 194
(1)投资与利息 194
(2)维克霰的利息与物价 197
(3)凯衍斯的“概论” 201
第九节 生产成本学说与劳力学说 206
(1)学说的演进 206
(2)理嘉图的生产成本学说 206
(3)马克斯的劳力价值学说 210
第十节 国家学说 215
(1)克那普的法律观念 215
(2)国家学说的概要 216
第四篇 货币银行政策 221
第一章 货币价值的安定与变动 221
第一节 货币价值的安定 221
(1)安定的意义 221
(2)安定物价的一个方法 223
第二节 货币价值的变动 223
(1)币值变动的现象 223
(2)货币膨胀与货币紧缩 224
(3)货币贬值与货币增值 225
(4)被动的货币贬值之发生及其进展 226
(5)币值变动的影响 229
(6)货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 231
(7)币值变动与黄金生产率的关系 232
第三节 币值安定与变动的理论 234
(1)物价涨跌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所不能免的现象 234
(2)币值应逐渐降低的理由 235
(3)逐渐贬值政策无甚意义 237
第二章 欧战前的各国货币银行政策 240
第一节 贴现政策 240
(1)货币银行政策的演变 240
(2)贴现政策的起源 241
(3)贴现的意义与其运用 241
(4)各国商业银行贴现习惯的不同 243
(5)各国贴现政策不如英国之易生效力 244
(6)提高贴现率的影响 244
第二节 公开市场政策 245
(1)英国所采的政策 245
(2)应与贴现政策同时并行 246
(3)英美法三国的比较 247
(4)美国的公开市场交易 248
(5)公开市场政策几为全世界所采用 249
(6)公开市场政策与贴现政策对于物价之影响 250
(7)英伦银行与伦敦金融市场的关系 251
第三章 欧战后的各国货币银行政策 253
第一节 货币贬值政策 253
(1)中央银行安定币值的责任 253
(2)纽约联邦准备银行创始安定政策 254
(3)货币贬值的两种步骤 255
第二节 节省黄金政策 257
(1)热内亚会议的提案 257
(2)黄金委员会的提议 259
第三节 公共工程政策 260
(1)失业问题 260
(2)自动的调节计划 262
(3)与纯粹救济政策的比较 263
(4)中国在抗战期间的救济与工赈 266
第四节 消灭黄金政策 267
(1)货币数量过多的因果 267
(2)美国所采的政策 268
第五节 美国联邦准备局对于货币政策之声明 271
第四章 外汇管理问题 273
第一节 汇兑平衡基金 273
(1)英国创办汇兑平衡账 273
(2)美国的汇兑安定基金 274
(3)其他各国汇兑平衡基金 275
第二节 汇兑统制 276
(1)汇兑统制的意义 276
(2)汇兑统制的发展 277
(3)汇兑统制的目的与方式 279
(4)维持法定汇率的目的 280
附录一 283
(a)浙江兴业银行贷借对照表(中华民国27年6月30日) 283
(b) STATEMENT OF LIABILITIES AND ASSETS OF THE NATIONAL PROVINCIAL BANK LIMITED,DECEMBER31,1937.LIABILITIES 284
附录二 285
(a)美国联邦准备局检查会员银行存款准备表格式 285
(b)1935年美国《银行条例》的变更 287
附录三 288
(a)美国由澳洲输入羊毛的汇款办法 288
(b)美国向南美各国输出货物的汇款办法 289
附录四 世界贵金属生产分配研究资料一览 291
附录五 伦敦《经济周报》批发物价指数编制的经过情形 294
附录六 欧战前各国保留与吸收黄金办法 298
(a)吸收国外现金之法 298
(b)保留本国现金之法 299
附录七 世界货币金融大事记 301
参考书目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