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汉藏语言同源探索:理论与方法 1
1.1 汉藏同源命题与汉藏语系假说 2
1.2 非语言学的汉藏同源研究 4
1.3 汉藏语言同源研究的进展与困难 16
1.3.1 研究方法的嬗递 17
1.3.2 研究方法的检讨 22
1.3.3 研究方法的更新方向 34
第二章 演化过程探索:从比较法到词汇扩散论 41
2.1 历史比较:语言演化的时间推断 44
2.2 空间分布:语言演化的地理阐释 60
2.3 词汇扩散:语言演化的过程分析 68
第三章 语言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76
3.1 语言结构:层次、对称、同构与组织 79
3.2 复杂性观念与演化的复杂性 93
3.3 有序与无序:微观状态与宏观属性 103
3.4 语言系统状态:开放与封闭 109
3.5 社会系统状态与语言系统状态 125
3.6 语言系统状态:关系及其表征 141
3.7 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过程 155
3.8 语言演化:原因与目的 168
3.9 语音材料与语音表达方式的演化 194
3.10 共时音变模型与历时音变模型 211
第四章 元音演化模型1:特征与条件 227
4.1 元音音系空间 236
4.2 周边性元音与非周边性元音 244
4.3 元音的长短特征 252
4.4 韵母的长短特征 260
4.5 音节的韵律特征 267
第五章 元音演化模型2:链移演化 295
5.1 元音上移和下移的演化原理 296
5.2 元音复音化的演化原理 322
5.3 元音前移的演化原理 337
5.4 元音央化的演化原理 348
5.5 元音的链移演化 360
第六章 辅音演化模型1:特征衰减与弛化 376
6.1 辅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和强弱性质 377
6.2 辅音的相似性、相关性以及演化方向 386
6.3 辅音演化的弛化模型 402
6.3.1 辅音特征的衰减变化 403
6.3.2 藏语复杂声母系统及衰减类型 413
6.3.3 辅音演化的弛化模型 421
第七章 辅音演化模型2:序化与耦化 434
7.1 有序化:语音演化的方向 435
7.1.1 嗓音起始时间与清、浊的等级性 435
7.1.2 有序化:浊音的清化 441
7.1.3 有序化:有标记向无标记转化 456
7.2 辅音演化的耦化模型 461
7.2.1 音素之间的非线性相干作用 462
7.2.2 辅音演化的耦化模型 472
7.2.3 涨落与音变的随机性 489
第八章 辅音演化模型3:熵化与特征投射 509
8.1 辅音演化的熵化模型 512
8.2 辅音演化的特征投射模型 529
8.3 语音演化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 545
8.4 系统状态与演化模型 557
第九章 声调演化模型:起源与嗓音机制 560
9.1 声调问题与声调发生学 562
9.2 声调与线性音段的关系:元音与声调 566
9.2.1 元音松紧与声调发生 566
9.2.2 元音长短与声调发生 568
9.2.3 元音固有音高与声调发生 570
9.3 声调与线性音段的关系:声母辅音与声调 574
9.3.1 声母辅音清浊与声调发生 574
9.3.2 声母辅音丛与声调发生 577
9.3.3 送气辅音声母与声调发生 579
9.4 声调与线性音段的关系:韵尾辅音与声调 581
9.5 声调产生的嗓音发声机制 586
9.5.1 嗓音发声类型实验 588
9.5.2 嗓音声源的自主与不自主调控属性 593
第十章 语言系统演化论 599
10.1 语音的系统演化方式及其类型 600
10.2 语言演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 613
参考文献 624
征引语言方言名称 649
索引 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