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熊十力学术思想的丰沛资源 1
第一节 取益时贤师友 1
一、严复(1854-1921) 2
二、康有为(1858-1927) 4
三、谭嗣同(1865-1898) 7
四、章炳麟(1868-1936) 9
五、欧阳渐(1871-1943) 10
六、马一浮( 1883-1967) 13
七、梁漱溟(1893-1988) 16
八、林宰平(1878-1960) 18
第二节 参稽西哲新说 20
一、西学激荡下的省思 20
二、西哲开广后的取舍 22
第三节 撷取宋明诸子 31
一、周濂溪(1017-1073) 33
二、程明道(1032-1085) 37
三、程伊川(1033-1107) 39
四、朱熹(1130-1200) 42
五、陆象山(1139-1192) 46
六、陈献章(1428-1500) 48
第四节 融摄佛释老庄 51
一、佛家思想的浸润 51
二、道家哲学的濡化 59
结语 65
第二章 熊十力学术思想的本心所系:馀姚阳明 69
第一节 阳明角色的归属暨定位 70
一、心学脉络的递嬗 70
二、心学生面的敞开 75
第二节 阳明思想的阐述与推扩 78
一、疏决《大学》,朱王并纳 78
二、保任本心,以智主识 94
三、立志责志,务名为戒 105
第三节 阳明末学的歧出与迷涂 107
一、由体用赅备至明体遗用 107
二、由深达治本至流于狂禅 109
结语 111
第三章 熊十力学术思想的千古同参:衡阳船山 115
第一节 船山生命的遥契与冥会 116
一、人生际遇的若干雷同 116
二、生命精神的全幅踵效 117
第二节 船山思想的阐扬及推扩 121
一、援引船山之说以注《易》 121
二、阐扬船山之四大思想枢要 132
三、推扩船山之民族、民主、民治等思想 160
第三节 船山立论的质疑及商榷 164
一、有关乾坤并建落入二元论的质疑 164
二、有关阴阳十二位向背说的质疑 168
三、有关道大性小等的质疑 170
结语 172
第四章 熊十力学术思想的理想归向:洙泗孔圣 175
第一节 儒学学统的寻绎与釐定 177
一、述作于孔子的经学观 178
二、渊本于儒家的诸子学派观 180
三、树立于孔子的学统观 182
四、荟萃于孔子的内圣外王观 186
第二节 内圣思想的萃炼和豁显 189
一、寓托于孔子的易学体用观 191
二、定位于孔子的天人观 207
三、根柢于孔子的仁学思想 213
第三节 外王理想的勾勒及绘制 217
一、植基于孔子的科学格物观 217
二、推原于孔子的社会、经济观 223
三、完备于孔子的民主政治观 226
结语 248
第五章 熊十力学术思想的传承开展 251
第一节 熊十力学术思想的衣缽传人——新儒家第二代 253
一、徐复观(1903-1982) 254
二、唐君毅(1909-1978) 258
三、牟宗三(1909-1995) 263
第二节 熊十力学术思想的后起俊彦——新儒家第三代 268
结语 272
第六章 结论 275
第一节 熊十力一圣二王思想的综结 275
一、蕴忧患、述心迹于一圣二王 275
二、立体要、植根荄于一圣二王 279
三、寓理想、赋新曲于一圣二王 284
第二节 熊十力学术思想的反省 286
后记 291
参考书目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