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临床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3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3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 3
一、细菌的基本形态 3
二、细菌的大小 4
第二节 细菌的基本结构 5
一、细胞壁 5
二、细胞膜 5
三、细胞质 5
四、核质 5
第三节 细菌的特殊结构 5
一、荚膜 5
二、鞭毛 6
三、菌毛 6
四、芽胞 6
第四节 细菌的非典型形态与结构 7
一、细菌L型的定义和命名 7
二、细菌L型的形态和染色性 7
三、细菌L型的培养特性和菌落形态 7
第二章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9
第一节 真菌的形态 9
一、真菌的基本形态 9
二、真菌的大小 9
第二节 真菌的基本结构 10
一、菌丝 10
二、孢子 10
第二篇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 15
第三章 细菌学检验的基本技术 15
第一节 形态学检查 15
一、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15
湿片法 15
悬滴法 15
毛细吸管法 15
二、染色标本的检查 16
革兰染色法 17
抗酸染色法 17
鞭毛染色法 18
阿尔培异染颗粒染色法 19
负染色法 19
荧光染料(吖啶橙)染色法 19
第二节 细菌的分离培养 19
一、基本条件 20
接种用具 20
培养箱 20
培养基 21
二、接种方法 21
分区划线法 21
倾注平板法 21
斜面接种法 22
穿刺培养法 22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22
第三节 细菌的鉴定 22
一、形态与培养特性 22
二、生化反应 24
糖类的代谢试验 24
蛋白质、氨基酸分解试验 27
碳源利用试验 28
酶类试验 29
其他试验 31
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生化反应 32
三、血清学试验 33
凝集试验 33
荚膜肿胀试验 34
第四节 厌氧菌的分离与鉴定 34
一、厌氧菌标本的采集 34
二、涂片与染色 34
三、标本接种 35
四、耐氧试验 35
五、鉴定试验 35
第五节 动物实验 36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 36
易感动物的选择 36
等级动物的选择 36
二、动物接种 36
接种方法 36
接种后观察 37
三、动物解剖 37
四、动物采血 38
心脏采血 38
静脉采血 38
第四章 真菌学检验的基本技术 39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分离培养 39
一、标本采集 39
二、分离培养 40
第二节 形态学检查 42
一、直接镜检 42
二、染色镜检 42
三、菌落形态 42
第五章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44
第一节 抑菌试验 44
一、纸片扩散法 44
二、稀释法 45
三、E试验 47
四、联合药敏试验 47
第二节 杀菌试验 48
第三节 常规药敏试验药物选择原则 49
一、非苛养菌抗菌药物 51
二、苛养菌抗菌药物 51
三、厌氧菌抗菌药物 52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52
一、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 52
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质量控制 53
第五节 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53
一、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 53
二、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54
第六章 细菌耐药性检测 55
第一节 细菌特殊耐药表型检测 55
一、β内酰胺酶的检测 55
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 58
三、万古霉素中介(VISA)和耐药(VRSA)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59
四、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及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检测 59
五、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检测 59
六、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60
第二节 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 60
一、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的检测 60
二、质粒介导AmpC酶基因的检测 62
三、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检测 63
四、葡萄球菌mecA基因的检测 64
五、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的检测 65
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检测 66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监测软件WHONET的应用 67
一、WHONET软件的免费下载及更新 68
二、WHONET软件中抗菌药物名称的选择 68
三、设置适合所有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的抗菌药物输入面板 68
四、设定可同时输入纸片法和MIC法药敏试验结果的界面 69
五、设定药敏试验的判断标准 70
六、设置标准的病房类型及对应的代码 70
七、设置或添加新的数据段信息 70
八、“抗生素药敏组合(选项)”的作用 71
九、WHONET软件对数据输入格式的特殊要求 72
十、数据保存方式 72
十一、耐药监测数据的前处理 73
十二、如何发现药敏数据中抑菌圈直径的输入错误? 73
十三、“菌株列表和总结表”的作用 73
十四、“耐药、中敏、敏感率和检测结果”的作用 74
十五、将不同药敏试验方法所获得的结果进行统一分析 74
十六、“多文件敏感率和频率分布”的作用 75
十七、“耐药谱”的作用 75
十八、设置宏(Macros)提高工作效率 76
十九、调用已设置好的宏 77
二十、使用WHONET软件出具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报告 78
第七章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79
第一节 血液及骨髓标本 79
一、血液标本 79
二、骨髓标本 82
第二节 脑脊液标本 82
第三节 呼吸系统标本 83
一、痰标本 83
二、咽拭标本 87
第四节 穿刺液标本 87
第五节 泌尿、生殖道标本 88
一、尿液标本 88
二、生殖道标本 90
第六节 粪便标本 91
第七节 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标本 93
第三篇 临床细菌学 97
第八章 需氧和兼性厌氧球菌 97
第一节 革兰阳性球菌 97
一、革兰阳性球菌的鉴定 97
二、葡萄球菌属 99
金黄色葡萄球菌 99
三、微球菌属 108
藤黄微球菌 108
四、链球菌属 109
化脓性链球菌 110
马链球菌 112
停乳链球菌 112
无乳链球菌 113
星座链球菌 114
肺炎链球菌 115
猪链球菌 117
五、肠球菌属 118
粪肠球菌 118
六、气球菌属 122
绿色气球菌 122
七、孪生球菌属 123
溶血孪生球菌 123
八、乳球菌属 124
格氏乳球菌 124
九、无色藻菌属 125
肠膜无色藻菌 126
十、片球菌属 127
戊糖片球菌 127
十一、创伤球菌属 128
肯茨创伤球菌 128
十二、乏养菌属和颗粒链菌属 129
缺陷乏养菌 129
第二节 革兰阴性球菌 130
一、奈瑟菌属 130
脑膜炎奈瑟菌 130
淋病奈瑟菌 132
第九章 革兰阳性需氧和兼性厌氧杆菌 135
第一节 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 135
一、革兰阳性杆菌的鉴定 135
二、棒杆菌属 135
白喉棒杆菌 137
假白喉棒杆菌 140
马氏棒杆菌 140
硬质小麦棒杆菌 141
三、小单孢菌属 141
四、苏黎世菌属 141
耳炎苏黎世菌 141
五、厄氏菌属 142
骚动厄氏菌 142
六、嗜皮菌属 143
刚果嗜皮菌 143
七、隐秘杆菌属 143
化脓隐秘杆菌 143
八、李斯特菌属 144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145
九、丹毒丝菌属 146
猪红斑丹毒丝菌 146
十、红球菌属 148
马红球菌 148
十一、戈登菌属 149
支气管戈登菌 149
十二、冢村菌属 150
耐酪氨酸冢村菌 150
十三、马杜拉放线菌属 151
马杜拉马杜拉放线菌 151
第二节 革兰阳性需氧芽胞杆菌属 152
炭疽芽胞杆菌 152
蜡样芽胞杆菌 154
球形芽胞杆菌 154
枯草芽胞杆菌 155
地衣芽胞杆菌 156
第十章 分枝杆菌属和诺卡菌属 157
第一节 分枝杆菌属 157
结核分枝杆菌 157
快速生长分枝杆菌 161
麻风分枝杆菌 163
第二节 诺卡菌属 163
星形诺卡菌 164
第十一章 革兰阴性需氧和兼性厌氧杆菌 166
第一节 肠杆菌科 166
一、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 166
二、埃希菌属 167
大肠埃希菌 167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171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171
[附]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171
赫尔曼埃希菌 172
三、沙门菌属 173
伤寒沙门菌 173
鼠伤寒沙门菌 176
四、志贺菌属 177
福氏志贺菌 177
五、克雷伯菌属 180
肺炎克雷伯菌 180
六、拉乌尔菌属 183
解鸟氨酸拉乌尔菌 183
七、肠杆菌属 184
产气肠杆菌 184
阴沟肠杆菌 185
阪崎肠杆菌 186
八、泛菌属 188
聚团泛菌 188
九、沙雷菌属 190
黏质沙雷菌 190
十、哈夫尼亚菌属 192
蜂房哈夫尼亚菌 192
十一、变形杆菌属 193
普通变形杆菌 193
潘氏变形杆菌 195
十二、普罗威登斯菌属 196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 196
十三、摩根菌属 196
摩根摩根菌 197
十四、枸橼酸杆菌属 198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198
科泽枸橼酸杆菌 199
十五、爱德华菌属 199
迟钝爱德华菌 200
十六、耶尔森菌属 201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201
鼠疫耶尔森菌 202
第二节 弧菌科 204
一、弧菌属 204
霍乱弧菌 204
拟态弧菌 207
副溶血弧菌 208
溶藻弧菌 208
麦氏弧菌 209
霍氏格里蒙菌 211
二、邻单胞菌属 211
类志贺邻单胞菌 211
三、气单胞菌属 212
嗜水气单胞菌 213
第三节 肠杆菌科罕见种的分离鉴定 214
一、西地西菌属 214
戴氏西地西菌 215
二、克吕沃尔菌属 216
栖冷克吕沃尔菌 216
三、塔特姆菌属 217
痰塔特姆菌 217
四、布丘杆菌属 218
乡间布丘杆菌 218
五、光杆菌属 219
非共生光杆菌 219
六、爱文菌属 219
美洲爱文菌 219
七、布拉格菌属 220
泉居布拉格菌 220
八、莱克勒菌属 221
不脱羧莱克勒菌 221
九、约克纳菌属 222
雷吉斯伯约克纳菌 222
十、拉恩菌属 223
水生拉恩菌 223
十一、布特维西菌属 224
水生布特维西菌 224
十二、特布尔西菌属 224
关岛特布尔西菌 224
十三、默勒菌属 225
威斯康星默勒菌 225
十四、勒米诺菌属 226
格林蒙勒米诺菌 226
第四节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227
一、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鉴定 227
二、假单胞菌属 228
铜绿假单胞菌 229
荧光假单胞菌 231
恶臭假单胞菌 232
三、黄色单胞菌属 233
栖稻黄色单胞菌 233
四、希瓦菌属 234
腐败希瓦菌 234
五、伯克霍德菌属 236
洋葱伯克霍德菌 236
六、窄食单胞菌属 237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237
七、产碱杆菌属 239
粪产碱杆菌 239
八、无色杆菌属 241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 241
九、不动杆菌属 242
鲍曼不动杆菌 242
洛菲不动杆菌 244
十、莫拉菌属 245
奥斯陆莫拉菌 245
卡他莫拉菌 246
第五节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罕见种的分离鉴定 247
一、代夫特菌属 247
食酸代夫特菌 247
二、丛毛单胞菌属 249
土生丛毛单胞菌 249
三、食酸菌属 249
德氏食酸菌 249
四、色杆菌属 250
紫色杆菌 251
五、金黄杆菌属 252
黏金黄杆菌 252
六、金色单胞菌属 254
浅黄金色单胞菌 254
七、鞘氨醇单胞菌属 255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255
八、鞘氨醇杆菌属 256
多食鞘氨醇杆菌 256
九、根瘤菌属 257
放射根瘤菌 257
十、苍白杆菌属 260
人苍白杆菌 260
十一、寡源杆菌属 261
解脲寡源杆菌 261
十二、威克斯菌属 262
有毒威克斯菌 262
十三、伯杰菌属 263
动物溃疡伯杰菌 263
十四、罗尔斯顿菌属 264
皮氏罗尔斯顿菌 264
十五、伊丽莎白菌属 265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 265
十六、稳杆菌属 266
短稳杆菌 266
十七、短波单胞菌属 267
缺陷短波单胞菌 267
第六节 革兰阴性苛养菌 268
一、革兰阴性苛养菌的鉴定 268
二、放线杆菌属 268
人放线杆菌 269
三、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 270
黄褐二氧化碳嗜纤维菌 270
四、艾肯菌属 271
侵蚀艾肯菌 271
五、金氏杆菌属 273
金氏金氏杆菌 273
六、心杆菌属 274
人心杆菌 274
七、链杆菌属 275
念珠链杆菌 275
八、玫瑰单胞菌属 276
颈玫瑰单胞菌 276
九、甲基杆菌属 277
嗜中温甲基杆菌 277
十、萨顿菌属 278
产吲1哚萨顿菌 278
十一、嗜血杆菌属 279
流感嗜血杆菌 279
十二、布鲁菌属 281
马耳他布鲁菌 282
十三、巴斯德菌属 284
多杀巴斯德菌 284
十四、弗朗西斯菌属 285
土拉热弗朗西斯菌 285
十五、阿菲波菌属 286
猫阿菲波菌 286
十六、鲍特菌属 287
百日咳鲍特菌 287
十七、加特纳菌属 289
阴道加特纳菌 289
十八、军团菌属 290
嗜肺军团菌 290
十九、巴尔通体属 292
杆菌样巴尔通体 292
第七节 弯曲菌属和螺杆菌属 293
一、弯曲菌属 293
空肠弯曲菌 294
二、螺杆菌属 295
幽门螺杆菌 296
三、弓形菌属 298
嗜低温弓形菌 298
第十二章 厌氧菌 299
第一节 梭状芽胞杆菌属 299
破伤风梭菌 299
产气荚膜梭菌 301
肉毒梭菌 303
艰难梭菌 304
诺氏梭菌 305
索氏梭菌 305
第二节 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306
一、拟杆菌属 306
脆弱拟杆菌 306
二、普雷沃菌 307
产黑色素普雷沃菌 308
三、卟啉单胞菌属 309
不解糖卟啉单胞菌 309
四、梭杆菌属 310
具核梭杆菌 310
五、纤毛菌属 311
口腔纤毛菌 311
六、沃廉菌属 312
产琥珀酸沃廉菌 312
第三节 革兰阴性厌氧球菌 313
一、韦荣球菌属 313
小韦荣球菌 313
二、氨基酸球菌属 314
发酵氨基酸球菌 314
三、巨球形菌属 314
埃氏巨球形菌 314
第四节 革兰阳性厌氧球菌 315
一、消化链球菌属 315
厌氧消化链球菌 315
二、消化球菌属 316
黑色消化球菌 316
三、链球菌属 317
汉森链球菌 317
四、阿托波菌属 318
极小阿托波菌 318
五、瘤胃球菌属 319
卵形瘤胃球菌 319
第五节 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320
一、双歧杆菌属 320
双歧双歧杆菌 320
二、真杆菌属 321
迟缓真杆菌 321
三、丙酸杆菌属 322
痤疮丙酸杆菌 322
四、放线菌属 323
衣氏放线菌 323
五、乳杆菌属 325
嗜酸乳杆菌 325
六、蛛网菌属 丙酸蛛网菌 326
七、动弯杆菌属 327
柯氏动弯杆菌 327
第十三章 螺旋体 328
第一节 密螺旋体属 328
苍白密螺旋体 328
第二节 疏螺旋体属 329
伯氏疏螺旋体 329
回归热疏螺旋体 330
第三节 钩端螺旋体属 331
第十四章 支原体和衣原体 333
第一节 支原体属 333
肺炎支原体 333
解脲脲原体 334
第二节 衣原体属 335
沙眼衣原体 336
第十五章 立克次体 338
一、分类与流行情况 338
二、形态与结构 338
三、繁殖与代谢 338
四、引起人类感染的主要立克次体 339
普氏立克次体 339
恙虫热立克次体 339
伯氏柯克斯体 340
第四篇 临床真菌学 343
第十六章 浅部真菌 343
第一节 毛癣菌属 343
红色毛癣菌 343
须癣毛癣菌 344
许兰毛癣菌 346
紫色毛癣菌 347
同心性毛癣菌 347
猴类毛癣菌 348
断发毛癣菌 348
麦格尼毛癣菌 349
疣状毛癣菌 349
第二节 表皮癣菌属 350
絮状表皮癣菌 350
第三节 小孢子菌属 351
铁锈色小孢子菌 351
犬小孢子菌M 352
石膏样小孢子菌 353
粉小孢子菌 354
猪小孢子菌 354
奥杜盎小孢子菌 355
杂色小孢子菌 355
第十七章 深部真菌 356
第一节 念珠菌属 356
白念珠菌 356
热带念珠菌 358
克柔念珠菌 359
光滑念珠菌 359
近平滑念珠菌 360
季也蒙念珠菌 361
乳酒念珠菌 361
第二节 隐球菌属 362
新型隐球菌 362
第三节 红酵母属 364
深红酵母菌 364
第四节 酵母属 365
啤酒酵母 365
第五节 马拉色菌属 366
厚皮马拉色菌 366
糠秕马拉色菌 366
合轴马拉色菌 367
斯洛菲马拉色菌 367
钝形马拉色菌 368
球形马拉色菌 368
限制性马拉色菌 368
第六节 双相型真菌 369
申克孢子丝菌 369
第七节 曲霉属 370
烟曲霉 370
黄曲霉 371
黑曲霉 372
杂色曲霉 372
构巢曲霉 373
土曲霉 374
第八节 青霉属 374
橘青霉 374
绳状青霉 375
马尔尼菲青霉 376
第九节 毛霉科真菌 377
一、毛霉属 377
总状毛霉 378
二、犁头霉属 378
蓝色犁头霉 378
三、根霉属 379
少根根霉 379
四、共头霉属 380
第十节 条件致病真菌 380
一、帚霉属 380
短帚霉 380
二、黏帚霉属 381
绿黏帚霉 381
三、单端孢属 381
四、小克银汉霉属 382
灰小克银汉霉 382
五、金孢霉属 382
嗜角质金孢霉 383
六、白僵菌属 383
纤细白僵菌 383
七、赛多孢属 384
尖端赛多孢 384
八、枝顶孢属 385
枝顶孢 385
九、镰刀菌属 385
茄病镰刀菌 385
串珠镰刀菌 386
尖孢镰刀菌 387
十、着色真菌属 387
裴氏着色真菌 387
紧密着色真菌 389
十一、外瓶霉属 389
皮炎外瓶霉 389
甄氏外瓶霉 390
十二、瓶霉属 390
疣状瓶霉 390
烂木瓶霉 390
寄生瓶霉 391
匍根瓶霉 391
十三、枝孢霉属 391
卡氏枝孢霉 391
草本枝孢霉 392
十四、弯孢霉属 393
新月弯孢霉 393
十五、毛壳霉属 393
十六、茎点霉属 394
正核茎点霉 394
十七、丝孢酵母属(毛孢子菌属) 395
阿萨希丝孢酵母 395
皮肤丝孢酵母 396
倒卵丝孢酵母 396
皮瘤丝孢酵母 396
十八、地霉属 396
白地霉 396
头状地霉 397
十九、肺孢子霉属 397
卡氏肺孢子菌 397
第十一节 组织胞浆菌属、粗球孢子菌属、副球孢子菌属 398
一、组织胞浆菌属 398
二、粗球孢子菌属 398
粗球孢子菌 398
三、副球孢子菌属 399
巴西副球孢子菌 399
第十二节 链格孢属 399
互隔链格孢 400
第五篇 临床寄生虫学 403
第十八章 原虫 403
第一节 阿米巴 404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 404
二、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 407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 408
卡氏棘阿米巴 408
山魈巴拉姆阿米巴 409
第二节 鞭毛虫 409
一、利什曼原虫 409
二、肠贾第鞭毛虫 410
三、阴道毛滴虫 412
四、其他消化道寄生毛滴虫 413
口腔毛滴虫 413
人毛滴虫 413
脆弱双核阿米巴 414
迈氏唇鞭毛虫 414
五、蠊缨滴虫(超鞭毛虫) 416
第三节 孢子虫 417
一、疟原虫 417
[附]诺氏疟原虫 421
二、刚地弓形虫 422
三、耶氏肺孢子虫 423
四、隐孢子虫 424
五、肉孢子虫 425
六、等孢子球虫 425
七、圆孢子虫 426
八、微孢子虫 426
第四节 纤毛虫 427
结肠小袋纤毛虫 427
其他肠道致病原虫 427
第十九章 蠕虫 429
第一节 吸虫 429
华支睾吸虫 430
布氏姜片吸虫 431
血吸虫 433
卫氏并殖吸虫 433
第二节 绦虫 434
曼氏迭宫绦虫 435
阔节裂头绦虫 436
链状带绦虫 437
肥胖带吻绦虫 439
微小膜壳绦虫 440
缩小膜壳绦虫 441
棘球绦虫 442
第三节 线虫 443
似蚓蛔线虫 443
毛首鞭形线虫 445
蠕形住肠线虫 445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447
旋毛形线虫 448
丝虫 449
广州管圆线虫 450
棘头虫 450
第六篇 微生物检验的自动化和微量化 455
第二十章 细菌的自动化培养 455
第一节BD BACTECTM系列全自动血培养系统 455
第二节BACTECTM MGITTM 960全自动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系统 456
第三节BacT&ALERT 3D全自动细菌、分枝杆菌培养系统 457
第四节Thermo VersaTREK全自动快速血培养系统 459
第五节TDR - X系列全自动血培养系统 460
第六节 双相血培养系统 461
第二十一章 微生物鉴定的自动化 463
第一节MicroScan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测试系统 463
第二节Ph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检测系统 465
第三节VITEK系列全自动鉴定药敏分析仪 467
一、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 467
二、VITEK全自动鉴定药敏分析仪 468
第四节VITEK MS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 468
第五节 先德(Sensititre)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 470
第六节AutoScan - 4半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测试系统 472
第七节ATB半自动鉴定药敏测试系统 472
第八节 先德AutoReader半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 473
第九节BIOFOSUN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 473
第十节TDR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系统 475
第二十二章 微生物标本前处理的自动化 477
第一节PREVI Isola全自动平板接种仪 477
第二节 大黄蜂(WASP)全自动微生物样本处理系统 478
第三节PROBACT自动化细菌分离培养系统 480
第四节PREVI Color Gram全自动革兰染色仪 481
第二十三章 细菌内毒素与C反应蛋白(CRP) 检测 483
第一节BET-24A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系统 483
第二节i-CHROMA 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 484
第七篇 临床微生物工作经验分享 489
第二十四章 如何正确鉴定临床标本中的细菌 489
第一节 菌落观察与涂片染色 489
第二节 细菌生化鉴定 490
第三节 少见菌株、疑难菌株的鉴定 490
第二十五章 如何做好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 492
第一节 质控标本鉴定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492
第二节 药敏结果的解释或评论 493
第三节 鉴定过程中的要点 493
参考文献 498
附录一 临床常见细菌拉丁学名和中文名对照 498
附录二 临床常见真菌拉丁学名和中文名对照 512
附录三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常用术语、缩略语英汉对照 522
附录四 抗生素药名英汉对照 528
附录五 菌种保存法 531
附录六 常见细菌的天然耐药 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