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商品住房分配及空间分布问题理论与实践 以新加坡公共住房和中国经济适用住房为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祚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12138081
  • 页数:2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目光聚焦于保障性住房体系中层次稍高的公共商品住房,以及其最关键的分配与空间分布问题上,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和总结,搭建了公共商品住房的分配与空间分布问题的理论框架,又通过对中国最有启示作用的新加坡公共住房的分配与空间分布问题的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对以武汉为例的中国公共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分配与空间分布问题进行了具体剖析,提出了解决对策。适合从事保障性住房研究与工作的学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及高校师生阅读。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动机及背景 3

1.1.1研究动机 3

1.1.2研究背景 4

1.2相关概念及研究意义 9

1.2.1相关概念及特征 9

1.2.2研究意义 11

1.3研究方法及拟解决问题 12

1.3.1研究方法 12

1.3.2拟解决问题 13

1.4研究思路及内容概要 14

1.4.1总体研究思路 14

1.4.2各章内容概要 14

第2章 住房问题研究综述 19

2.1国外住房问题和住房政策研究回顾 21

2.1.1住房问题与社会公正 21

2.1.2公共住房与住房福利 22

2.1.3对住房政策的研究和比较 25

2.1.4城市规划与规划工具的影响 31

2.1.5住房问题主要研究方法 36

2.2国内住房问题研究综述 38

2.2.1对住房保障及相关的研究 38

2.2.2对经济适用住房的研究 45

2.3本章小结 50

2.3.1回顾国外住房问题研究小结及启示 50

2.3.2当前经济适用住房研究的一些不足 52

第3章 公共商品住房分配及空间分布概论 65

3.1公共商品住房分配概述 67

3.1.1公共商品住房分配及其必备要素 67

3.1.2基于家庭效用需求的分析 68

3.1.3排队、有限产权和等候时间成本 71

3.2公共商品住房分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73

3.2.1内部竞争性问题 73

3.2.2非价格条件下的调节 73

3.2.3分配标准的复杂性 74

3.2.4监督机制和公正性的保证 76

3.2.5有条件地考虑需求差异 76

3.3公共商品住房基本分配模式 77

3.3.1行政配给模式或自上而下模式 77

3.3.2排队销售模式或轮候销售模式 77

3.3.3订购模式或公众参与销售模式 80

3.3.4市场过滤模式或二次分配模式 81

3.3.5私人开发商销售模式 83

3.4居住空间选择和居住空间分异 84

3.4.1城市居住空间选择 84

3.4.2公共住房计划空间选址 86

3.4.3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88

3.5公共商品住房空间分布概述 89

3.5.1建设选址和空间质量分配 89

3.5.2空间分布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91

3.5.3公共商品住房空间选址分布模式 92

3.6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和决策系统 96

3.6.1 GIS及空间统计分析 96

3.6.2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 98

3.6.3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实际应用 99

3.7本章小结 101

第4章 新加坡公共住房发展及其分配体系 107

4.1新加坡公共住房发展:从“广厦”到“恒产” 109

4.1.1新加坡公共住房发展综观 109

4.1.2新加坡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 110

4.1.3新加坡住房体系与“HDB”时代 113

4.2广厦:“居者有其屋”的提出与实现 116

4.2.1数量上满足居住需求 116

4.2.2质量上逐渐提高 117

4.2.3购买资格和收入水平挂钩 121

4.3恒产:社会财富结构的重塑 122

4.3.1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122

4.3.2公共住房的保值与增值 126

4.4新加坡公共住房分配体系 128

4.4.1新加坡公共住房分配体系的演变 128

4.4.2当前新加坡公共住房分配体系分析 133

4.4.3新加坡公共住房分配体系的分类和特点 139

4.5本章小结 140

第5章 新加坡公共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组织和分布 145

5.1土地、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 147

5.1.1城市土地征用概况 147

5.1.2城市规划体系概况 148

5.1.3城市总体空间布局 149

5.2新镇发展和公共住房空间分布 151

5.2.1新镇发展概况 151

5.2.2空间分布综观 151

5.2.3空间分布现状和规划目标 152

5.2.4空间分布演变 154

5.2.5价格空间变化和公私空间对比 158

5.3典型新镇内部空间组织 161

5.3.1土地利用和建筑密度 161

5.3.2基于邻里概念的空间组织 163

5.4大容量快速交通连接下的空间关系 166

5.4.1公共住房距市中心交通耗时 166

5.4.2以交通耗时为参照的空间分布 167

5.5各族空间分布:从分异到融合 169

5.5.1旧时各族间分异问题 169

5.5.2逐步实现各族空间融合 170

5.6本章小结 171

第6章 中国经济适用住房分配问题——以武汉为例 175

6.1中国经济适用住房概览 177

6.1.1经济适用住房的提出与发展 177

6.1.2现行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主要内容 178

6.1.3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销售概况 179

6.2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的运行机制 184

6.2.1考证对象的选择 184

6.2.2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发展历程 184

6.2.3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运行机制 186

6.2.4经济适用住房准入机制 188

6.3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和分配 189

6.3.1总体建设概况 189

6.3.2公开登记摇号销售模式 190

6.3.3公开销售经济适用住房分析 193

6.4经济适用住房等待队列分析 199

6.4.1基于登记信息数据库的分析 199

6.4.2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200

6.4.3队列选择模式分析 206

6.5分配问题及其影响分析 207

6.5.1被动选择及其原因分析 207

6.5.2分配结果的需求错位 210

6.5.3对于分配公正性的质疑 211

6.6本章小结 211

第7章 中国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问题——以武汉为例 213

7.1基本空间分布特点分析 215

7.1.1基本考察对象 215

7.1.2密度分区与项目规模 215

7.1.3住宅用地级别分布 218

7.1.4空间差异和多样化分析 220

7.2基于KDE对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分析 222

7.2.1 Kemel密度估计及其应用 222

7.2.2经济适用住房KDE计算 223

7.2.3基于KDE结果的时空演变分析 224

7.2.4基于KDE结果的快速交通缓冲分析 227

7.3基于DEM对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分析 228

7.3.1商品住房市场价格空间格局分析 228

7.3.2基于DEM模型的空间福利比较 234

7.3.3空间福利和价格弹性调整的探讨 236

7.4经济适用住房A-SDSS初步框架 241

7.4.1构建A-SDSS的必要性及其特点 241

7.4.2 A-SDSS的初步数据框架 242

7.4.3空间决策的公众参与过程 245

7.5本章小结 246

第8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249

8.1结论 251

8.1.1主要成果 251

8.1.2创新点 254

8.2研究展望 255

附录 257

附录1武汉市公开发售经济适用住房不同户型供需比例 259

附录2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登记摇号销售调查问卷 260

参考文献 263

后记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