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3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3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3
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4
三、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6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7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8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8
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2
第三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2
一、蛋白质的两性解离 12
二、蛋白质的高分子性质 13
三、蛋白质的沉淀 13
四、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14
五、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质 15
六、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15
第四节 蛋白质的分类 15
一、按分子组成分类 15
二、按分子形状分类 15
三、按功能分类 15
实验一 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6
实验二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20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23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23
一、核苷酸 23
二、核酸分子内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26
第二节 DNA的结构与功能 27
一、DNA的一级结构 27
二、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 27
三、DNA的超螺旋结构 28
四、DNA的功能 29
第三节 RNA的结构与功能 29
一、信使RNA 30
二、转运RNA 30
三、核糖体RNA 31
四、其他小分子RNA及RNA组学 32
五、核酶 33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33
一、紫外吸收性质 33
二、DNA的变性 33
三、DNA的复性 34
四、核酸分子的杂交 34
实验 RNA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35
第三章 酶 38
第一节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38
一、酶的分子组成 38
二、酶的活性中心 39
三、酶原与酶原的激活 40
四、同工酶 40
第二节 酶促反应的特点与催化机制 41
一、酶促反应的特点 41
二、酶促反应的机制 42
第三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43
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3
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4
三、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5
四、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6
五、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6
六、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6
第四节 酶的命名与分类 49
一、酶的命名 49
二、酶的分类 49
第五节 酶与医学的关系 50
一、酶与疾病的发生 50
二、酶与疾病的诊断 50
三、酶与疾病的治疗 50
实验 酶的特异性及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51
第四章 维生素 55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55
一、维生素A 55
二、维生素D 56
三、维生素E 56
四、维生素K 57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57
一、维生素B1 57
二、维生素B2 58
三、维生素PP 58
四、维生素B6 59
五、泛酸 59
六、生物素 60
七、叶酸 60
八、维生素B12 60
九、维生素C 61
实验 胡萝卜素的柱层析分离法 63
第五章 生物氧化 65
第一节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 65
一、呼吸链 66
二、氧化磷酸化 71
三、线粒体外NADH+H+的氧化 73
四、能量的生成、利用、转移与储存 74
第二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75
一、微粒体氧化体系 75
二、过氧化物酶体氧化体系 75
实验 琥珀酸脱氢酶及丙二酸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77
第六章 糖代谢 79
第一节 糖的化学性质及其生理功能 79
一、糖的化学性质 79
二、糖的生理功能 80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80
一、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 80
二、糖的有氧氧化 84
三、磷酸戊糖途径 90
第三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及糖异生 92
一、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92
二、糖异生 95
第四节 其他己糖的代谢 97
第五节 血糖 97
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97
二、血糖浓度的调节 98
三、血糖水平异常 99
四、葡萄糖耐量试验 99
实验一 比色分析法及分光光度法简介 101
实验二 血糖浓度的测定(氧化酶法) 102
实验三 血糖浓度的测定(邻甲苯胺法) 103
第七章 脂类代谢 105
第一节 脂类的化学性质、分布及生理功能 105
一、脂类的化学性质 105
二、脂类的分布 106
三、脂类的生理功能 106
第二节 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107
一、脂类的消化 107
二、脂类的吸收 107
第三节 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 107
一、脂肪的动员 107
二、甘油的分解代谢 108
三、脂肪酸的β-氧化 108
四、酮体的生成与利用 110
第四节 三酰甘油的合成代谢 111
一、脂肪酸的合成 112
二、α-磷酸甘油的来源 113
三、三酰甘油的合成 113
第五节 甘油磷脂的代谢 114
一、甘油磷脂的合成 114
二、甘油磷脂的分解 116
第六节 胆固醇代谢 116
一、胆固醇的合成 116
二、胆固醇的酯化 118
三、胆固醇的转化与排泄 118
第七节 血浆脂蛋白代谢 118
一、血脂 118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119
三、血浆脂蛋白的组成与功能 120
四、血浆脂蛋白代谢 121
五、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122
实验一 血清脂蛋白预染琼脂糖电泳 123
实验二 肝中酮体的生成 124
第八章 氨基酸代谢 126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26
一、氮平衡 126
二、蛋白质的生理需要量 127
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127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及氨基酸代谢概况 127
一、蛋白质的消化 127
二、氨基酸的吸收 128
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128
四、氨基酸代谢概况 128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129
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129
二、氨的代谢 131
三、α-酮酸的代谢 135
第四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136
一、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137
二、一碳单位代谢 138
三、含硫氨基酸的代谢 140
四、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 142
实验 组织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测定(赖氏法) 144
第九章 核苷酸代谢 147
第一节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147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147
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150
三、脱氧核苷酸的生成 151
第二节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51
一、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51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53
第三节 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153
一、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153
二、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154
第十章 物质代谢的调节 157
第一节 细胞水平的调节 157
一、代谢途径的区域化分布和限速酶 157
二、细胞水平的调节 158
第二节 激素水平的调节 161
一、细胞膜受体激素的信息传递 161
二、细胞内受体激素的信息传递 161
第三节 整体水平的调节 162
一、饥饿状态下的调节 162
二、应激状态下的调节 162
第十一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164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164
一、DNA的半保留复制 165
二、DNA的损伤与修复 167
三、反转录 168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 169
一、参与转录的物质 169
二、转录过程 170
三、转录后的加工 171
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72
一、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 172
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174
三、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177
四、干扰和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因素 178
第四节 重组DNA技术与聚合酶链反应 178
一、重组DNA技术 178
二、聚合酶链反应 179
三、基因工程与PCR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180
第五节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180
一、基因组学 180
二、蛋白质组学 180
第六节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180
一、癌基因 180
二、抑癌基因 181
第十二章 血液生物化学 183
第一节 血液的化学成分 183
第二节 血浆蛋白质 184
一、血浆蛋白质的分类 185
二、血浆蛋白质的功能 185
第三节 红细胞的代谢 186
一、血红蛋白的合成 186
二、成熟红细胞的糖代谢特点 188
实验 血清尿素测定(二乙酰一肟法) 189
第十三章 肝生物化学 191
第一节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191
一、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191
二、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192
三、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192
四、肝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192
五、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192
第二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193
一、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 193
二、生物转化的特点 195
三、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195
第三节 胆汁与胆汁酸代谢 196
一、胆汁 196
二、胆汁酸的分类 196
三、胆汁酸代谢 197
四、胆汁酸的功能 198
第四节 胆色素代谢 198
一、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 198
二、胆红素在肝中的转变 200
三、胆红素在肠中的变化和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200
四、血清胆红素与黄疸 200
第五节 常用的肝生化检验项目 201
第十四章 水与无机盐代谢 203
第一节 体液 203
一、体液的含量与分布 203
二、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204
第二节 水代谢 205
一、水的生理功能 205
二、水的来源与去路 205
三、婴幼儿水代谢的特点 206
第三节 无机盐代谢 206
一、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206
二、钠、氯、钾的代谢 207
三、水与无机盐代谢的调节 208
四、水与无机盐代谢失常的类型 210
五、钙、磷及镁的代谢 210
六、微量元素 213
实验 血清钙测定(甲基百里酚蓝比色法) 215
第十五章 酸碱平衡 218
第一节 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来源 218
一、酸性物质的来源 218
二、碱性物质的来源 219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219
一、血液的缓冲系统 219
二、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221
三、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221
第三节 酸碱平衡与电解质代谢的关系 223
一、酸碱平衡与血钾浓度的关系 223
二、酸碱平衡与血氯浓度的关系 223
三、阴离子间隙 224
第四节 酸碱平衡失常的类型及血液测定指标 224
一、酸碱平衡失常的类型 224
二、测定酸碱平衡失常的生化指标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