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走进茶的前世今生 12
神农遇茶的传说 12
“茶”字的由来和历史演变 14
中国是茶的故乡 16
茶源自何处 16
客来敬茶是中国的传统 16
一壶香茗遍天下:茶在世界的传播 18
茶马古道 18
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18
茶之趣事 22
以茶代酒的故事 22
禅门公案:吃茶去 22
宋徽宗与《大观茶论》 24
茶的生长条件 26
四大茶区 28
茶叶的制作过程 30
采摘 30
晾青与萎凋 30
杀青 30
揉捻 32
发酵 32
渥堆与陈放 32
干燥 34
紧压 34
茶叶的分类方法 36
六大茶类和再加工茶 38
茶叶的选购 40
茶叶的保存方法 42
专题 烹茶方法的演变 46
专题 陆羽和《茶经》 50
专题 茶叶的保健功效 52
第2章 水如茶之母,器如茶之父泉从石出更清冽 56
古人寻泉评水 56
好水四标准 58
宜茶美水 60
科学煮茗 62
专题 各地名泉汇集 64
茶具大观 66
茶盘 66
茶叶罐 68
随手泡 70
茶壶 71
盖碗 74
品茗杯 76
闻香杯 78
公道杯 80
过滤网和过滤架 82
茶巾 84
杯垫 86
盖置 88
茶荷 90
水盂 92
养壶笔 94
普洱茶针 96
茶道六用 98
茶宠 100
专题 宜兴紫砂壶为壶中翘楚 102
专题 饮茶器具如何选购 110
第3章 赏茶知味,轻松泡茶分外香泡茶的正确礼仪 114
泡茶的礼仪 114
奉茶的礼仪 114
品茶的礼仪 116
泡茶的方法 118
绿茶的冲泡 122
乌龙茶的冲泡 130
红茶的冲泡 137
黑茶的冲泡 142
白茶的冲泡 145
黄茶的冲泡 148
花茶的冲泡 150
专题 花草茶和造型花茶赏析 154
专题 不同场合的泡茶法 156
专题 残茶物尽其用 160
专题 茶与点心的完美结合 162
专题 一天乐饮 164
第4章 香叶嫩芽,洁性涤尘 168
绿茶——自古佳茗似佳人 168
西湖龙井 172
碧螺春 174
黄山毛峰 176
太平猴魁 178
六安瓜片 180
信阳毛尖 182
蒙顶甘露 184
金奖惠明 186
安吉白茶 188
乌龙茶——紫砂七泡有余香 190
安溪铁观音 194
冻顶乌龙 196
武夷大红袍 198
武夷肉桂 200
武夷水仙 202
黄金桂 204
凤凰单枞 206
阿里山乌龙 208
永春佛手 210
红茶——香高味浓独树一帜 212
祁门红茶 216
正山小种 218
滇红茶 220
红碎茶 222
金骏眉 224
黑茶——品味能入口的古董 226
普洱生茶 230
普洱熟茶 232
六堡茶 234
茯砖茶 236
安化黑茶 238
沱茶 240
雅安藏茶 242
白茶——北苑灵芽天下精 244
白毫银针 248
白牡丹 250
贡眉 252
新工艺白茶 254
黄茶——金镶玉色尘心去 256
君山银针 260
霍山黄芽 262
广东大叶青 264
蒙顶黄芽 266
花茶——闻花香,品茶韵 268
茉莉花茶 272
玫瑰花茶 274
黄山贡菊 276
第5章 清心悠然悟茶道 280
“茶”颜观色闻香品味 280
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 280
在清幽中慢慢品味 282
茶宜静品 282
将茶香寄情于山水间 285
自古药食同源生 286
中国的茶道 290
佛、儒、道对茶道的影响 290
四字真谛 292
品茶之“三乐”“四妙” 294
我国各地茶俗 296
汉族清饮法 296
维吾尔族的奶茶与香茶 296
藏族酥油茶 296
蒙古族咸奶茶 296
纳西族的龙虎斗 298
傣族、拉祜族的竹筒香茶 298
白族三道茶 298
土家族擂茶 298
回族罐罐茶 298
世界各地的茶俗 300
日本的茶道 300
茶入文化 310
茶与诗词 310
茶与歌舞 310
茶与书画 310
茶与戏曲 310
附录 312
名优绿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 312
乌龙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 313
工夫红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 314
黑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 315
白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 316
黄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 317
花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