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万年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洪斌编著
  • 出 版 社: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9624506662
  • 页数:83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上古 1

一、历史学 1

二、说古谈今话中国 3

三、宇宙起源 4

(一)宇宙诞生的奥密 4

(二)破解太阳 6

(三)破解地球 7

(四)太阳、地球、月球与人类生息相关 8

(五)地质年代是考古标尺 8

地质年代表 9

四、人类起源奥密 11

盘古王时代 12

天皇氏时代 14

地皇氏时代 14

人皇时代 15

有巢氏时期 15

五、三皇其况 15

燧人氏时代 16

伏羲氏时代 18

伏羲氏时代文明政绩 19

伏羲氏时代帝位年表 21

女娲氏 24

(一)女娲氏炼石补天 24

(二)模拟女娲氏炼五色石断龟足,捏黄土作人 25

(三)女娲与伏羲婚配 26

(四)女娲执政 26

(五)结语 26

炎帝神农氏时代 26

炎帝神农氏 26

(一)炎帝氏 26

(二)神农氏 27

炎帝氏时代帝位年表 29

神农氏时代帝位年表 29

六、五帝其况 30

黄帝时代 30

黄帝轩辕氏 30

(一)泰山封禅,分封官员 31

(二)釜山会盟,统一天下 31

(三)命创造,形成就 32

(四)黄帝施政,区别善恶 34

(五)帝都、帝陵、帝祠文化 34

黄帝时代帝位传承 35

轩辕黄帝时代帝位年表 36

玄帝颛顼时代 38

帝喾时代 39

(一)帝喾家族 39

(二)高辛氏女嫁槃瓠 40

(三)帝喾文化遗迹 41

帝喾时代帝位年表 41

帝尧时代 42

(一)帝尧家族 42

(二)帝尧施政 43

(三)武治部族,稳执政权 44

(四)尧崩帝位传承 44

帝舜时期 45

夏禹王时期 50

浙江绍兴禹陵村 53

尧舜禹禅位关系年表 54

第二章 夏朝 55

一、“夏商周断代工程”改写了中国历代纪元年表 55

二、夏朝概况 55

三、夏帝在位年 55

四、夏朝名人及其文化遗迹 56

夏王及名人 56

夏文化遗迹 58

第三章 商(殷)朝 60

一、商朝概况 60

二、商帝在位年 60

三、商朝名人及其文化遗址 61

商都殷墟 61

商帝及名人 62

商文化遗址 64

第四章 周朝 67

一、周朝概况 67

二、周王在位年表 67

三、周朝名人及文化遗址 69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69

西周之王 71

东周之王 72

周朝战争及文化遗址 73

四、周朝诸侯国 75

(一)齐国 田齐国 75

(二)古晋 80

(三)楚国 83

(四)古宋国 88

(五)卫国 91

(六)陈国 93

(七)蔡 98

(八)曹 100

(九)郑 101

(十)燕 103

(十一)鲁国 107

(十二)秦古国(见五章秦国) 124

五、东周时期属国 109

(一)吴国 109

越(于越)王在位年 112

(二)韩国 115

(三)魏国 116

(四)赵国 117

六、周朝其它小国 许、邢、杞、虢、芮、滕、息、莒、邓、黄、邗、梁、唐、中山国、鲜虞、虞国、部 120

七、周朝诸侯国兴亡表 122

第五章 秦国 124

一、概况 124

秦古国 124

秦帝国 124

二、秦古国诸王在位年 124

三、秦帝王在位年 125

四、秦帝王,故城、长城,战争遗址 126

五、秦古国之王 128

六、秦帝国之帝 129

七、陈胜起义战争胜负 132

第六章 汉朝 136

一、西汉概况 136

二、东汉概况 136

三、西汉诸帝在位年 136

四、东汉诸帝在位年 138

五、西汉之帝,名人之事 139

战争胜负,汉墓遗址 139

西汉之帝简况 139

六、刘邦的干将,汉设诸侯国 142

七、汉墓文物 144

八、东汉之帝,豪强名人 147

第七章 三国 151

一、魏概况 151

二、蜀概况 151

三、吴概况 151

四、三国诸帝在位年 151

五、三国诸帝之事 152

第八章 晋朝 160

一、西晋概况 160

二、东晋概况 160

三、两晋政治 160

四、西晋诸帝在位年 160

五、东晋诸帝在位年 161

六、西晋、东晋诸帝之事 162

西晋诸帝之况 162

东晋诸帝之况 163

七、东晋时期五胡十六国 165

八、五胡十六国兴亡表 177

第九章 南北朝 179

一、南北朝概况 179

二、南朝 179

三、北朝 179

四、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之帝及在位年 179

五、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诸帝及在位年 186

第十章 隋朝 195

一、隋朝概况 195

二、隋帝在位年 195

三、隋帝之况 195

四、隋运河、长城 197

第十一章 唐朝 199

一、唐朝概况 199

二、唐朝诸帝在位年 199

三、唐朝 202

四、唐帝、宰相 202

五、陵墓遗址 204

六、唐方镇、政权 205

七、政治事件 206

八、名人轭事 207

九、战争、会盟、古迹文物 208

第十二章 五代十国 211

一、五代十国概况 211

二、五代之帝及在位年 211

三、十国之主及在位年 215

四、五代十国兴亡 223

五、附:大理国、渤海国、南诏国、于阗国 223

第十三章 宋朝 229

一、北宋概况 229

二、南宋概况 229

三、北宋诸帝在位年 229

四、北宋之帝 230

五、战争与和议 232

六、名人轭事 234

七、南宋诸帝在位年 236

八、南宋之帝 236

九、战争与和议 238

十、爱国英雄流芳千古 240

十一、议和投降 242

第十四章 辽(契丹) 243

一、辽(契丹)概况 243

二、辽、北辽、西辽诸帝在位年 243

三、辽之帝 244

四、北辽之帝 245

五、西辽之帝 245

六、辽官 246

第十五章 西夏 247

一、西夏概况 247

二、西夏诸帝在位年 247

三、西夏之帝 248

四、西夏战争 250

第十六章 金 251

一、金概况 251

二、金诸帝在位年 251

三、金帝之事 252

四、金宋战争与和议 253

第十七章 元朝 255

一、元朝概况 255

二、元诸帝在位年 255

三、蒙古演变元代历程 256

四、元帝之况 257

五、元都城、宫殿 258

六、战争与兵变 259

第十八章 明朝 261

一、明朝概况 261

二、明诸帝在位年 261

三、明朝之帝 262

四、明朝战争其况 264

五、官署、法制 267

六、名人轭事 267

七、明朝文物 270

第十九章 清朝 272

一、清朝概况 272

二、清朝诸帝在位年 272

三、清帝之况 273

四、名人轭事 277

五、鸦片战争 284

六、中日战争 289

七、中日条约 290

八、八国联军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293

九、清军与国内社团战争 296

十、清军与内地革命团体战争 298

十一、清朝文物功碑 302

十二、军政合一八旗制 303

十三、太平天国、革命政权、义和团运动 307

第二十章 中华民国 314

一、中华民国概况 314

二、中华民国三个时期总统、主席在位年 314

三、清末革命组织与运动 316

四、辛亥革命 320

五、名人轭事 322

第廿一章 昔时行政区域,今日省市政区 328

一、北京市(共和国首都) 328

(一)今日北京 328

(二)昔时北平,今即北京 328

(三)紫金城宫殿之况 331

二、京师 京、邑、城、道、路、府之况 332

三、直隶省、州、厅之况 337

四、天津 县、府、衙门、条约之况 338

五、河北 邯郸、郡县、陵墓之况 340

六、山西 太原:郡、县、府之况 342

七、内蒙古 盟、郡、行省、路之况 344

八、辽宁 辽东、辽阳、奉天、沈阳故宫 346

九、吉林省 吉林、长春府、厅、县 347

十、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上京府路 348

十一、上海 350

(一)上海县、奉贤县 350

(二)英、法、美租地、租界 351

十二、江苏 352

(一)江南、江北 352

(二)徐州 354

(三)南京 354

南京应天府、江宁府 354

南京六部六科 355

(四)苏州 357

(五)常州 357

(六)兖州、南通州 358

(七)建康,六朝宫殿 358

十三、浙江 359

(一)浙江道 359

(二)浙东、浙西 360

(三)上八府下三府 361

临安、绍兴 362

处州、丽水县 363

温州、衢州 363

十四、安徽 364

(一)汉时郡县 364

(二)三国战乱 365

(三)淮东、淮南 365

十五、福建 366

福建行省 366

(一)闽 366

(二)福建 367

(三)厦门 368

十六、江西 368

(一)江西省、府、县 368

(二)江西道、路 369

(三)九江,江西光复 370

(四)南康 371

(五)瓷都 371

十七、山东 372

(一)山东省 372

(二)济南 372

(三)山东道、路、部 372

(四)济北、济宁、曲阜 373

十八、河南 374

(一)河南行省 374

(二)郑州 376

(三)开封 377

(四)洛阳 378

(五)商丘、安阳 379

(六)文物遗留 380

十九、湖北 380

(一)湖北行省 380

(二)武昌 381

(三)宜昌都城,李时珍 382

二十、湖南 382

(一)湖广、荆湖行省 382

(二)长沙 383

(三)岳阳、衡阳、衡州 384

廿一、广东 385

(一)广东道、路、行省 385

(二)广州路、府 385

(三)虎门抗英销烟 387

廿二、广西 387

广西、桂林简况 387

廿三、海南省 389

南海简况 389

廿四、四川 重庆 389

(一)四川行省 389

(二)西川路、府 390

(三)成都县、府、路 391

(四)重庆府、路 391

廿五、贵州 贵州省、道,贵阳、遵义府 392

廿六、云南 云南道、府、行省,昆明县、城 392

廿七、西藏 藏族、布达拉宫、转世活佛,达赖、班禅西藏政教领袖 394

廿八、陕西 397

(一)陕西道、路、行省 397

(二)咸阳郡、县、宫 399

(三)长安 399

(四)西安府、故宫 400

(五)延安郡、府、屯田 400

廿九、宁夏 400

(一)西夏古国、兴庆府 400

(二)宁夏行省 401

三十、新疆 401

(一)西域、丝绸之路 401

(二)新疆省、乌鲁木齐,伊犁四大镇 402

卅一、甘肃 404

(一)天水郡、泰州府、敦煌郡、县,玉门关 404

(二)甘肃行省、甘州路、府,嘉峪关 405

(三)敦煌石窟、文物 406

卅二、青海 西宁州、西宁府 407

卅三、台湾 台湾城、府、县、省 407

卅四、香港 408

卅五、澳门 409

第廿二章 昔时基层 政权机构 410

一、州、九州、十二州、十九州 410

(一)冀州 412

(二)兖州 412

(三)青州 413

(四)徐州 413

(五)扬州 414

(六)荆州 415

(七)豫州 415

(八)梁州 415

(九)雍州 416

(十)十二州 416

(十一)十九州 418

(十二)知州、知府官 420

(十三)南北通州 421

二、郡 郡、郡宫、卅六郡、郡县制 421

三、道 道、道官、十道、十三道、十五道 425

四、路 十五路、二十四路 427

五、省 行省、三省、二十二省 428

六、府 府丞、府尹、府尊 430

七、厅 厅长、厅丞、厅直 432

八、县 433

(一)县官、县令、令尹 433

(二)上县、中县、下县 436

九、乡里保甲 437

(一)乡坊、里甲 437

(二)閭邻、乡党、保甲 439

第廿三章 中央政府机构 441

一、总理国事 441

二、四省 445

(一)尚书省 445

民部 454

尚书北部曹 455

(二)中书省 455

内史省 459

舍人省 461

(三)秘书省 461

(四)门下省 464

内书省 465

三省三司 465

三、六部六科 467

(一)吏部、吏科 467

(二)户部、民科 469

(三)礼部、礼科 470

(四)兵部、兵科 473

(五)刑部、邢科 474

(六)工部、工科、四科、六科 476

四、都、都官 478

五、司、司官 481

宣慰司 483

六、宫廷内侍省 483

七、宫廷内务府 484

八、宫廷内府 486

九、宫廷内阁 487

十、宫廷史馆 489

十一、宫廷翰林院 490

十二、宫廷太史局 494

十三、京都殿阁馆 495

(一)南三阁北四阁 495

(二)殿阁馆 496

集贤院、集贤殿 500

天坛、地坛 501

十四、署官 501

十五、王府 502

十六、开府 503

十七、勋府 504

十八、东府、南府 505

十九、少府 506

二十、南北两院 507

宣抚司 508

廿一、通政、通事 508

廿二、枢密院 510

廿三、监察院 511

监察御史 513

廿四、御史府、台 514

刺史 516

巡检 517

廿五、按察、检察 518

廿六、防御 522

廿七、留守 522

廿八、观察 523

廿九、卫尉 523

三十、左司 525

卅一、右司 526

第廿四章 皇帝宫室 528

一、皇帝都城 528

二、皇帝国事三朝见拜 533

三、侍卫皇帝 535

四、侍奉皇帝 537

五、皇宫 544

六、皇帝圣旨、金印、金牌 546

七、政事堂、奏事处 547

八、太子东宫 550

九、詹事府,管东宫 551

十、太官署掌膳食 552

十一、宰相府 554

十二、丞相府 556

十三、三公府 557

十四、九寺署、九卿 562

十五、皇宫女官 564

十六、太常、宗庙 566

十七、国公、国师 567

十八、国子寺 568

十九、太府寺 570

二十、光禄寺掌门户 572

廿一、太仆寺、掌舆马 573

第廿五章 历代京都、名城 575

一、东南西北中 575

二、历史名城 582

开封洛阳等 582

三、五都五京 593

(一)东都东京 593

(二)南都南京 595

(三)西都西京 599

(四)北都北京 600

(五)中都中京 604

(六)上都上京 606

(七)五都五京 607

第廿六章 科举封官 609

一、程序、科目 609

二、科举生员 610

三、文考方式 613

四、武考方式 616

五、试卷 617

六、生员院校 619

七、科考发榜 621

八、舞弊处罚 624

九、考官 625

十、登科 626

十一、选官 626

十二、官阶级别 628

(一)赐爵 628

(二)官阶、封赠 633

(三)大官小官 638

(四)六官 644

十三、儒、道、佛、理、宗教 647

(一)儒家儒教 647

(二)道家道教 652

麻姑(仙女) 653

彭祖(老子) 653

神仙、人与神 654

人与神仙、精与气 654

魂与魄、鬼与神 655

(三)佛家佛教 658

(四)理学、洛学 660

十四、世界宗教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662

(一)佛教(略) 662

(二)基督教 662

(三)伊斯兰教 663

十五、谈天说地 663

第廿七章 军事 669

一、机构与军官 669

(一)军事首领 669

(二)军事机关 670

(三)地方军事机构 672

(四)中央军事机关 676

(五)都统军事机关 680

(六)中军机构 683

(七)行军机构 685

(八)骠骁车骑 687

(九)八旗军事 689

(十)地方基层军事 690

二、战争要地关隘等三十多处关卡 694

(一)山海关、嘉峪关 694

(二)九隘,战争,要塞 698

三、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698

(一)中日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698

(二)中英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702

(三)中法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706

(四)中俄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708

(五)中美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714

(六)中葡、中德不平等条约 715

(七)八国联军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716

(八)八国侵华,强租借地 718

第廿八章 历代赋税 720

一、户口 720

二、盐茶之税 721

三、田赋南粮北运 723

四、徭役杂税 726

五、屯田、屯田部 728

六、公屯、民屯 729

七、公田、民田 729

八、井田 732

九、均田制,两税法 732

第廿九章 杂史 734

一、京杭运河 734

沟、渠、河流系成运河 734

二、长江 739

三、黄河 740

四、万里长城 742

诸国筑长城 743

五、四大发明 746

六、古代文化遗址 748

(一)石器时代 748

(二)石器时代遗址 749

(三)古代都城作坊遗址文物 756

(四)甲骨文、汉简、帛书 762

(五)碑、石窟、穴居 764

(六)商、周墓葬、船葬、悬棺葬、曾侯乙编钟 767

七、四面八方民族 772

(一)东、东北民族 772

(二)南、西南民族 773

(三)西、西北民族 775

(四)北方民族 779

(五)中原民族 781

八、宗族、帝王、谥号、庙号 783

九、六十甲子干支表的应用 786

十、历代公元与干支对照年表 787

十一、历代历史统计年表 817

撰《华夏万年史》参考资料 821

后记 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