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1.1形象学与翻译学的契合点 1
1.1.2选择凯鲁亚克及《在路上》的译介作为研究个案的原因 4
1.1.3形象学理论简介 7
1.1.4比较文学形象学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18
1.2文献综述 28
1.2.1关于形象的哲学思考及相关研究 28
1.2.2与形象有关的翻译研究 34
1.3本书的写作目的、方法及结构 40
第二章 凯鲁亚克及《在路上》在原语文化中的形象 45
2.1凯鲁亚克在原语文化中的形象 45
2.1.1永远的精神漫游者凯鲁亚克 45
2.1.2作品简介 53
2.1.3创作观念 56
2.1.4凯鲁亚克与“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 61
2.2《在路上》在原语文化中的形象 71
2.2.1《在路上》内容简介 71
2.2.2写作过程与出版经过 74
2.2.3《在路上》的经典化过程 77
第三章《在路上》在中国的形象变迁 83
3.1用于政治批判的反面教材 85
3.1.1建国初期的翻译政策与《在路上》的初译 86
3.1.2翻译与定型化形象的相互影响 93
3.1.3西方主义式的想象——作为政治行为的翻译 100
3.1.4官方设定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差异 106
3.2褒贬不一的畅销书籍 110
3.2.1新时期翻译政策对“垮掉派”译介的影响 110
3.2.2合法化努力对《在路上》及作者形象转变的推动作用 120
3.2.3文学评论中的《在路上》及凯鲁亚克形象的变化 126
3.3一版再版的经典之作 128
3.3.1大众文化对“垮掉派”译介的影响 128
3.3.2翻译与经典的建构及重构 139
3.3.3作为赞助人的出版机构对《在路上》及凯鲁亚克形象的影响 146
3.3.4译者的权威性对作品形象的影响 154
第四章 翻译活动与译作形象建构 159
4.1译者通过类文本对作者及作品的形象塑造 161
4.1.1译者通过类文本对作者的形象塑造 163
4.1.2译者通过类文本对作品形象的塑造 172
4.2译者通过翻译行为塑造的译作形象 180
4.2.1信息增删对译作形象的影响 180
4.2.2对涉及“垮掉的一代”的内容的处理 194
4.3读者因素对作品形象产生的影响 205
4.3.1《在路上》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209
4.3.2中国摇滚乐界对《在路上》形象传播的影响 217
第五章 翻译的形象之维 220
5.1译象之思:翻译与形象 220
5.1.1象与译 220
5.1.2译与易 223
5.1.3“翻”与“译”之多重内涵——通假字中的翻译形象 225
5.2翻译与形象建构 228
5.2.1翻译与形象 228
5.2.2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形象 231
5.2.3翻译与他者形象 233
5.2.4翻译与异国形象 237
5.3文化安全与翻译政策 239
5.3.1文化安全与翻译政策 240
5.3.2翻译——尊重他者,完善自我 247
结论 250
参考文献 257
后记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