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试论研读《庄子》的方法 1
第一节 研读《庄子》可能面临的重大问题 2
第二节 解读《庄子》的方法 14
第三节 结语 28
第二章 庄子哲学的形成背景 32
第一节《庄子》的外部分析 33
第二节《庄子》的内部研究 39
第三节 结语 58
第三章 论庄子的思辨方法 60
第一节 从庄子的伯夷、叔齐论,论其思辨方法 61
第二节 从庄子的〈逍遥游〉,论其思辨方法 66
第三节 从庄子的〈齐物论〉,论其思辨方法 69
第四节 结语 74
第四章论《庄子》外篇的特点 76
第一节 善於比喻 76
第二节 拥护道家,并批评其他各家的思想 80
第三节 注解老子的思想 85
第四节 注解、阐扬庄子的学说 91
第五节 结语 94
第五章论《庄子》杂篇的意义与问题 95
第一节论《庄子》杂篇的问题 95
第二节论《庄子》杂篇的意义 107
第三节 结语 111
第六章 评论庄子的形上智慧 112
第一节 论庄子的形上智慧 112
第二节 评庄子的形上智慧 121
第三节 结语 128
第七章 论庄子的真人、圣人、神人以及至人 130
第一节 何谓圣人? 131
第二节 何谓神人? 135
第三节 何谓至人? 139
第四节 论圣人、神人、至人的异同 146
第五节 何谓真人?与以上三种人的关系如何? 147
第六节 结语 149
第八章 比较先秦儒家与庄子所谓「君子」、「小人」的差异 151
第一节 比较儒道学说的差异 151
第二节 论先秦儒家所谓「君子」与「小人」的意涵 152
第三节 论道家——庄子的君子与小人 159
第四节 比较儒家与庄子所谓的「君子」、「小人」两概念之差异 166
第五节 庄子说「君子、小人一也」的意义 168
第六节 结语 170
第九章 评论庄子的中心理论——〈齐物论〉 171
第一节论〈齐物论〉 171
第二节评〈齐物论〉 185
第三节结语 196
第十章 评论〈逍遥游〉篇 199
第一节论〈逍遥游〉篇 199
第二节评〈逍遥游〉篇 215
第三节 结语 226
第十一章 评论〈养生主〉篇 230
第一节 论养生的意义与〈养生主〉篇的内容 230
第二节 分析〈养生主〉的寓意 239
第三节评〈养生主〉篇 243
第四节 结语 248
第十二章 评论〈人间世〉篇 251
第一节论〈人间世〉篇 251
第二节评〈人间世〉篇 259
第三节 结语 268
第十三章 评论〈德充符〉篇 271
第一节论〈德充符〉篇 272
第二节评〈德充符〉篇 282
第三节 结语 290
第十四章 评论〈大宗师〉篇 292
第一节论〈大宗师〉篇 292
第二节评〈大宗师〉篇 302
第三节 结语 309
第十五章 评论庄子的政治论——〈应帝王〉篇 311
第一节 评论蒲衣子的看法 313
第二节 评论狂接舆的见解 315
第三节 评论无名人之说法 318
第四节 评论老聃之学说 320
第五节 评论壶子之学说 323
第六节 评论浑沌日鑿一窍之寓言 324
第七节 结语 325
第十六章 评论〈秋水〉篇 327
第一节 评论〈秋水〉篇的重要意义 327
第二节 评论〈秋水〉篇的问题 343
第三节 结语 350
第十七章论〈天下〉篇之主旨与作者问题 352
第一节〈天下〉篇的主旨 352
第二节论〈天下〉篇的作者问题 356
第三节 结语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