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童年和少年时代 1
我的父母 1
我的家庭 6
抗战时期在重庆 8
童年生活 12
抗战胜利到上海 16
上海解放 20
第二章 参军搞气象 27
兰州气象军干校的生活 27
兰州气象观测短训班学气象观测 31
从兰州到乌鲁木齐行军路上 35
建乌鲁木齐气象站和塔城气象站 38
中央气象局天气预报短训班学习 40
兰州区域气象台搞天气预报 45
24小时变压图的研制 48
成立研究组 50
20世纪50年代的集体生活 52
张玉昆老局长 55
入党 59
北京大学函授 61
自学 64
学哲学 67
毅力的培养和锻炼 70
恩师陶诗言先生 73
预报短训班任教 78
长期预报 81
气象统计预报 86
预报多面手 90
第三章 干校“锻炼”与下放临夏 94
省气象局“文革”与“贺信事件” 94
到“五七”干校“锻炼” 98
下放到临夏回族自治州气象局 102
“小狗事件”和招收知青 105
“美国教授”和知名人士 107
深入临夏农村 109
探索气象为农业服务 114
预报业务基础建设 117
专题预报 120
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和兰州大学统计预报学习班讲课 123
关于提拔州气象局副局长的问题 125
第四章 到兰州中心气象台工作 129
任兰州中心气象台主任工程师 129
《中国西北天气》的编写和出版 132
专台和县站预报基础建设和专题预报 134
“4.22”特强沙尘暴会战的历史意义 135
技术职称的评定和聘任 139
第五章 干旱气象研究 145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的成立 145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的组织调整 149
干旱气象考察团赴美考察 153
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161
研制大型蒸渗计 165
干旱气候资源的两重性和阳光农业—沙产业 170
干旱减灾系统工程研究 175
对干旱减灾问题的思考 182
学风 186
科研所体制改革 190
当所长 195
困扰 199
第六章 退休生活 204
参加编写《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水资源的影响和对策调研报告》 204
受聘咨询专家和科学顾问 208
探索研究气候变化对良渚文化发展和消失的影响 215
贤内助 218
面对疾病 223
融入社会 229
摄影 233
回顾与反思 236
跋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