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关于人类价值实现的科学 1
一 价值实现的一般原理 2
二 文化价值的主体性格 10
三 价值实现与人性研究 16
四 建立一种人类价值实现的科学 27
第二章 从自在的实现到自为的实现 37
一 自在的无主体性 39
二 自为的泛主体性 46
三 自为的原始综合 55
四 自为的主客体分化 62
第三章 不同文化世界的人性结构与价值实现 69
一 不同文化世界的人性结构 70
二 文化的先验价值判断能力 76
三 价值判断的先验综合 83
四 先验综合与价值实现 94
第四章 历史实现的主体性格 100
一 历史的文化本质与主体性 101
二 历史规律与人的价值选择 115
三 人在历史上的自主性 126
第五章 价值实现与主体间意向性结构 136
一 价值实现的群体本位与个人本位 138
二 主体间关系与意向性结构形态 149
三 意向行为的逻辑关系与非逻辑关系 158
第六章 情境界定因明论 169
一 情境界定的主体性思维 171
二 情感力量与理性精神 180
三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191
四 人生的隔与不隔 201
第七章 价值实现的广泛因果论 212
一 关于宇宙结构秩序的价值思维肯定 214
二 全方位结构的价值因果联系 223
三 广泛因果论与价值思维判断主体性 234
第八章 文化逻辑及其辩证法的运动 243
一 人生逻辑与文化存在 245
二 生活的小逻辑与大逻辑 257
三 大道的超逻辑运动 266
第九章 知识结构与价值实现 276
一 知识积累与人性发展 278
二 知识结构与价值秩序 288
三 自然知识在人性发展中的地位 297
四 人文知识与人生价值观 305
第十章 深层价值实现的悟性 314
一 悟性的文化意义 316
二 悟性与价值体验 326
三 悟性与知识联想 335
四 悟性与精神升华 346
第十一章 寻求大化流行的中华人本精神 356
一 中华人本精神及其深厚的哲学基础 357
二 中华人本精神的衰微与哲学体系的僵化 373
三 中华人本精神的归复与哲学重建 388
第十二章 人学三大定理与现代人的价值实现 399
一 第一、第二定理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400
二 排除第三定理理解中的非理性 411
三 为人的价值实现创造更多样有利的机制 417
四 尊重人吧,它将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