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从两本书说起 1
二、对中国哲学的基本认识 5
三、中国哲学史的分期 10
四、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 15
五、中国哲学通史之检讨与中国哲学断代和专题之研究 19
六、中国哲学史的前瞻 26
第一卷 先秦时期:中国文化原初形态之百花齐放 31
弁言 31
第一章 上古思想之趋势 33
第一节 原初的观念形态 33
一、文献举要 33
二、史官为古代学术之府,乃观念之所从出 34
三、观念之结集 35
第二节 周初之「敬」的观念 37
一、人的精神之自觉 37
二、祀敬内转而为敬德 38
三、由忧患意识与敬畏感转出道德意识 39
四、敬的哲学 40
第三节 礼的时代与宗教人文化 40
一、礼与彝 40
二、礼的时代 41
三、宗教人文化 42
第四节 天命下贯而为「性」的思想趋势 45
一、天命观念 45
二、天道的肯定 46
三、三段重要文献 46
附识:郭店竹简出土对先秦哲学之关系述略 49
第二章 孔子的仁教 51
第一节 道之本统的再开发 51
一、继往开来的孔子 51
二、「道之本统」的再开发 53
第二节 仁的意义与特性 54
一、仁是全德之名,仁是真实生命 54
二、仁是人格发展的圆满境界 56
三、仁的特性,曰觉与健 57
第三节 仁智圣的生命领域 59
一、仁智对举与仁且智 59
二、仁智双彰以成圣 60
第四节 由仁智圣遥契性与天道 60
一、性与天道与孔子的圣者情怀 61
二、天道中的情与理 62
三、遥契二义 62
第五节 义命观念与主宰性之肯定 63
一、义的定然性与时宜性 64
二、命令义之命与命定义之命 65
三、从尽义知命到义命合一 66
第六节 宗教性与宗教精神 69
一、孔子对原始宗教的态度 69
二、儒家的宗教性 71
第七节 义务与自我问题 75
一、义务问题与人伦责任 76
二、成德之教中的自我问题 78
第八节 孔门弟子及其流派 79
一、传道之儒 81
二、传经之儒 85
三、曾点传统 88
第三章 墨子的思想理论 91
第一节 天志——最高的价值规范 91
一、天志:现实世界唯一的「法仪」 91
二、天的涵义 93
三、附说墨子的「鬼神」观念 95
第二节 尚同——权威主义的政治论 95
一、国家的起源 95
二、尚同的政治机构及其政治规定 97
三、层层上同,上同于天 98
四、尚贤与众贤之术 99
第三节 兼爱——爱的社会之向往 100
一、形成「兼爱」观念的理路 100
二、兼爱本乎天意 102
三、兼爱与推爱 102
四、非攻——兼利天下 103
第四节 功利实用的文化观 104
一、节用、节葬 104
二、非乐 105
三、立三表以非命 106
四、非儒——功利主义的思想 107
第五节 墨学的评论 109
一、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 110
二、僈差等,有见于齐,无见于畸 111
三、利他的义道及其限制 112
第六节 墨学的再检讨 113
一、兼爱与天志 113
二、义与利:以利为义 114
三、绝对的利他主义 115
四、墨家与宗教 116
第四章 孟子的心性之学 119
第一节 即心言性——性善 119
一、承孔子之仁而言心 120
二、四端之心三义 120
三、以心善言性善 121
四、性善的论证 124
五、「心、性、才、情」之意涵 127
第二节 仁义内在——由仁义行 129
一、仁义内在与义内义外之辩 129
二、居仁由义——由仁义行 132
第三节 性命对扬——透显道德性 134
一、性命对扬:透出自然之性与道德之性 134
二、尽心知性知天 136
三、践仁成圣、过化存神 143
第四节 存养充扩的修养论 147
一、尚志与尚友 147
二、存养与充扩 150
三、知言与养气 154
第五节 价值、伦理观 160
一、天爵与人爵 160
二、义利与生死 162
三、亲亲仁民爱物:推爱 165
第六节 政治思想之精义 167
一、推仁心,行仁政 167
二、民为贵、重民生 169
三、政权转移的轨道问题 172
第五章 老子的哲学 177
第一节 道家的先期人物 177
第二节 「无」的智慧之进路 180
一、以「无为」对治「有为」 180
二、从「无为」到「无」 181
三、以作用层上的「无」,作为实有层上的「本」 182
第三节 以无为道与道之双重性 183
一、以无为道与道体的形容 184
二、由无中带出有、道之双重性 186
第四节 境界形态的形上学 188
一、道生物,「生」乃「实现」义 188
二、道与一二三 189
三、不生之生,无为之为,不主之主 190
四、境界形态的形上学 191
第五节 人生的智慧:正言若反 192
一、致虚守静 192
二、反文归质的人生企向 192
三、正言若反 193
第六节 立身之道与政治理想 194
一、守柔以立身 195
二、不争以处世 195
三、由「无为」引出政治理想 196
第六章 庄子的智慧 199
第一节 老子与庄子的同与异 199
一、风格的不同 199
二、表达方法的不同 200
三、义理形态(不是内容)的不同 200
第二节 道心显发的观照之慧 201
一、心之本性,虚静而止 201
二、观照之用 202
三、心灵之直观慧照 203
第三节 一死生、齐物我、泯是非 203
一、浑化生死(一死生) 203
二、浑化物我(齐物我) 204
三、息言止辩(泯是非) 205
第四节 道家智慧的特性与意义 206
一、道家的「道」要通过「无」来了解 206
二、道家只有「如何」的问题,没有「是什么」的问题 207
三、儒家讲仁义圣智,属于实有层 207
四、宋儒对佛老的忌讳应予消解 208
第七章 名家与墨辩 211
第一节 惠施之「合同异」 211
一、大一与小一 212
二、其大千里 213
三、天地卑、山泽平 213
四、方生方死 214
五、小同异与大同异 215
六、连环可解也 216
七、天下之中央 218
八、氾爱万物,天地一体 218
第二节 公孙龙之「离坚白」 219
一、综述「名实、通变、指物」各篇主旨 219
二、「白马论」的思理 220
三、「坚白论」的思理 224
第三节 辩者之徒的怪说 227
一、「合同异」组八句 230
二、「离坚白」组十三句 232
第四节 墨辩中的哲学性理论 234
一、同异交得 235
二、坚白相盈 235
三、三名与三谓 236
四、条件关系 237
五、知识问题 237
第八章 中庸易传的形上思想 239
第一节 「天命之谓性」所涉及的意义 240
一、言性的进路 241
二、「天命之谓性」的二种方式 242
三、性、道、教 242
第二节 慎独、致中和 243
一、慎独以成德 243
二、致中和 244
三、由致中和通向存在界 244
第三节 诚体流行、生物不测 245
一、天道以诚为体 245
二、尽性与致曲 246
三、诚体流行、生物不测 248
第四节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250
一、乾知坤能 250
二、以乾元统坤元 251
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252
四、继善成性 252
第五节 寂感之神——本体论的妙用 253
一、天以生为道 253
二、易道寂感之神 254
三、穷神知化 255
第六节 宇宙论的演生与三极之道 256
一、宇宙论的演生 256
二、三极之道 257
三、由三极之道合天人——道德的形上学之初成 258
第九章 荀子的学说 261
第一节 制天用天的思想 262
一、天之自然义 262
二、天人之分 263
三、天生人成 266
四、制天用天与事天 268
第二节 化性起伪 270
一、性之三义 271
二、性之内容(性恶) 272
三、化性起伪 274
四、以心治性 278
第三节 以智识心——知性主体之透显 282
一、以智识心 282
二、心之主宰义 284
三、虚壹静与大清明 287
四、蔽与解蔽之道 289
第四节 正名与辩说 293
一、名之类别 293
二、制名的标准(三标) 296
三、制名的告诫(三惑) 299
四、名、辞、辩说 301
第五节 礼义之统 303
一、隆礼义而杀诗书(法先王与法后王) 303
二、知统类与礼义之统 306
三、礼义与辨分群 309
四、学与修养成德 311
第十章 法家与秦政 315
第一节 法家的兴起与演变 315
一、从尊礼到用法 315
二、法家与法术家 316
三、法家之历史使命及其转型 318
第二节 韩非的人性观与价值观 319
一、极端的性恶论 319
二、反理性的价值观 321
三、反古道的历史观 322
四、刍狗生民的社会观 323
第三节 韩非的政治思想 324
第四节 法家与秦政 326
一、法家之所以为法家 326
二、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27
三、儒法对比与法家之反噬 327
第二卷 两汉魏晋:儒学转形而趋衰与道家玄理之再现 331
弁言 331
第一章 汉初思想概述 333
第一节 汉初思想之先导——阴阳家与吕氏春秋 333
第二节 反法归儒与儒法之辨 335
第三节 汉代精神开国的盛音——贾谊 337
第四节 杂家中的道家——淮南子 340
第二章 董仲舒的学术思想 343
第一节 复古更化:理性之超越表现 343
第二节 董子春秋学要义 347
一、春秋大一统,尊天以保民 347
二、三正三统与质文递嬗 348
三、春秋三世之说:进化之历史观 350
四、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屈君以从天 351
第三节 天人感应之哲学 352
一、天之十端与元气 352
二、阴阳消长与四时变化 353
三、五行之相生相胜 355
四、天人感应(类与数) 355
五、感应二义与汉儒之特色 357
第四节 人性思想略述 358
一、从告子到董生——以自然之质为性 358
二、自气言性,性未可全为善 359
三、性情相与为一瞑 359
四、自「中民之性」名性的拘蔽 360
第五节 附论:扬雄之太玄与法言 362
一、《太玄》的结构及其论玄之大意 362
二、《法言》的限度 364
第三章 王充的性命论 367
第一节 王充思想的特色 367
一、重知识而不重伦理道德 367
二、否定行为结果之因果关系 368
三、反博士学术系统 369
第二节 用气为性 370
一、言性两路 370
二、气性与善恶 371
三、气性与心 371
第三节 性成命定 372
第四节 气性领域之全幅意义 374
第四章 人物志的才性系统 377
第一节 才性之特徵与姿态 378
第二节 才质与德性(英雄、圣人) 381
第三节 艺术境界与智悟境界 383
一、由美趣转出智悟境界 384
二、美趣与智悟结合,开出二系义理 384
三、自然与名教之冲突 385
附说:「名士」之特徵 386
第五章 王弼之易学与老学 389
弁言 389
第一节 易学三系(兼述王弼易学之渊源) 390
一、易学三系(术数、象数、义理) 390
二、王弼易学之渊源 392
第二节 王弼玄理之易学 393
一、王弼易学之中心观念及其特色 394
二、言意之辨(从尽意到尽心尽性尽伦尽制) 395
三、王弼易学之得失 396
第三节 王弼之老学 399
一、本体论的体悟 399
二、宇宙论的体悟 401
三、实践进路的体悟 402
第四节 老庄同异 404
附说:裴頠之崇有论 405
第六章 向、郭之庄学与阮籍、嵇康 407
第一节 向、郭之庄学 407
一、向、郭注庄的故事 407
二、向、郭注庄诸义 408
第二节 阮籍之庄学与乐论 418
一、生平与风格 418
二、庄学:「达庄论」与「大人先生传」 420
三、乐论:形上学的天地之和之「乐论」 420
第三节 嵇康之名理与声无哀乐论 421
一、嵇康之风格 422
二、养生与释私 423
三、声无哀乐论 426
第四节 道家之不足及其自处之道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