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研究意义 1
二、研究现状 3
三、研究思路 4
四、研究内容 5
五、研究方法 7
第一章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一般分析 8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历史变迁及其认识 8
(一)农民享有所有权阶段 8
(二)农民享有使用权阶段 11
(三)对历史变迁的简要认识 22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制度构成分析 23
(一)权利内容 24
(二)权利规则 27
(三)权利特征 31
三、宅基地使用权面临的制度困境 33
(一)权利困境:私权与公权的博弈 33
(二)价值困境:秩序与效率的考量 35
(三)功能困境:生存保障功能与生产要素功能的冲突 37
第二章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基础 39
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纷争 40
(一)对流转争议的梳理 40
(二)对流转“或致风险”的评析 48
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经济学基础:资源配置优化论 56
(一)流转符合产权理论的本质要求 56
(二)流转有利于克服宅基地使用中的外部性问题 60
三、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学基础:权利配置正义论 65
(一)有关权利配置的正义理论 66
(二)流转符合权利配置正义的本质要求 70
第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隐形流转的制度分析 74
一、宅基地使用权隐形流转的现实考察 75
(一)隐形流转的概况 75
(二)隐形流转的特点 77
(三)隐形流转的弊端 79
二、宅基地使用权隐形流转的制度成因 82
(一)制度变迁理论 83
(二)潜在利润是隐形流转的诱致因素 90
(三)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93
(四)现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 94
(五)缺乏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强制性变迁 97
第四章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的实证分析 100
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之成都模式 101
(一)成都模式的背景 101
(二)成都模式的主要做法 102
(三)成都模式的简要评析 107
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之重庆模式 109
(一)重庆模式的背景 109
(二)重庆模式的主要做法 110
(三)重庆模式的简要评析 112
三、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之天津模式 114
(一)天津模式的背景 114
(二)天津模式的主要做法 116
(三)天津模式的简要评析 117
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模式的比较分析 119
(一)试点模式中的共同特性 119
(二)试点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2
第五章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规制 130
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原则 130
(一)自愿原则 131
(二)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133
(三)自愿原则与国家适度干预原则的辩证关系 137
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前提设置 138
(一)权属明晰的基本维度 138
(二)以权属登记保障权属明晰 145
三、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方式规范 151
(一)农户主导之下的流转 151
(二)政府主导之下的流转 157
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利益分配 165
(一)流转利益 165
(二)流转利益分配主体 168
(三)建立符合社会正义的流转利益分配机制 172
五、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配套规制 177
(一)土地利用规划 178
(二)土地用途管制 180
结语 184
参考文献 185
后记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