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气候变化问题概述 1
第二节 研究国际气候谈判的意义 10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第四节 本书的理论框架和主要观点 17
第五节 问题的研究方法 19
第二章 国际气候谈判历程回顾 22
第一节 国际气候谈判第一阶段 22
第二节 国际气候谈判第二阶段 24
第三节 国际气候谈判第三阶段 43
第三章 气候问题的公共物品属性和“搭便车”激励 51
第一节 “公地的悲剧” 51
第二节 温室气体排放的外部性特征 52
第三节 气候问题的公共物品特征 54
第四节 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激励 55
第五节 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政策手段 57
第六节 国际气候合作的“囚徒困境” 63
第四章 主要发达国家削减温室气体的成本收益权衡 71
第一节 欧盟积极充当全球气候合作的领导者 71
第二节 美国强烈抵制京都体制 75
第三节 加拿大对国际气候合作态度冷淡 78
第四节 日本的国际气候合作立场左右摇摆 83
第五节 俄罗斯对国际气候合作持观望态度 87
第五章 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国家集团化 97
第一节 两大对立的阵营 97
第二节 两大对立阵营中小集团林立 110
第六章 气候谈判中的双层次博弈 117
第一节 双层次博弈理论 117
第二节 国际气候谈判中双层次博弈理论的运用 129
第七章 国际气候谈判中的选择性激励和议题联结 143
第一节 国际气候谈判领域中选择性的物质激励机制 143
第二节 国际气候谈判领域中的社会激励因素 162
第三节 议题联结 165
第八章 国际气候谈判前景预期(一) 169
第一节 减缓气候变化义务方式多样化 169
第二节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 184
第九章 国际气候谈判前景预期(二) 198
第一节 京都框架之外的气候谈判集团 198
第二节 国际气候谈判集团小型化 203
第三节 主要国家的气候政策 210
第十章 中国与国际气候谈判 231
第一节 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决策基础 231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行动及取得的成效 239
第三节 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承受巨大压力 244
第四节 中国在全球大气治理合作谈判中应采取的立场 250
结论 261
参考文献 263
后记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