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
1.1 选题缘由:必然中的偶然 1
1.1.1 国内研究现状与我们的学术努力 1
1.1.2 偶得珍宝:关注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国学的发展 3
1.2 选题的价值 5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9
1.3.1 国内的研究成果 9
1.3.2 国外的研究状况 9
1.4 华文学院名称的更迭 10
2 初创:传教士汉语学校(1910—1916) 12
2.1 华文学院成立的历史背景 13
2.1.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基督教在华传教运动 13
2.1.2 早期的传教士汉学 16
2.1.3 基督教教会在华兴办各类学校 20
2.2 华文学院早期的发展状况(1910—1916) 23
2.2.1 学校组织和教学 23
2.2.2 招生情况 24
2.2.3 课程计划 25
2.3 学校改革呼之欲出 26
3 转型:从汉语学校到中国学中心(1916—1928) 30
3.1 裴德士的中国情缘 30
3.2 华文学院的成功转型 35
3.2.1 董事会改组 36
3.2.2 教学改革 37
3.2.2.1 师资培训一体化 37
3.2.2.2 课程设置规范化 38
3.2.2.3 设定学分制和学历证明 39
3.2.2.4 教学方法 41
3.2.2.5 丰富多彩的讲座 42
3.2.3 校园建设 45
3.2.4 扩建华文学院图书馆 48
3.3 华文学院与燕京大学合作始末(1924—1928) 49
3.3.1 霍尔遗嘱与哈佛燕京学社 50
3.3.2 哈佛大学在华考察合作对象 53
3.3.3 华文学院促成哈佛燕京学社成立 55
3.3.4 合作给华文学院带来的益处 56
4 全面发展——与加州的大学合作(1929—1945) 59
4.1 华文学院发展的新起点 59
4.1.1 华文学院获得加州大学支持 59
4.1.2 加州大学中国基金会成立 64
4.1.3 访问学者计划 68
4.1.4 华文学院与加州大学合作的意义 73
4.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华文学院对美国现代中国学发展的贡献 75
4.2.1 华文学院落户伯克利 75
4.2.2 战时伯克利一华文学院的“中国学课程计划” 81
4.2.2.1 文化课程 82
4.2.2.2 语言课程 83
4.2.3 战时“军官学院” 85
4.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中国学传统 87
4.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学的发展 90
4.3.1 20世纪40年代初加州著名大学的中国研究专业 91
4.3.1.1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91
4.3.1.2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93
4.3.1.3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94
4.3.2 传教士汉学向学院化中国学的转变 96
5 华文学院——中国学家的摇篮 100
5.1 华文学院的知名教授 100
5.1.1 富路特(Luther Carrington Goodrich):两度来华文学院担任教授 100
5.1.2 恒慕义(Arthur William Hummelm,Sr.):华文学院的史学教授 102
5.1.3 芳泰瑞(Courtenay Hughes Fenn):华文学院创始人之一 104
5.1.4 孔德思(Arthur Gardiner Coons):华文学院著名访问学者 106
5.1.5 拉塞尔(Russell McCulloch Story):华文学院著名访问学者 107
5.1.6 弗卢埃林(Ralph Tyler Flewelling):美国人格主义哲学家、中国学家 107
5.2 华文学院培养的美国汉学家 108
5.2.1 费正清(John K.Fairbank):“中国学之父” 108
5.2.2 约瑟夫·华伦·史迪威(Joseph Warren Stilwell):华文学院的第一位军官生 113
5.2.3 韦慕庭(Martin Clarence Wilbur):华文学院的学生和教师 115
5.2.4 恒安石(Arthur William Hummel,Jr.):第二任美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 117
5.2.5 兰登·华尔纳(Langdon Warner):颇受争议的中国学家 119
6 结语 122
6.1 华文学院走向终结(1945—1949) 122
6.2 个案研究引发的思考 130
参考文献 138
附录 154
华文学院名称更迭表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