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德育大纲 3
我国《中学德育大纲》的产生 3
一、《中学德育大纲》产生的背景 3
二、《中学德育大纲》产生的缘由 3
三、《中学德育大纲》产生的过程 4
研制《中学德育大纲》的依据 5
一、《中学德育大纲》是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成果 5
二、《中学德育大纲》是长期德育实践的产物 6
研制《中学德育大纲》的意义 7
一、理论意义 7
二、社会意义 7
三、历史意义 7
《中学德育大纲》的体系 8
一、《中学德育大纲》的结构 8
二、《中学德育大纲》体系的特点 8
三、《中学德育大纲》结构要素间的关系 9
《中学德育大纲》的实验 10
一、《中学德育大纲》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10
二、《中学德育大纲》的实验步骤 10
三、《中学德育大纲》实验的主要内容 11
四、《中学德育大纲》实验的质量要求 11
《中学德育大纲》的实施 12
一、实施《中学德育大纲》的指导思想 12
二、实施《中学德育大纲》的原则 12
三、实施《中学德育大纲》的过程 13
四、对实施《中学德育大纲》效果的评价 14
第二编 德育基础理论 17
德育 17
一、德育内容 17
德育 17
德育学 17
中学德育 18
学校德育的地位 19
德育的功能 20
二、德育的任务 21
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 21
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 22
三、德育目标 22
中学德育目标 22
初中德育目标 22
初中德育内容 23
一、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23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 23
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24
实践观点 24
科学的世界观 25
人生观 25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6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6
无神论 27
社会王义精神文明 27
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28
三、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28
爱国主义 29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0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1
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的关系 31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32
维护世界和平 32
国际主义 32
四、“两史一情”教育 33
五、革命传统教育 33
六、国内外重大时事教育 33
七、集体主义教育 33
集体主义 34
为人民服务 34
八、理想教育 34
共同理想 35
共产主义理想 35
九、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 35
十、劳动教育 36
劳动观点 36
劳动态度 36
劳动习惯 37
十一、道德教育 37
社会公德 37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8
职业道德 38
环境道德 39
道德评价 39
十二、传统美德教育 40
精忠报国 40
天下为公 40
见利思义 40
敬老慈幼 41
仁爱亲和 41
谦虚礼貌 42
诚信为本 42
宽厚兼容 42
智勇刚毅 42
艰苦奋斗 43
敬业勤学 43
助人为乐 43
勤俭节约 44
十三、品德能力教育 44
十四、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44
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44
动机 44
兴趣 45
信念 45
情感 45
意志 45
理想 45
需要 45
能力 45
气质 46
性格 46
品德 46
友谊 46
自尊自爱 46
自强 46
自重 46
自立 46
诚实正直 46
惜时守信 46
谦虚宽厚 46
积极进取 46
审美观 46
审美情趣 46
十五、青春期教育 47
青春期 47
青春期性道德 47
德育途径 49
一、德育途径 49
二、学校德育 49
三、家庭德育 50
四、社会德育 50
德育过程 52
一、德育过程 52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 52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53
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55
五、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57
德育原则 58
一、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58
二、知行统一原则 58
三、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59
四、正面教育、积极疏导的原则 59
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0
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 60
七、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原则 61
八、教育影响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原则 61
德育方法 62
一、说服教育法 62
二、榜样示范法 62
三、情感陶冶法 63
四、自我教育法 63
五、行为实践法 64
六、品德评价法 65
七、积极取代法 66
八、心理咨询法 66
德育管理 67
一、德育管理 67
二、德育管理的原则 67
三、德育管理的基本环节 68
第三编 德育工作 73
中学德育工作 73
一、中学德育工作 73
二、中学德育工作与中学德育大纲的关系 75
三、中学德育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75
四、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领导 77
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 79
一、中学德育工作的成绩 79
二、中学德育工作和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81
三、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83
四、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 86
中学德育工作的改革 88
一、中学德育工作的变革状况 88
二、中学德育工作的改革趋势 92
中学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97
一、中学德育工作的特点 97
二、中学德育工作的规律 98
三、学校教育中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 101
初中学生的特点 103
一、初中学生的生理特点 103
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104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04
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105
初中学生的品德心理 106
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 107
初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 108
三、初中学生的特殊心理 108
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 108
优秀学生的心理 109
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 109
缺陷学生的心理 110
异常学生的心理 111
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 112
一、学科教学进行德育的基本要求 112
二、学科教学进行德育的内容要点 113
三、学科教学进行德育的几种方法 113
劳动与社会实践中的德育 115
一、初中学生的劳动教育 115
自我服务性劳动 115
社会公益劳动 115
生产劳动 115
二、初中学生的社会实践 115
社会实践 115
参观访问 116
社会调查 116
社会服务 116
军训 116
三、劳动与社会实践的作用、原则和管理措施 116
班主任工作 118
一、班主任 118
斑主任 118
班主任的职责 118
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118
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120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120
观察法 120
谈话法 120
书面材料研究法 120
调查访问 120
问卷法 120
个案分析法 121
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 121
班主任教育工作大纲 121
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 121
班主任周(月)工作计划 121
班主任具体活动计划 122
加强班集体建设 122
常规教育 123
班级系列教育 124
主题班会 124
教育和培养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 126
调动各种教育力量参与班级德育工作 129
初中生的年级特点及德育重点 131
班主任的教育艺术与技巧 131
三、班主任其他常规工作 132
班主任工作手册 132
学生周记 132
控制初中生流失、辍学 133
非正式小群体的诱导 133
班级学习指导 134
班级生活指导 135
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工作 137
一、少先队 137
中学少先队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37
中学少先队的基本任务 137
中学少先队辅导员的任职条件及修养 137
中学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 138
中学少先队活动的特点 138
中学少先队活动的原则 139
中学少先队活动的方式 139
主题队会 139
红领巾团校 139
少先队活动阵地 140
少先队日常教育活动 141
少年军校 141
二、共青团 141
共青团在中学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41
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基本任务 142
新时期中学团委书记的形象和标准 142
中学共青团活动的原则 143
中学共青团活动的方式 143
主题团日 144
团课 144
夏令营、冬令营 144
报告会、座谈会、辩论会 145
演讲比赛、知识竞赛 145
团刊、黑板报、墙报 146
学雷锋送温暖活动 146
三、学生会 146
学生会在中学德育中的作用 146
学生会的基本任务 147
学生会的主要活动 147
课内外活动 148
一、课内外活动的意义、特点 148
二、课内外活动的原则、措施 149
三、课内外活动的种类、形式 150
四、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 151
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纪念日 152
植树节 152
五一国际劳动节 152
五四青年节 152
六一国际儿童节 152
世界环境日 153
七一党的生日 153
八一建军节 153
教师节 153
国庆节 153
校园文化 154
一、校园文化的内容 154
二、校园文化的功能 154
三、校园文化的建设 155
四、校园环境 157
室外环境建设 157
室内环境建设 157
实验室建设 157
资料室、阅览室建设 158
档案室、卫生室建设 158
法规建设 158
校风 158
班风 158
学风 159
五、宣传思想阵地建设 159
德育工作体制和德育工作计划 161
一、德育工作体制 161
二、德育工作计划 167
德育工作评价 172
一、德育工作评价的含义 172
二、德育工作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172
三、德育工作评价的原则 172
四、德育工作评价的方法 173
五、德育工作评价的指标体系 174
六、德育工作评价的指标体系内容 175
中学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177
一、加强中学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77
二、中学德育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177
三、中学德育工作队伍培训 179
四、中学教师的德育基本功 181
五、中学教师德育工作威信的建立 184
家庭德育 186
一、家庭德育 186
家庭结构 186
核心家庭 186
单亲家庭 186
家庭教育类型 187
溺爱型家庭教育 187
放任型家庭教育 187
粗暴管理型家庭教育 187
文明型家庭教育 187
家风 187
家规 188
家长的素质 189
家长的楷模作用 189
家长与学校协作 189
家访 190
家长会 190
家长委员会 190
家长学校 190
家庭教育咨询 190
二、家庭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190
三、家庭德育的特点 192
四、家庭德育的内容 193
五、家庭德育的原则 194
六、家庭德育的方法 195
社会德育 197
一、社会德育 197
优化社会育人环境 197
社会舆论 198
社会宣传导向 198
精神食粮 198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198
社会规范 199
风俗习惯 199
社会德育机构 199
社区教育 200
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 200
校外辅导员 200
军警民共建活动 200
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 201
二、社会德育的途径 203
三、社会德育的方法 203
第四编 德育科研 207
德育科研 207
一、德育科研 207
二、德育科研的指导思想 207
三、德育科研的指导方针 208
四、德育科研的原则 209
五、德育科研的方法 210
六、正确处理德育研究中的几个关系 212
七、德育科研的选题 213
八、德育科研报告的撰写 214
九、德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215
十、德育科研机构 216
第五编 附录 219
党和国家指导德育的文献 219
一、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节选) 219
二、中学生守则 221
三、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的通知 221
四、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学生生理卫生知识教育的通知 222
五、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节选) 223
六、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颁发《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等文件的通知 224
七、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227
八、关于在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意见(节选) 230
九、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231
十、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严格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的通知 234
十一、国家教委党组关于制止一些地方利用宗教活动妨碍学校教育问题的通知 235
十二、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关于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 237
十三、国家教委关于颁发《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初稿)的通知 238
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58
十五、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节选) 261
十六、教师法(节选) 262
十七、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时事教育的几点意见 263
十八、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64
十九、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265
二十、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节选) 269
二十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270
二十二、中学德育大纲 274
国外中学德育状况简介 280
一、前苏联德育状况 280
二、美国德育状况 283
三、英国德育状况 285
四、法国德育状况 286
五、联邦德国德育状况 288
六、日本德育状况 289
七、新加坡德育状况 290
古今中外德育榜样举例 292
一、中国古代 292
屈原 292
司马迁 292
霍去病 293
苏武 293
诸葛亮 294
魏徵 295
范仲淹 295
包拯 296
王安石 296
岳飞 297
文天祥 297
二、中国近现代 298
林则徐 298
秋瑾 298
李四光 299
竺可桢 299
侯德榜 300
吉鸿昌 300
茅以升 301
方志敏 301
赵一曼 302
杨靖宇 303
高士其 303
华罗庚 304
钱学森 305
张思德 305
焦裕禄 306
王进喜 306
董存瑞 307
邱少云 307
黄继光 308
刘胡兰 308
雷锋 309
赖宁 309
三、外国 310
哥白尼 310
布鲁诺 311
牛顿 311
达尔文 312
诺贝尔 312
居里夫人 313
爱因斯坦 314
白求恩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