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国古代人生理想观 409
引言 409
第一节 先秦时代人生理想观 410
一、老子的“无为”说 410
二、孔子的“仁”学 414
三、墨子的“兼爱”思想 418
四、《周易大传》的“与天地合德”思想 420
五、《大学》的“止于至善”说 423
六、《中庸》的人道原于天道的思想 424
七、孟子的“仁义”学说 426
八、《庄子》的“逍遥”论 429
九、荀子的人“最为天下贵”和人定胜天的学说 434
第二节 汉——唐时代人生理想观 441
一、董仲舒的“人之命在天”和“三纲”“五常”说 441
二、王充的人生命定论 448
三、徐干的德艺兼备论 453
四、阮籍的“至人”观和嵇康的“神仙”说 454
五、《列子》的享乐主义和力命论思想 456
六、道教的“长生不死”和“得道成仙”说 457
七、佛教的业报轮回说和慧远的因果报应论 460
八、何承天的人高于禽兽的思想 467
九、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说 469
第三节 宋元明清时代人生理想观 471
一、邵雍的人“当兆物之物”说 471
二、周敦颐的圣人观 472
三、张载的“民胞物与”的学说 474
四、程颢的“与物同体”的命题和程颐的“与理为一”的思想 478
五、朱熹的“天理人欲之辨” 483
六、陆九渊的明心自立说 488
七、王守仁的“致良知”说 490
八、王夫之的“尽人道而合天德”的学说 494
九、颜元、李〓的“践形以尽性”的思想 497
十、戴震的达情遂欲论 498
结语 502
第九章 中国古代历史观 510
引言 510
第一节 先秦时代历史观 511
一、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国 511
二、孔子的“民无信不立”和“百世可知”的思想 512
三、《管子》的“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主张 513
四、商鞅的变法观念和三世说 516
五、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 518
六、荀子的“明分使群”论和“法后王”说 523
七、邹衍的“五德终始”思想 527
八、《礼运》的“大同”社会和“小康”之世说 530
九、韩非的“变古易常”说和人口论 532
第二节 两汉时代历史观 534
一、陆贾的圣人史观 534
二、贾谊的“民者,万世之本”的命题 535
三、《淮南子》的分不均则争和时势造圣贤说 538
四、董仲舒的“三统”、“三正”说 542
五、司马迁的“利”的观念和“忠、敬、文”循环论 543
六、王充的“昌衰兴废皆天时也”的思想 546
七、仲长统的“人事为本”和“乱世长而化世短”的观点 549
第三节 魏晋——隋唐时代历史观 550
一、刘邵的英雄史观 550
二、王弼的“治众者至寡者也”的命题 553
三、刘知几的“成败以人事为主”的思想 554
四、韩愈的“圣人立教”说 556
五、吕温的“人文化成”论 557
六、柳宗元的“生人之意”观 559
第四节 五代——明清时代历史观 560
一、谭峭的“民事之急,无甚于食”的命题 560
二、李觏的“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的学说 561
三、邵雍的“元、会、运、世”循环论和“皇、帝、王、霸”退化论 564
四、司马光的“君心”决定论 565
五、王安石的“归之太古,非愚则诬”的观点 567
六、朱熹的“王霸之辨”和“义利之辨” 568
七、陈亮的气数论和王霸杂用说 572
八、王廷相的“法久必弊,弊必变,变所以救弊”的思想 574
九、王夫之的“理势合一”论 575
结语 579
第十章 中国古代名实观 586
引言 586
第一节 先秦时代名实观 588
一、老子的“无名”论 588
二、孔子的“正名”说 589
三、《管子》的“因形定名”的观点 590
四、墨子的分别“名”“取”的思想 591
五、公孙龙的“名实论” 592
六、《庄子》的“形色名声不足以得彼之情”的观点 597
七、后期墨家的“以名举实”和“名:达、类、私”说 600
八、荀子的“制名以指实”的学说 603
九、韩非的“形名”说 607
第二节 汉——南北朝时代名实观 609
一、董仲舒的“深察名号”说 609
二、徐干的“实立而名从之,非名立而实从之”的命题 613
三、王弼的“忘言忘象”说 615
四、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618
五、《尹文子》的形名“不可相乱,亦不可相无”的思想 619
六、竺道生的“忘象息言”说 620
七、僧肇的“假名”论 622
八、《刘子新论》的“名实俱正”说 626
第三节 唐——清时代名实观 627
一、刘知几的史学正名论 627
二、傅山的“实在,斯名在”的命题 628
三、方以智对先秦名辩思想的批评 630
四、王夫之对“知实不知名”和“知名不知实”两种倾向的批判 630
结语 633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知行观 636
引言 636
第一节 先秦时代知行观 637
一、《左传》和《古文尚书》的“知易行难”的观点 637
二、老子的“无知”、“知常”和“不行而知”的思想 638
三、孔子的“生知”、“学知”和“闻见”、“重行”的思想 640
四、墨子的“知”源于“耳目之实”和“知足以举行”的观点 642
五、孟子的“良知”说 644
六、《庄子》的“不知”、“弗知”、“去知”的学说 646
七、后期墨家的“循所闻而得其意”说 649
八、荀子的“知之不若行之”的的说 652
九、韩非的“缘道理”说 657
第二节 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知行观 659
一、董仲舒的“察身以知天”和“知先规而后为之”的思想 659
二、《淮南子》的“循理而举事”的观点 661
三、王充的“实知”说 664
四、郭象的“以不知为宗”说 668
五、慧远的“禅智并重”的思想 671
六、竺道生的“顿悟”说 673
七、僧肇的“般若无知”论 675
第三节 隋唐时代知行观 681
一、智〓的“止观双修”说 681
二、慧能的“无念为宗”思想 683
三、李翱的“知本无有思”的观点 684
四、义玄的“四照用”说 685
第四节 两宋时代知行观 686
一、张载的“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的学说 686
二、程颢的“以心知天”和程颐的“以知为本”的思想 690
三、朱熹的“格物致知”论和“知先行后”说 695
四、陆九渊的“易简工夫” 701
五、叶适的“内外交相成之道”的命题 705
第五节 明清时代知行观 706
一、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 706
二、王廷相的“知行并举”的思想 715
三、陈确的“知行无穷”的观点 717
四、王夫之的“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的学说 719
五、颜元的重“习行”的思想 726
六、戴震的“血气心知”说 729
结语 731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真理观 737
引言 737
第一节 先秦时代真理观 738
一、墨子的“三表”说 738
二、庄子的“不谴是非”说 740
三、后期墨家的“以言为尽誖,誖”和“志行,为也”的命题 744
四、荀子的“贵有符验”和“解蔽”的学说 746
五、韩非的“参验”说 748
第二节 汉——唐时代真理观 750
一、董仲舒的“名顺于天”和“引名”说 750
二、扬雄的“无验而言之谓妄”的命题 752
三、王充的“效验”和“证验”说 752
四、嵇康的求知“不以己为度”的观点 755
五、郭象的“任天下之是非”的思想 757
六、佛教的“如实智”说和吉藏的“四重二谛”说 758
七、玄奘、窥基的“转识成智”说 762
八、刘禹锡的“法”与“是非”的观点 764
第三节 宋元明清时代真理观 765
一、张载的“共见共闻”和“断事无失”说 765
二、朱熹的“合内外之理”的思想 766
三、叶适的“欲折中天下之义理,必尽考详天下之事物而后不谬”的命题 769
四、王守仁的“是非只是个善恶”和“良知是自家底准则”的思想 770
五、李贽的“是非无定质,无定论”说 771
六、王夫之的“道之无穷而知能有限”和“力行而后知之真”的学说 774
七、颜元的“学问以用而见其得失”的命题 779
八、戴震的“同然”论 780
结语 781
附录:论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和自然科学家的联盟 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