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货币金融体系 1600-1949 基于经济运行与经济近代化的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燕红忠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300155296
  • 页数:36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研究了明中叶至新中国建立前三百多年间中国的货币金融体系及其演变过程,探讨了货币金融发展与经济近代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本书从历史实证的角度对1600~1949年间中国的货币制度、货币流通量,各类金融机构的兴衰发展过程,金融发展与财政体系的关系,货币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并在整理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和估算了各类与货币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历史数据序列,初步建立了衡量长期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近代化进程的结构和数量指标。比较客观地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金融体系发展演进的路径和特点,以及由货币金融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中国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与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第1章 导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1.1 选题与基本观点 1

1.1.2 选题意义与学术价值 3

1.1.3 基本术语及其界定 6

1.2 本书的基本内容与结构 7

1.3 本书的分析框架与基本方法 11

第2章 经济的运行体系 18

2.1 传统经济的运行及其基本特征 18

2.1.1 传统经济的运行 18

2.1.2 传统经济的基本特征 21

2.2 现代经济的运行及其基本特征 24

2.2.1 现代经济的循环流转 24

2.2.2 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 26

2.3 经济的现代化:由实物经济到货币经济 29

第3章 货币金融发展的历史进程 33

3.1 货币的演进过程 33

3.1.1 货币演进的一般进程 33

3.1.2 中国的货币演进过程 37

3.2 金融的演进过程 39

3.2.1 金融演进的一般进程 39

3.2.2 中国金融的发展过程 40

3.3 货币金融的发展与现代经济的形成 43

第4章 货币与金融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46

4.1 货币与金融理论的发展 46

4.1.1 货币理论的发展与争论 46

4.1.2 现代金融理论的形成 50

4.2 中国经济史中的货币金融研究:文献综述 53

4.2.1 货币史的研究现状及本研究将探讨的问题 53

4.2.2 金融史的研究状况及本研究将探讨的问题 54

4.2.3 财政史的研究状况及本研究将探讨的问题 58

第5章 明清时期的货币体系 60

5.1 银钱并行体系中的白银与制钱 61

5.1.1 白银的种类与平色 61

5.1.2 制钱的铸造与管理 63

5.1.3 制钱与白银的关系 65

5.1.4 货币的兑换与鉴别 66

5.2 1651~1860年的货币流通量 67

5.2.1 制钱的铸造与流通量 67

5.2.2 白银的流通量 70

5.2.3 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73

5.2.4 清代的货币流通量及其趋势 74

5.3 晚清时期的货币与货币制度 76

5.3.1 货币与货币制度的变革 76

5.3.2 清末时期的货币流通量 83

第6章 民国时期的货币与货币制度 87

6.1 民国前期的币制改革与货币统一 87

6.1.1 货币状况与币制改革 87

6.1.2 1910~1936年的货币流通量 91

6.2 1937~1949年中国的货币状况 95

6.2.1 国民党统治区的货币发行与流通 95

6.2.2 根据地与解放区的货币发行与流通 100

6.2.3 其他各种货币的使用与流通状况 104

6.2.4 1937~1948年的货币流通量 107

第7章 旧式金融机构的发展变化 109

7.1 钱庄 109

7.1.1 发展概况 110

7.1.2 盛衰过程 113

7.2 票号 118

7.2.1 兴衰概况与数量变化 118

7.2.2 经营业务、资本与利润 121

7.2.3 经营业绩与资力状况 133

7.3 典当 134

7.3.1 典当业历史演进过程 134

7.3.2 近世以来典当业的盛衰趋势 143

7.3.3 典当业在部分城镇的发展概况 146

7.4 印局与账局 152

7.4.1 印局及其概况 152

7.4.2 账局及其概况 153

第8章 新式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55

8.1 外国在华银行 155

8.1.1 活动概况 155

8.1.2 实力消长 159

8.2 中国新式银行 160

8.2.1 发展概况 160

8.2.2 实力的增强 166

8.3 其他新式金融机构的产生与成长 173

8.3.1 保险公司 173

8.3.2 证券交易所 175

8.3.3 信托公司 177

第9章 货币与金融的演进机制 180

9.1 货币制度与货币形态的演进 180

9.1.1 货币与货币制度演进的动力与条件 180

9.1.2 近代货币制度变迁 183

9.2 金融组织的演变与金融结构的变迁 186

9.2.1 金融组织的演变 186

9.2.2 金融结构及其变迁 189

9.3 1814~1941年中国白银输入与输出的数据与资料 195

9.3.1 鸦片战争前后的白银外流 195

9.3.2 1864~1887年的白银输入输出 197

9.3.3 1888~1941年的白银输入输出 199

第10章 财政体系的变迁与金融发展 201

10.1 财政体系的变迁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 202

10.2 财政制度的安排与变迁 204

10.2.1 清前期的财政制度安排 204

10.2.2 晚清时期中国财政制度的转变 206

10.2.3 民国时期现代财政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208

10.3 财政结构的变迁 210

10.3.1 赋税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 210

10.3.2 清代前后期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 212

10.3.3 民国时期的财政收支结构 215

10.4 政府财政与金融市场发展 217

10.4.1 近代中国的金融市场 217

10.4.2 近代中国的财政与债券市场 219

第11章 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 226

11.1 银钱体系下明清经济的增长 226

11.1.1 白银的获取与使用 226

11.1.2 商业的拓展 229

11.1.3 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 231

11.1.4 财政的货币化 232

11.2 银钱体系下明清经济的波动 236

11.2.1 明末清初的经济萧条 236

11.2.2 嘉庆、道光时期的经济危机 239

11.3 近代时期的经济增长与波动 247

11.3.1 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 247

11.3.2 市场商品量与资本集成 252

11.3.3 经济增长及其结构分析 258

第12章 二元金融结构与农村金融概况 262

12.1 二元金融与二元经济 262

12.1.1 二元金融结构及其特征 262

12.1.2 二元经济及其转化 272

12.2 各省农村金融发展概况 273

12.2.1 江浙二省 273

12.2.2 华中华南六省 280

12.2.3 华北四省 289

12.2.4 西南西北各省 297

第13章 货币金融发展的总体水平:数量分析与比较研究 304

13.1 货币量及其构成的变化 305

13.2 金融机构发行 307

13.2.1 总量指标ψ和Ф值 307

13.2.2 金融机构发行的结构 318

13.3 非金融机构发行 324

13.3.1 1921~1936年的δ值之估算及其国际比较 324

13.3.2 非金融机构发行的结构 327

13.4 金融相关比率及其意义 332

13.4.1 金融相关比率的估算 333

13.4.2 金融相关比率的分析意义 337

第14章 本研究的若干结论 338

参考文献 345

后记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