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阀类元件的去刺与清洗 394
第二章 方向控制阀设计、生产 395
第一节 单向阀 395
一、普通单向阀 395
二、液控单向阀 396
第二节 换向阀 397
一、换向阀的分类及结构介绍 398
二、滑阀机能 405
三、换向阀的压力损失分析及主要结构尺寸确定 408
四、换向阀的换向可靠性及操作力计算 409
五、换向阀的泄漏分析 411
六、换向平稳性分析 412
第三节 多路换向阀 413
第三章 压力控制阀设计、生产 416
第一节 溢流阀 416
一、溢流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16
二、溢流阀的性能指标 421
三、溢流阀的静态特性分析 423
四、溢流阀的动态特性分析 426
五、溢流阀的设计计算 430
第二节 减压阀 436
一、定压减压阀 436
二、定差减压阀 441
三、定比减压阀 441
四、减压阀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 442
第三节 顺序阀 443
一、直动式顺序阀 443
二、先导式顺序阀 444
第四节 平衡阀 446
第四章 流量控制阀设计、生产 448
第一节 节流口的流量特性 448
一、节流孔的流量特性 448
二、影响流量稳定性的因素 449
三、常用节流口的形式 450
第二节 节流阀 451
一、结构与工作原理 451
二、节流阀的刚度 452
三、节流阀的主要性能指标 453
四、节流阀的设计要点 453
第三节 调速阀 454
一、调速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54
二、调速阀的静态特性分析 456
三、调速阀的主要性能指标 457
四、调速阀的设计计算 458
第四节 温度补偿调速阀 465
第五节 溢流节流阀 466
第六节 分流集流阀 468
一、分流阀 468
二、分流集流阀 469
三、分流精度及影响分流精度的因素 470
第五章 电液伺服阀设计、生产 472
第一节 概述 472
第二节 电液伺服阀的结构组成 472
第三节 电液伺服阀的分类和常见类型 473
第四节 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特点 480
第五节 电液伺服阀的技术性能指标和有关的技术术语 505
第六章 比例控制阀设计、生产 517
第一节 比例控制阀 517
第二节 比例控制阀的分类和典型结构的工作原理 519
一、比例阀的分类 519
二、比例阀的典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520
第三节 比例控制阀的主要性能 551
一、比例阀的主要静态性能 551
二、动态性能 555
第七章 逻辑阀设计、生产 559
第一节 逻辑阀的工作原理 560
一、逻辑阀对油流的方向控制 560
二、逻辑阀对油流的压力控制 573
三、逻辑阀对油流的流量控制 582
四、逻辑阀对油流方向、压力和流量的综合控制 585
第二节 液压逻辑控制系统的应用举例 586
一、单动薄板冲压液压机的液压控制系统 587
二、剪板机的液压控制系统 590
三、塑料注射机的液压控制系统 592
第三节 钢球式液压逻辑阀 599
一、基本元件及其逻辑控制功能 600
二、钢球式元件构成的液压方向控制阀 603
三、钢球式元件的优点 603
第八章 液压阀的新品种及控制系统的集成方法 607
第一节 液压阀的新品种 607
一、高速电磁换向阀和电液换向阀 607
二、减压式先导阀 613
三、新型溢流阀 618
四、直通式单向节流阀 619
五、单体三回路手动换向阀 620
六、双单向节流阀 620
七、座阀式电磁换向阀 623
八、梭阀 629
第二节 板式集成 630
第三节 块式集成 632
一、三面安装式块式集成 633
二、单面安装式块式集成 638
第五篇 其他液压设备设计、生产 647
第一章 油管及管接头设计、生产 647
第一节 管路的种类及材料 647
一、管路的种类 647
二、管路的材料 647
第二节 油管内径和壁厚的确定及受力分析 648
一、内径 648
二、金属油管的壁厚 649
三、导管的振动问题 649
第三节 管接头的结构及选择 651
一、卡套式管接头 651
二、扩口式管接头 652
三、焊接式管接头 653
四、橡胶软管接头 653
五、快换接头 653
六、活动铰接式管接头 654
七、中心回转接头 654
八、法兰式接头 655
第二章 滤油器设计、生产 656
第一节 滤油器的用途 656
第二节 滤油器的种类和特点 656
一、按过滤方式分类 656
二、按滤芯结构分类 657
三、按安装部位分 658
第三节 滤油器的典型结构 658
一、网式滤油器 658
二、线隙式滤油器 659
三、纸质滤油器 660
四、烧结式滤油器 661
五、磁性滤油器 661
第四节 滤油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及计算 664
一、滤油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664
二、滤油器的计算 671
第五节 滤油器的安装与使用 671
一、滤油器在液压系统中的安装位置 671
二、滤油器的使用与维护 674
第六节 滤油器产品性能及规格尺寸 677
一、网式滤油器 677
二、线隙式滤油器 701
三、纸质滤油器 709
四、化纤滤油器 715
五、烧结式滤油器 725
六、磁性滤油器 726
七、箱外内积式滤油器 734
八、滤油机 747
第三章 蓄能器设计、生产 751
第一节 蓄能器的用途 751
一、作辅助动力源 751
二、作补偿泄漏和保持恒压用 752
三、作应急动力源 752
四、作热膨胀补偿器用 752
五、作液体补充装置用 753
六、消除液压脉动,降低噪声 753
七、吸收液压冲击 754
八、用来改善频率特性 755
九、作液压空气弹簧用 755
十、用于输送异性液体、有毒液体等 756
第二节 蓄能器的种类与特点 756
一、重锤加载式(简称重锤式)蓄能器 756
二、弹簧加载式(简称弹簧式)蓄能器 757
三、气体加载式(简称气体式)蓄能器 757
第三节 蓄能器的参数选择及计算 765
一、作蓄能用的蓄能器的参数选择与计算 765
二、作补偿泄漏用的蓄能器的参数选择与计算 770
三、作热膨胀补偿用的蓄能器的参数选择与计算 771
四、作液体补充装置用的蓄能器的参数选择与计算 772
五、用于消除脉动降低噪声的蓄能器的参数选择与计算 772
六、用于吸收液压冲击的蓄能器的主要参数选择与计算 774
七、重锤式蓄能器的参数选择与计算 776
八、非隔离式蓄能器的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777
第四节 蓄能器的安装与使用 780
一、蓄能器的安装 780
二、蓄能器的使用 780
第五节 蓄能器产品性能及规格尺寸 781
一、活塞式蓄能器 781
二、胶囊式蓄能器 782
三、消振蓄能器 785
四、重力式蓄能器 786
五、非隔离式(气并式)蓄能器 786
第六节 蓄能器辅件 787
一、CQJ型充气工具 787
二、CDZ型充氮车 788
三、蓄能器的控制阀组 790
第四章 热交换器设计、生产 791
第一节 冷却器 791
一、冷却器的用途 791
二、冷却器的种类和特点 791
三、冷却器的选择及计算 795
四、冷却器的安装与使用 799
五、冷却器产品的性能及规格尺寸 802